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日本邮船打造国际化新物流

投资近4000万人民币 安吉物流与日本邮船合资


    日前,国内最大的汽车物流服务企业——安吉汽车物流公司与国际航运业巨头——日本邮船株式会社(NYK)签订合资协议,投资近4000万元人民币成立安吉日邮汽车物流有限公司,这也是国内首家专业汽车物流合资企业。


    在汽车产量提高、价格日益降低的今天,如何控制并减少物流成本,是保持市场优势的重要因素。在我国,汽车物流成本占汽车工业总产值的10%左右,2005年预计全国汽车物流产值达到531.75亿元。安吉日邮的成立,不仅将为上汽集团提高汽车物流效率服务,也将成为上汽进一步抢占作为老牌的运输企业,日本邮船2004年3月连结销售额达到1万3700亿日元,经常利润为700亿日元,都创下了历史纪录。但日本邮船明白,目前海运市场的景气源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是运输铁矿石、煤炭的散装货船生意兴隆,连过去低迷不振的集装箱船运输也因来自中国装运杂货、家电的需求量大而持续旺盛.


日本邮船打造国际化新物流


综合性物流


    日本邮船集团开始着手从单纯的海运企业向综合物流企业的战略性转变。


    设在中国的广州本田汽车公司是一家年产24万辆“雅阁”等轿车的大型汽车企业。与其相邻的大型仓库源源不断地将汽车生产零部件送到生产现场。经营、管理这个仓库的正是日本邮船集团。它与本田的15家零部件供应商签订合同,从大连等地以最合适的时机运进、管理必需的零部件。从今年2月起,该公司还自己配备了运输卡车,在上海与广州之间开出了定期运输汽车和家电零部件的班车。


    “到2010年,中国的汽车年产量将会超过日本,达到1000万辆,谁都在觊觎这个巨大的物流市场。”日本邮船中国汽车项目组组长村上敏夫说。


    当然,日本邮船对物流业务的重视不单单在中国。在英国的美洲虎汽车公司,日本邮船除了承担零部件的运输、管理任务之外,还揽下了汽车轮胎、玻璃的质量检验工作;在美国参与了沃尔玛公司退货物流业务;而在日本东京大井码头的保税仓库等地方,日本邮船甚至进行日用品、食品的检验、贴标签等工作。所从事的业务早已超出了_家单纯的轮船运输企业的范围。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邮船就开始涉足物流事业,加紧建造仓库,购并海外物流企业。现在,集团除了拥有从事航空货物运输的邮船航空服务公司和日本货物航空公司之外,在海外的仓库面积也超过了日本通运公司。“现在虽然只有3000万日元的营业额,但今后将积极推进投资和收购,到2011年,希望成为一家综合性的物流企业,光是物流业务就要赚它1万亿日元。” 会长草刈隆郎的雄心可谓不小。


    2003年,日本邮船承接了日产汽车公司的﹁宗业务,为该公司今年开始投产的中国合资企业开发、构建运输管理系统,规模为年产30万辆,同时还承担了其零部件和成品汽车的运输业务。广州本田,日本邮船揽下了该公司2005年春起向欧洲出口汽车的运输业务。“一旦得到客户的信任,物流业务就会呈面状扩散开来,我们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海运,若局限于陈旧的框框,行动就会放不开。”日本邮船的员工说。


    从码头与码头之间的线状运输逐渐向综合性物流的面状发展——加强物流事业的战略举措为日本邮船带来的结果是,不仅新的业务范围在扩大,而且作为本业的海运业务也得到了强化。


    中国也有一批正在从传统的货代运输业务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大型运输企业。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经营机制滞后和管理落后,要提供全方位的综合物流服务,必须要有灵活的经营机制,先进的管理手段,另外还要对过去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僵化体制进行改革。


培养新式人才


    要改变公司业务的结构,培养善于应变的年轻人看似“远水救不了近火”,其实不然。日本邮船集团出资成立的“物资运输技术研究所”(MTI)里就有一个锐意进取改革的“技术开发团队”。这个共有7人组成的“技术开发团队”除了“领头羊”铃木英树的年龄是40岁以外,其余都是30来岁的年轻人。他们当中有的是汽车、集装箱船和其他新兴业务的业务员,有的是船长、一等司机,还有的是造船工程学、运输技术的研究人员,他们都是从公司各个部门选拔上来的优秀人才。


    另外,日本邮船在海外公司的管理方面也十分注重对当地公司干部的培养。目前日本邮船的33000名员工中有7成是外国人,公司每年都要从中挑选干部到日本进修。打破日本传统观念,招收日本首批女性海员。


    高级物流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缺乏正制约着中国物流企业的发展。2002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各种物流专业教育规模仅在6.5万人左右,而国内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则高达600多万人。面临这样的形势,物流企业自身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制度显得越发重要,以开展职业资格培训、上岗资格培训等来弥补物流专业人才学历教育的不足。


国际化方向


    日本邮船改革的第三个关键词是“国际化”。即不断扩大同海外企业的生意往来,摆脱对日本企业的依赖性。


    2004年2、3月间,日本邮船已持续多时的大型国际谈判终于结出了果实。除了同法国气体公司签订了运输LNG(液化天然气)原料的长期合同,还同美国主要造纸商国际纸张公司签署了将生产原料从巴西运到北美的长期合同。


    主要依靠运输铁矿石、原油、造纸原料等盈利的能源运输部门是伴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的,但日本经济陷入低迷,产业进入成熟化状态之后,日本企业的需求也随之停滞。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大西洋航线等海外企业三国之间的贸易变得活跃起来。根据这个发展趋势,日本邮船集团计划将目前能源运输部门同海外企业的交易比例从目前的两成增加到2010年的五成。


    早在3年前,日本邮船就在认真考虑要将公司本部转移到国外去。香港和新加坡等都被列入了候选之地。“公司本部设在东京弹丸之内显然成本太高。现在我们仍在反复讨论这个问题。”宫原社长说。如今,集装箱船运输已有9成左右是海外业务,因此现在似乎在考虑将本部功能转移到中国。


    中国“入世”以后,一大批跨国物流企业将会在未来几年迅速进军中国市场,刚刚起步的中国物流业无疑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但中国物流企业要有大的作为,也必须走出国门,融入到国际物流的竞争洪流中。面对跨国物流企业咄咄逼人的气势,中国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上海国资  20100601)


责任编辑:叶子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