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这对农产品流通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强农产品流通组织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不断进行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创新,构建基于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提高农产品流通企业的素质,对于确保农产品安全、便捷、高效地进入消费领域,多层次、全方位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价值,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引导农产品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全新的理念,提高整体素质
一是树立科学发展观,把全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引入到农产品流通中。要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绿色化的需要,必须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把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理念、质量理念、标准化理念、合作观念、社会责任、环境保护、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等现代的管理理念和理论贯穿于流通的全过程,坚持外向型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扩大农产品流通空间。二是深化改革,激活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动能,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建立起适应市场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制度、机制等根本性问题上,真正形成高效运作的管理体系。三是努力向规模化、集团化、集约化发展,不断增强实力:一方面,可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等方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发展成为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广泛寻求合作伙伴,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项目,扩大合作领域,谋求共同发展。四是加快新技术、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步伐,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应通过多种形式与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技术推广部门等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共同开发和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努力建成集农业科技生产经营于一体、资金雄厚、技术先进、营销灵活的现代农业科技企业,不断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实力。五是建立反应灵敏、应对自如的决策管理系统。依靠充分的情报、信息资料和科学的方法,强化决策的科学化和程序化,并建立可靠的决策制度和决策失误的追究制度。六是加强内部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应大胆地吸收和借鉴当今先进管理制度,制订切实可行和规范化的规章制度,推进作业组织的优化调整,切实抓好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营销管理、物流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培育核心竞争力
国内外实践表明,供应链中蕴藏着巨大的利润空间,合理、有效地管理和优化供应链,能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效率,使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都能收益,共同发展。为此,农产品流通企业:一是应确立供应链管理战略,强化主业,培育核心能力。农产品流通企业应与农产品原料供应商、生产商、加工商,有机结合起来,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对上下游企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强化主业,培育核心能力,形成优质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共同追求和分享市场机会和利益。二是不断优化农产品供应链。农产品流通企业应努力成为链主企业,并带动各参与方对所处供应链的地位、价值、技术、产品进行分析,诊断整个供应链所存在的问题,找出改进的领域,不断完善,使整个供应链能够良性运行、健康发展。三是加强沟通和交流,实现共赢。应进一步加强与参与方的沟通和交流,共同探讨、分析和解决影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因素,增加相互之间的信任,加强相互之间默契合作,共同追求和分享市场机会和利益,实现供应链上企业的共赢。四是努力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供应链运作效果。农产品流通企业应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跟踪分析工作,增强对需求信息获取的及时性、透明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努力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对市场的反应灵敏度,提高农产品流通运作效率,增强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交流。
(三)加强国际市场营销,实施品牌营销战略
一是牢固树立现代营销观念,加强市场调研。农产品流通企业应摈弃旧的营销观念,确立以市场为中心的现代农产品市场营销观念,及时了解国际农产品市场动态,随时了解国外政策的最新动态和有关信息,掌握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变化,规避非关税壁垒,开发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努力形成风味和工艺独特的系列优质农产品,全力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二是采用新的营销方式,加大市场的开发力度。探索和掌握国际农产品市场营销规律,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善于应变,不断出新招,创新营销方式,密切与外国驻华机构的联系,组织参加国内外大型展销活动,不断开拓国际农产品市场。三是组建一支反应快、决策水平高的国际农产品营销队伍。通过开展有效的培训,培养一大批懂得农产品国际贸易规则、熟悉农产品国际市场的营销人才,并对营销人员实施动态管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最大程度地调动营销人员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四是积极应用“政治权利”和“公共关系”营销。一方面,积极利用政府力量,获得宣传支持,并通过饮食文化的输出,引导国际农产品消费,扩大有效需求;另一方面,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改善与社会各界的关系,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得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通过公共关系达到宣传促销目的。此外,应利用报纸、电视台等大众媒体以及其他社会机构为农产品营销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五是实施品牌战略。应牢固树立农产品品牌意识,努力开发新产品、系列优质产品,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树立我国农产品的新形象,提高我国农产品知名度,培育和创立享誉全球的农产品品牌。同时,增强商标意识,不断提高品牌质量,注重品牌保护,维护品牌产品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信誉,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品牌价值,提高农产品的收益。
(四)实施绿色经营,实现产品增值当今世界,人们对绿色农产品越来越青睐。
农产品流通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一是要树立绿色意识。应树立绿色经营观念,营造绿色消费氛围,利用各种广告媒体和有关组织对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知识的宣传,呼唤消费者树立绿色价值观,创造绿色消费模式。此外,农产品流通企业应及时把握绿色信息,并结合自身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性,为实施绿色经营提供依据。二是严格遵守农产品绿色标准,不断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农产品流通企业应依法进行绿色经营,实施绿色认证,严格遵守绿色标准体系,并针对自身实际,制定农产品生产过程、加工、包装、运输及流通过程的具体标准,自觉接受绿色食品认证机构及有关部门的审查、抽检和监控。三是积极开发绿色农产品。
(五)充分利用政府各种优惠政策
一是加强沟通,获取政府帮助。农产品流通企业应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以获取信息、政策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二是善用各级政府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近年来,各级政府在资金投入、项目审批、工商登记、产品销售、税收、土地、用电、用水、科技、人才等方面加大了对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科技、财政、金融、产业、贸易、环境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农产品流通企业可充分利用这些优惠政策,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三是用好服务于农产品流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各级政府还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信息网络平台、基础设施、技术服务支持等社会服务,农产品流通企业应充分用好这些服务体系,提高其运营能力。
责任编辑: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