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推动中欧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2009年9月,第十三届北京国际航空展览会展出的空客飞机模型。

 

 


2009年12月,法国珍藏版芭比娃娃中国巡回展在扬州举行。

 

 


2010年3月8日,江苏连云港市久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向德国外教阿丽塔献花。

 

 

    今年(2010年)是中欧建立外交关系35周年。建交以来,中欧政治基础日益稳固,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合作内涵日益丰富。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与建交时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双方应共同努力,抓住机遇,化解挑战,不断增强和提升中欧关系的战略性、互利性、稳定性和成长性。


  在当时中国与欧共体9个成员国尚未全部实现建交的背景下,中欧建立正式关系无疑是极富政治勇气的战略之举


  1975年5月5日,病中的周恩来总理会见来访的欧盟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副主席索姆斯,双方达成建交共识。5月6日,中欧建立正式关系。这在当时中国与欧共体9个成员国尚未全部实现建交的背景下,无疑是极富政治勇气的战略之举,也为中欧关系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35年来,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欧始终致力于深化和扩大合作,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中国坚持从战略高度看待中欧关系。上世纪70年代,欧洲一体化程度十分有限,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但中国领导人高瞻远瞩,敏锐地捕捉到支持欧洲联合自强、发展中欧关系的战略意义。毛泽东主席明确把欧洲划为“第二世界”。周恩来总理表示,中国支持欧洲各国人民团结起来维护自己的主权和独立,欧洲联合将有助于欧洲和世界局势的改进。


  欧盟也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发展对华关系。索姆斯完成建交使命后对欧洲议会说,欧中在一个重要问题上是完全一致的,即中方认为西欧强大和团结,符合所有人的利益;欧方也认为,中欧发展更加紧密和信任的关系,符合双方利益。


  自上世纪末以来,中欧关系连续迈上建设性伙伴关系、全面伙伴关系、全面战略伙伴关系3个台阶


  35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和欧盟一体化两大历史进程几乎相辅相成,同步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与日俱增。欧盟发展成为拥有27个成员国、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主权国家联合体。《里斯本条约》生效,使欧盟一体化进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中欧关系也取得长足发展。


  中欧政治基础日益稳固。特别是自上世纪末以来,中欧关系连续迈上建设性伙伴关系、全面伙伴关系、全面战略伙伴关系3个台阶。中国发表首份《对欧盟政策文件》,肯定欧盟扩大和一体化进程,明确提出“加强与不断发展中欧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坚实基础”。欧盟先后发表6份对华政策文件,赞赏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支持中国改革开放进程,致力于扩大和深化对华关系。双方建立了包括中欧领导人会晤、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中欧战略对话等在内的多层次、宽领域对话机制,启动了《中欧伙伴合作协定》谈判,为双方政治关系奠定机制平台和法律框架。双方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沟通与合作。


  中欧经贸关系日益密切。35年前,双边经贸额只有24亿美元。2009年,中欧贸易额达3641亿美元。欧盟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第二大进口市场和第三大外资来源地。中国连续多年保持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并于2009年成为欧盟第三大出口市场。今天,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每年为每个欧洲家庭节省300欧元开支;诺基亚、大众、空客等众多品牌在中国家喻户晓。


  中欧合作内涵日益丰富。建交之初,中欧合作非常有限,许多领域一片空白。经过35年的发展,双方合作领域扩大到50多个,合作内容不断深化。中欧相互开放了科技框架计划。欧盟启动伊拉斯莫中国窗口项目,招收中国学生和学者赴欧学习、进修。中方则启动“中欧学生交流奖学金项目”和“中欧语言交流项目”。中国在欧留学生已近20万人。孔子学院和文化中心的建立,以及文化年、艺术节、书展等大型文化活动,为中欧文化的互鉴互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欧关系不仅取得了丰硕成果,也积累了宝贵经验:以战略高度、长远角度看待中欧关系;以互利共赢、与时俱进发展务实合作;以相互尊重、和衷共济照顾对方关切;以求同存异、对话协商处理差异分歧等。历史证明,只要双方坚持上述原则,就能牢牢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使中欧关系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中欧关系的重要性日益超出双边范畴,越来越具有全球性、战略性影响


  35年弹指一挥间。中欧关系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双方建交时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中欧关系的重要性日益超出双边范畴,越来越具有全球性、战略性影响。双方在进一步加强全面战略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上共识增多。


  前不久,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成功访华。双方领导人一致认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加强中欧合作具有前所未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双方应尊重不同文化和制度差异,继续支持彼此发展道路,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和发展。欧盟还参加了上海世博会。这是欧盟打破惯例,首次在域外参展世博会,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欧盟对中国的重视和推进中欧关系的积极意愿。


  正如胡锦涛主席所指出的,21世纪的中欧关系应该是互尊互信、平等相待的关系,是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关系,是共同构筑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共同促进世界和谐、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展望未来,中欧关系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中欧双方应共同努力,抓住机遇,化解挑战,不断增强和提升中欧关系发展的以下几个特性,切实担负起时代所赋予中欧关系的崇高使命:


  一是战略性。中欧都主张世界多极化和文明多样性,在坚持多边主义、改善全球治理、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等方面有着许多共识。双方应始终坚持从战略高度看待各自以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二是互利性。中欧合作是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集团的合作,同时也是东西方两大文明之间的合作。双方应继续支持彼此的发展道路,尊重和照顾对方的核心利益关切,拓展经贸等领域的互利共赢,加强文化交流与对话,使互尊、互利、互鉴成为中欧关系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是稳定性。中欧关系发展总体平稳。但由于历史文化背景、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阶段等不同,中欧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如处理不当,就会给中欧关系带来消极影响,甚至波折起伏。鉴此,双方应抓住主流、着眼长远,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避免使中欧关系因一时一事受到干扰,确保中欧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四是成长性。中欧关系存在深化发展的巨大空间。双方只有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提升合作层次,中欧关系才能与时俱进,保持活力和动力。双方尤应不断挖掘在节能环保、低碳经济、高新技术研发、中小企业合作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加强人员往来特别是青年交流,携手应对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当前,中欧均处于各自发展的关键阶段,中欧关系承载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但只要我们沿着历史的足迹携手前行,就一定能够为中欧人民开创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

 

(来源:人民网  20100517)

 

责任编辑:小峰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