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中国农业物流发展正当其时

摘  要】论述了我国发展农业物流的必要性,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现代农业物流做支撑,其次我国农业物流的现状还很落后,急需发展;分析了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的有利于我国农业物流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关键词】农业物流;新农村建设;中央一号文件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现代农业物流做支撑


    “三农”问题,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别,实施共同富裕,一直是近些年来我们国家所重点关注和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更是把这一问题上升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提出了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们国家的一个工作重心,而这一任务的完成,这一目标的实现,无疑离不开现代农业物流的支撑。


    1.1农村发展生产需要发展现代物流


    农业作为一个物质生产部门,便必然存在着大量的物质流动,需要发展现代农业物流。


    首先,农业在最初打算种植农作物和饲养禽畜前便需要购买种苗、饲料、化肥、农药、地膜、农机具等,从而便形成了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储运、配送、分销和信息活动等农业产前物流。


    其次,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农作物耕种、施肥除草、田间管理和产品收获等也会形成农业产中物流。


    再次,农业生产的产出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产品、水产品和林业产品等除了极少部分属农民自用外,大部分均通过产后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销售等环节,实现农产品的保值增值,并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中,形成农产品流通物流或销售物流。


    此外,在农业生产和流通直到消费过程中,还会有废弃物,无用物和可回收物生成,对它们的处理又形成了农业废弃物物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2003年便达到粮食产量43 067万吨,糖料9 670万吨,棉花487万吨,油料2 805万吨,蔬菜53 960万吨,烤烟201万吨,茶叶78万吨,水果14 470万吨,肉类总产量6 920万吨,水产品4 690万吨。这些产品除部分农民自用外,大都成为需要物流的商品,数量之大,品种之多,都是世界罕见,形成了巨大的农产品物流。而且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区差异明显,这更增加了我国农业物流的总量与难度。形成了中国跨地域长距离的农业大物流状态。如北粮南运、南菜(果)北调、西棉(瓜)东流以及我国粮食的五条通道:东北地区粮食流出通道、黄淮海地区小麦流出通道、长江中下稻谷流出和玉米流入通道、东南沿海粮食流入通道、京津地区粮食流入通道。今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便需进一步发展生产,农业物流量将进一步增加,加之农产品物流难度大,物流要求高,这便对我国的农业物流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发展农村生产便需大力发展农村物流。


    1.2实现农民生活宽裕幸福需要发展现代农业物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除了要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力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要实现农民“生活宽裕”、幸福,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的。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也离不开现代农业物流的支撑。


    首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民增收”,“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等目标,农民便要修路、建房、兴修农田水利设施等,这便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流向农村。


    其次,未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差别将进一步缩小,农民将告别原来“自给自足”的农村生活,也开始充分享受现代科技文明给生活带来的便捷与乐趣,城市生产的日用消费品和工业品、家用电器设备等也将大量地涌向农村,从而形成庞大的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工业品、家用电器设备等物流配送需求。


    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将会产生巨大的物流配送需求,在我国农村尽快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物流配送网络,大力发展农业物流是我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必要支撑条件之一。


2.中国农业物流现状不容乐观,亟待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着“重农产品生产,轻农产品流通”,“重种植,轻加工”,“重市场建设,轻市场预测”等不科学思想,现代物流意识淡漠,致使我国农业物流长期以来处在物流时间长、消耗大、效率低、效益差的低层次上,造成农产品流通难,增值程度低,成了我国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总体来看, 我国农业物流现状不容乐观,存在问题不少。


    2.1物流网络不全,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物流效率低、成本高


    农产品大多是有生命的动物性与植物性产品,具有易腐烂等特点,因此便要求采取一定的保鲜等措施,并要求实施快速、及时、安全地运输。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物流网络不健全,交通运输基础建设滞后,尤其是农村乡村一级,尽管这些年来国家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离方便快捷的物流要求还差得很远,致使农产品物流的效率被大打折扣,物流成本也大幅升高。据统计,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30%——40%,鲜活农产品更是占到60%甚至更。至于农产品物流所需的现代冷藏储运基础设施等更是严重滞后,我国80%以上的农产品还是只能采取常温储存、流通和初加工,从而造成农产品巨大的在途损失。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达25%——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美国甚至只有1%——2%。


    2.2流通渠道不畅,流通交易方式落后


    我国农产品的大宗物流一般都会经过这样几个主要环节,生产者——产地市场——运销批发商——销地市场——零售商——消费者。在整个物流链条上,由于农产品未经加工的鲜销产品占了绝大部分,而这样多环节的流通链条,无论是在时间和流通效率上,还是现有的保鲜手段都无法适应这一鲜销形式,尤其是当农产品集中上市时,更易造成物流不畅。此外,由于我国存在的部门分割、地区封锁及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更是妨碍了我国高效畅通的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形成。


    目前,我国农副产品的流通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自产自销;二是小贩小运;三是由购销公司组织收购或为加工企业提供配套原料,但这种情况所占比例较小,我国绝大部分农副产品都是以原始初级产品的形式通过人力、畜力或小型农用运输机械等进入市场,既没有加工、分级包装,也没有品牌商标,产地、品种、品质等特点无法体现,质量也没有具体要求。销售方式主要为现货交易,人货同行,农产品堆放在市场上吆喝展卖,买主在验货基础上讨价还价,结算则通过现金收付。而通过批发市场达成远期契约交易以及采用拍卖交易、信用交易、委托交易、电话交易和网上交易等现代交易方式很少。


    2.3农产品市场体系培育滞后,市场主体发育程度低


    在我国现在的农产品流通中,批发市场占有绝对的优势,但这些批发市场大部分都只是为交易的双方提供了一个交易的场地,根本没有实现市场所应具有的各项功能。因此,我国现有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具有典型的初级市场特征,市场体系建设与改造的步伐与农业市场化进程不同步,大多数农产品市场交易设施陈旧,结算手段落后,信息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建设薄弱,销地终端市场仍以小地摊、大集贸为主,不具备发展现代流通方式的基础和条件;而且市场自身非市场化运作,多数市场属于村、镇、街道主办的集体企业,许多市场还属于市场管委会管理,没有进行企业化改制,以收费代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农产品市场的经营是以场地、设施出租等物业管理收入为主,市场衍生产品收入为辅。市场本身不是农产品流通的主体,市场实际上是“大市场、小业户”的格局,大市场掩盖下的千家万户的分散营销难以形成合力,使得农产品流通无序、效率低下。


    另一方面,中国农业生产方式是以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为基础,组织化程度低,分散、细小的生产经营方式限制了农民的交易方式,农民的思想观念、经营素质、经济实力也远未达到市场经济所需的“成熟市场主体”的水平;而原国有农产品经营企业由于转制困难,不能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主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他们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也逐步弱化,致使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主体发育程度低下。


    2.4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服务能力弱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加快了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涉农部门也大多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络,但总体来讲,我国农村的信息化水平仍然很低,农业物流信息化水平更是如此。一是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落后,大多数市场没有配置信息设备。致使市场信息功能未能充分发挥;而且信息共享程度低,信息流通不畅、信息发布和更新不及时,信息质量低、信息查找和获取不方便等,二是对农民的信息服务不到位,信息服务能力很弱。由于我国信息网络往往在乡、村出现断层,加上农村的信息队伍并未真正建立起来,不能有效地进行农产品流通和市场交易信息的采集、加工、整理和发布,因而便无法真正实现市场信息的指导服务功能。加之大多数农民自身文化素质和信息接受分析能力等方面地制约,更进一步限制了我国农村物流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2.5农业物流技术落后,农业物流人才欠缺


    首先,运输技术的落后是我国农产品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由于农产品运输需要大量的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和工具,而我国农产品运输的专用技术和设备又极为缺乏,致使农产品运输效率低,速度慢,成本高,浪费惊人。


    其次,农产品从采摘到最终被消费,中间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储存,而且对存储条件还要求十分严格,但目前我国的存储技术条件和资源严重不足,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再次,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加工处理水平十分低下,缺乏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多数农产品均以初级产品形式进入流通或终端消费,农产品及其物流的附加值极低。如国外水果经过采后储藏加工,增值比例为1:3.8;而我国却只有1:1.8的水平。


    物流信息处理技术的落后更是造成前面所述我国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之,我国农业物流技术包括运输技术、储存技术、流通加工技术及与各环节密切相关的信息处理技术等均比较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物流的发展。


    此外,农村物流人才的极度缺乏也是造成我国农业物流发展水平较低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中的关键,但由于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历史并不长,现代物流人才培养也才刚刚起步,所以造成现今物流人才成了我国最紧缺的12大类人才之一的现状,全国光大中城市的物流人才缺口就已高达数百万人,更不用说农村物流人才的匮乏了。


3.中央一号文件带来重大契机,中国农业物流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今年2月21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把“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了出来。《意见》要求“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资料和饲料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供销合作社要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2006年要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这一中央一号文件的推出,不仅为我国农业物流建设指明了目标和方向,而且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和配套政策,为我国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时机。


    3.1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完善农业物流市场体系建设


    从1995 年开始,农业部就启动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定点工作,到目前为止,共确定了11 批、503 家定点市场,它们覆盖了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和农产品主产区,为产地和销地的农产品流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必需从原来的数量快速扩张阶段转变到现在的稳定数量、提升功能、创新方式的新阶段。“十一五”期间,农业部将在全国组织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拓展5520 工程”, 即在5 年内重点扶持建设500 个(每年100 个)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功能配套、管理先进规范、综合服务能力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推进设施改造升级和业务功能拓展20 项工作。此外,商务部也于近期部署在全国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决定在全国重点改造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着力培育100 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从以上一系列措施可以看出,政府对农产品批发市场新时期的发展有了新的要求,即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代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进程, 加强和改进市场服务,建设符合我国新时期农产品流通发展要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3.2 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连锁经营,建立农村新型的物流营销体系


    2003年农业部便出台了《关于发展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的意见》,开始引导和推动我国农产品和农资连锁经营的发展。2005年,商务部又开始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计划在2005年至2008 年,在农村设立25 万家新型农家超市,覆盖全国70%的乡镇,50% 的自然村, 在3 年内,逐步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2005 年,全国有1150 家流通企业在777 个县市进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预计新建和改造7 万个标准化农家店。


    此外,2005年国家还决定对纳入“万村千乡”的试点项目予以资金支持:对承担“万村千乡”农村流通工程建设的企业,为建设或改造配送中心而向银行借贷的中长期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将获得一年贷款利息补助;企业开办的每个乡级“农家店”将得到2 000元补助,每个村级“农家店”补助3 000元,中西部地区每个“农家店”补助标准还可分别增加800元,同时在税收政策上给予支持。


    在中央政策及资金的直接支持引导下,我国农村开始出现“万村千乡”遍地开花的良好势头,其产生的直接结果便是将在我国农村构筑起一个保证商品质量,服务方便快捷的“农村现代流通营销网络”,为我国农村物流的发展提供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


    3.3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供销合作社和其它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动员多方力量共促我国农业物流发展


    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要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它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要求供销合作社要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


    去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便提出了要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并为商贸企业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商贸企业的参与热情。我国邮政系统由于具备完备的服务网点,在发展我国农业物流中更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而,在去年一号文件对邮政系统服务“三农”提出具体要求后,今年一号文件再次明确了邮政在服务“三农”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统计,2005 年中邮系统配送的生产生活品总量达26 万吨,配送额达30 多亿元,比上年增加了60%。这些物资的配送全部由邮政系统建立的19.3 万个网点送到千百万农民手里,其中仅在2005 年新增加的网点就达6 万个,初步建成了渠道畅通、运行规范、服务优良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


    供销合作社是我国农村传统的流通主渠道组织。2005 年供销社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6130 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售给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料增长11.6%。其新合作、苏果等一批品牌企业获得长足发展。根据《供销合作社发展和改革“十一五”规划》,供销合作社提出将以建设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为目标,引导和促进全系统走联合发展的路子,重新改造、加快整合供销合作社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等传统主营商品和优势产业的经营网络,加快构建农村现代经营网络体系。


    3.4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实现农村物流高效畅通


    农产品大多具有易腐性,而且其腐烂程度与流通时间和距离成正比,因而高效快速地流通是实现农产品尤其是鲜活农产品“保鲜”价值的前提条件。然而,由于我国普遍存在的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现象,对农产品的畅通运输造成了极大地阻碍。为解决这一难题,各地开始打造农产品流通的“绿色通道”。 从1995 年起,我国先后建成了山东寿光至北京、海南至北京、海南至上海、山东寿光至哈尔滨等4 条蔬菜运输“绿色通道”,穿越全国18 个省(市、区),总里程达到1.1 万公里。一些省(市)也相继建立了具有区域特点的鲜活农产品公路运输“绿色通道”。2006 年1月15 日,我国“五纵二横”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网络全部开通运行。“绿色通道” 网络全长2.7 万公里,由银川至昆明、呼和浩特至南宁、北京至海口、哈尔滨至海口,上海至海口5 条纵向线路和连云港至乌鲁木齐、上海至拉萨两条横向线路组成,贯穿31 个省、区、市,覆盖了全国所有重要的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绿色通道网络的建成,将有效地改善鲜活农产品的流通环境,增加沿线各省市农产品的外销量,为促进农民增收、丰富居民的菜篮子起到积极作用。


    3.5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多年来,我国农业始终追求农产品总量增加,而质量问题却往往被忽视,致使我国农产品总体质量水平偏低。今后,我国农产品经营将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农产品的标准化是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基础之一。因此,建立健全我国农业标准体系、质量检测体系、产品认证体系和质量监督制度,通过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市场拉动等多种形式,逐步实现生产规模化,基地标准化,产品品牌化,促进入市农产品的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在包装、运输和装卸等环节,适应国内、国际贸易的要求,采用国家标准或通用的国际标准,推行和国际接轨的关于物流设施、物流工具的标准,如托盘、货架、装卸机具、车辆、包装和集装箱等,实现物流活动的合理化。


    总之,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及贯彻实施,以及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的不断推进(2006年起,我国将实施“五年五千亿元规划”,连续5年投资1000亿元修建农村公路,到2010年,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85万公里,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行政村均通公路),最终将在我国实现原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农业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目标:“加快农产品的储藏、加工、运输等物流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最终逐步形成以全国骨干批发市场为核心,以连锁超市等其它流通方式为补充,以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为依托,以现代交易、结算、信息、检测、储藏、物流等技术为支撑,以良好的企业经营和资金投入机制为保证,以稳定、有序、规模化的农产品经销商队伍为主体的现代化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为我国农业物流的发展提供先进的设施技术条件,最终实现我国现代农业物流的飞速发展。

 

责任编辑:玲儿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