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中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内容提要: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决定一国农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存在着成本偏高、效率较低、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低、物流设施和技术落后、人才缺乏、信息不畅等问题。针对中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探索新型的农业生产流通模式、培育和发展农产品物流组织、加强教育与培训、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加快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和标准化建设等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农产品物流组织;农产品物流标准化


    由于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以及生产的季节性与常年性消费需求之间的对立,造成了中国农产品供需的时空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基本途径就是发展中国现代农业物流。农产品物流只有做到农产品保值,才能实现农产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进而才可能使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增值。


    在中国的农业发展过程中,“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意识影响广泛,而对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流通和物流配送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作用认识不足,更没有形成农产品物流完整的体系框架。农产品物流已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对农产品物流的理论探讨严重匮乏。降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成本,引导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与配置,提高中国农业的整体产业效益,需要有现代农产品物流理论指导。本文在界定农产品物流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加快发展中国农产品物流的意义,针对中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中国农产品物流的对策。


1 农产品物流的内涵及特点


    1.1 农产品物流的内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物流的概念,结合农业经济理论,本文认为,农产品物流是指农产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移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农产品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农产品保值、增值。


    1.2 农产品物流的特点


    农业生产不同于工业及服务业,在生产过程中受自然条件及农作物个体生命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生鲜农产品又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具有消费普遍性和分散性的特点。由于农产品的诸多特性,导致了农产品物流不同于工业品物流,农产品物流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农产品物流季节性强


    不同地区气候、水土等自然条件存在差异,适宜种植不同的农副产品品种。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一方面表现在农民生产资料的购进具有季节性,另一方面表现在不同农副产品的产出季节也有所不同。由此导致农业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具有较强的季节性。


    1.2.2 农产品物流难度大,要求严格


    大多数农副产品具有易腐性、鲜活程度要求高的特点,需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对其进行防潮、防虫、防腐、烘干等处理,以保证其品质和质量。这就要求有配套的物流设备设施,包括专门的仓库、专用的运输车辆、专用的装卸搬运设备、专用的加工设备等。农业物流更强调安全和无污染,要求实现“绿色物流”。


    1.2.3 农产品物流种类多,规模大


    农产品品种丰富,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产品、水产品等,流通量非常大。2005年粮食产量48401万吨,比上年增加1454万吨,增产3.1%;棉花产量570万吨,减产9.8%;油料产量3078万吨,增产0.4%;糖料产量9551万吨,减产0.2%。蔬菜、水果在品种优化的基础上平稳发展。而且,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量也非常大,包括种子、肥料、农药、地膜、农机具以及农业生产需要消费的其它原料、材料、燃料等。


2 中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小农户”的分散生产经营方式,效率较低


    我国农业从业人数虽然占绝大多数,但是多数农户的生产经营仍采取以单户经营为主的形式,这种零散的生产经营方式很难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缺乏规模效益。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资料,如种子、化肥、农药与农机设备的采购,以及农产品的销售多为分散方式。这种分散采购和销售的方式具有盲目性,导致设备利用率低,生产要素的供应时间长而不稳定,很难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们消费需求质量的提高。


    根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测算,200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值(按现价计算)基本情况如下。


    表1    200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值(按现价计算)         (单位:亿元人民币)


    项目 物流总值 同比增长 物流总值占比


    全国社会物流总值 383,515 29.9%


    其中:工业品物流总值 325,000 30.2% 84.74%


    进口货物物流总值 46,000 35.9% 11.99%


    农产品物流总值 12,000 6.3% 3.13%


    再生资源物流总值 325  16.8% 0.09%


    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值 190 2.1% 0.05%


    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4——2005).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172


    从上表可以看出,农产品物流(不含农业生产资料物流)总值在社会物流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仅占3.13%,并且同比发展增幅只有6.3%,远远低于全国社会物流总值29.9%的增长幅度,反映出农产品物流发展规模偏小,总体效率较低,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2.2 农产品物流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低


    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以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为基础,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呈无组织分散状态进入市场,缺乏市场竞争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与要求专业化分工的现代物流体系不相容。农产品物流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幼稚,服务功能不强,统一作业服务的种类有限,产前的信息指导,产后的流通加工、贮藏、运输、包装、分捡配送等服务远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整个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土地、劳动力、科技、金融、信息等要素市场还未真正形成。


    2.3 农产品物流成本偏高


    据统计,我国物流成本一般占产品总成本的30%—40%,而鲜活产品则占60%以上。而世界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占产品总成本的10%左右。一些农业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以及欧盟国家有些农产品的到岸价低于我国农产品的产价,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农产品在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中的物流成本过高。多数长途贩运的农产品是以初级形态为主,农产品物流结构中,低附加值产品居多。


    2.4 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不高


    我国农产品销售以初级产品为主,各种加工产品比重较小。我国加工前后增值比为1:1.8,而美国为1:3.8。我国农业与食品工业产值比为1:0.31,美国为1:2.7,日本为1:1.22。由于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不高,导致我国农产品低水平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缺乏竞争力。


    2.5 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落后


    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大多需要进行整理、分类、烘干、保鲜、制冷、防腐等技术处理,而我国这些方面的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比较落后。以果蔬产品为例,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8000万吨果蔬腐烂,损失总值近800亿元,损失率为25%——30%。而在发达国家,蔬菜物流始终处于采后需要的低温条件,形成一条“冷链”,即田间采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自选商场冷柜→消费者冰箱。荷兰农产品和食品在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都采用现代化的制冷和冷冻技术设备。由于处理及时、得当,蔬菜在加工运输环节中的损耗率仅为1%-2%。我国目前由于物流基础投入不足,致使农产品物流损耗严重,效益难以提高。


    2.6 信息不畅,难以应对市场变化


    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与农产品物流的效率和效益有着密切的关系。信息贯穿于农产品物流的始终,从产前、产中到产后,在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物流信息都应作及时处理。目前,我国农业信息网络不健全,农户居住分散,沟通渠道不畅,市场供求信息不能快速传递,农户获得市场信息的成本偏高。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导向,农资和农产品物流生产和流动具有盲目性,难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2.7 缺乏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


    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据权威机构调查,仅近两三年,我国物流专业人才的缺口将达60余万。因此,加快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对现代物流及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有几十所高校开设物流专业,但大多侧重于工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农产品物流人才匮乏。物流并不是简单的运输,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搞农业产品物流更是如此,例如花卉物流、速冻鱼、肉和其它初加工、深加工食品物流等等。例如,荷兰的物流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考核,持有相关行业的就业资格证书,从而保证荷兰高质量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标准贯彻始终。


3 加快发展中国农产品物流的对策


    3.1 加强理论研究,探索新型的农业生产流通模式


    为了提高农业物流的市场响应速度,保证农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应该积极探索一些新型的农业物流的发展模式,如“公司+生产基地+农户”,“配送中心+农户”,“加工企业+农户”等形式。广西区田阳县果蔬配送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该地区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田州镇的菜农根据“订单”从事生产,由果蔬配送公司负责果蔬的销售,从而使田阳蔬菜成功地“走进”现代物流市场。通过物流公司,使其一头连市场(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一头连农户,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农用物资的供应、农副产品的储存、包装、流通加工、配送、销售等物流服务。


    3.2 培育和发展农产品物流组织


    应通过体制创新,改造、培育与壮大农产品物流组织,使其在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农产品物流组织可以是以下几类企业:一是国有流通企业,如国有粮食公司、供销社;二是大力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应依托专业合作组织,广泛联合农产品生产、运输、仓储、加工、销售等各方面的企业组织,完善农产品物流渠道,从而使得农产品物流低成本、高效益;三是培植龙头企业,并使之与农户、生产基地实现紧密联结,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要围绕本地区的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共同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四是农产品物流企业。积极支持和发展包括个体、私营、中外合资等多种所有制成分的农产品物流企业。通过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运作,能减少农产品流通中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降低其流通成本,将农产品从农户或产品生产企业直接放到零售商的货架上,甚至是消费者的菜篮子里。此外,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零售商的信息反馈,对农户或农产品生产直接下订单,可以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真正实现“订单农业”。


    3.3 加强教育与培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发展农村现代物流,物流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农业物流的发展需要大量仓储、加工、配送、通讯设备和计算机维护、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必须增加人才培养的投入,联合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加强人才的培训工作。在国外,如荷兰,农业物流的教育和培训非常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人才的教育培训系统。相比较而言,我国在农业物流方面的培训和教育还非常落后。因此,应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缩短与世界的差距。人才的培养可以采取正规教育、在岗培训、岗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要扩大高等院校物流本科和研究生的招收规模,培养中高级物流人才;另一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对农业物流行业在职人员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集中办班和分散授课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培训,向广大农村群众普及现代物流知识。


    3.4 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鼓励农业物流的发展,规范农业物流的组织行为,建立健全农业物流体系,为农业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农业物流健康快速的发展。同时,政府应该发挥信息引导和技术支持等服务功能。


    加大交通运输等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村物流水平的提高,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水平直接决定物流的流转速度和效率。2006年起,我国将实施“五年五千亿元规划”,连续5年每年投资1 000亿元修建农村公路,到2010年,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85万公里,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行政村均通公路。政府应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融资,加大交通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铁路路基改造,增修高速公路,提高货运船只和飞机的运载能力,完善港口、码头、机场、车站等设施的建设。物流产业作为基础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可以加大国债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也可以考虑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和鼓励民间进行投资。


    3.5 推进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农业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可以在原有农村经济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加强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以实现对物流各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农户可以通过网络及时获取农用物资、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利用网络完成交易,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扩大农产品交易的市场边界。例如荷兰,通过信息化手段和电子方式,提高了信息透明度,准确度和及时性,使得农业物流供应链上的供应商,零售商,生产商,种植主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


    3.6 加快农产品物流的标准化进程


    由于农业物流种类多、差别大,因此农业物流的标准化建设工作非常重要。加入WTO以后,标准化水平已成为决定我国出口农产品质量水平和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截止到2000年,我国已组织制定了农业国家标准300多项,农业行业标准900多项,农业地方标准1500多项,但仍未能满足产业结构调整、质量升级和国内外流通贸易的要求。农业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内容包括制定物流标准术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物流作业标准,统一相关行业的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等。在包装、运输和装卸等环节,必须适应国内及国际贸易要求,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通用国家标准,大力推行和国际接轨的物流设施、设备,如托盘、货架、装卸机具、车辆、集装箱等,不断改进物流技术,采用条形码技术和标准化包装,从而实现农业物流活动的合理化。


4 结束语


    发展农产品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制约因素多。由于农产品物流的特殊性和农产品物流研究的复杂性,农产品物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比较贫乏。本文针对中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存在着成本偏高、效率较低、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低、物流设施和技术落后、人才缺乏、信息不畅等问题,提出了探索新型的农业生产流通模式、培育和发展农产品物流组织、加强教育与培训、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加快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和标准化建设等对策,为加快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 丁华.供应链管理理论及其在农产品物流企业中的应用[J].中国流通经济, 2004(1): 17——21


    [2] 侯茂章,夏金华.重视和发展我国农产品物流[J].农业经济.2004(7): 25——27


    [3] 谢培秀.试论发展中国的农产品物流业[J].中国流通经济,2003(11):26——29


    [4] 赵英霞.加快发展中国农业物流的对策[J].商业研究,2006(1):190——191


    [5] 陈方建.中国农业物流发展正当其时[J].物流技术,2006(4):105——108

 

责任编辑:玲儿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