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物流的农业成本降低和农产品价值增值两大功能,分别研究了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成本降低功能主要集中在农业供应物流领域和农业生产物流领域,价值增值主要集中在农产品销售物流领域。根据不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销售的特性,我们从其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出发,通过对市场供求的影响,研究了农业物流对农业经济增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农业物流能否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由农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决定。
关键词:农业物流 农产品成本 农产品价值 农业经济增长
2003年6月5日,经济日报刊登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理事蒋坚的题为《现代物流产业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文章,文章将物流分为农业物流、工业物流与服务业物流,然后从物流市场出发认为物流业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首次将物流业与经济增展联系起来。本文试图从农业物流的两大功能―――成本降低和价值增值―――出发来分析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1.农业物流及其两大功能
1.1农产品物流、农业物流与农村物流
一般认为当物流业与农业相结合的时候,就成为了农业物流。在相关文献里面出现的比较频繁的概念还有农产品物流和农村物流,我们认为这是相互联系而又有较大区别的概念。农产品物流一般是指农产品收割后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即由农田到餐桌)的过程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等活动的有机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在农业生产完成之后才发生的;而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产前和产中的农业生产资料物流过程没有包括其中,我们把包括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整个农业领域的物流活动称之为农业物流。由此可以看出,农业物流包括农产品物流,但不仅仅是农产品物流。而农村物流则是从地域上加以定义的一个概念,它指发生在农村里的物流活动,它除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物流活动以外,还包括与农民生活相关的物流的活动。相比之下,农业物流的概念更具有产业性质,也包括了农产品物流,因此研究它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就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1.2现代农业物流的两大功能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从物流的这一定义来看,农业物流的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运输、储存、搬运、配送、信息处理等不能增加农产品价值的纯流通活动,这些活动只能影响农业生产的成本;另一类则是包装、流通加工等能够增加农产品价值的活动,当然其中也包括成本的净增加,但增加成本的目的是为了更大程度上增加农产品的价值而赚取更大的利润,这也是现代农业物流区别于传统的农业流通的主要特征之一,农业物流通过这些活动延长了农业生产的价值链。农业物流主要是创造了农业生产的时间价值、产地价值和加工包装价值。丁俊发(2004)认为,农产品物流增值服务主要体现一下几个服务:农产品分类与分类包装增值服务;第二,农产品适度加工后小包装增值服务;第三,农产品配送增值服务;第四,特种农产品运输增值服务;第五,特种农产品仓储与管理增值服务。这些价值增值服务最终体现在农产品价格中,表现为农产品价格的提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发展现代农业物流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要通过降低农业产前、产中的生产资料和产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而降低整个农业生产成本;二是要突破传统的流通领域无法实现价值增值的限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物流,使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增值。这也就是现代农业物流的两大功能。
2.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
农业经济增长就是农业产出的增加,农业产出最终表现为农产品的总产量与价格指数的乘积,这个乘积即为农业收入。因此,我们可以把农业经济增长等同于农业收入的增加。以Y代表农业收入,Q代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的农产品产量,P代表价格总水平,则农业收入为:
Y = Q × P (1)
下面我们将以式(1)为基础来分析在农业物流发挥其两大功能时时如何影响农业经济增值的。当然农业物流业的发展本身作为一个新的行业就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点已经为广大学者所接受,但这不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1农业物流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式(1)中的农业收入的增加是产量和价格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需求不变,则价格由生产成本决定,即生产成本降低,价格降低。按市场供求规律,价格降低则会导致市场需求增加,反之,则价格上涨。下面我们将借助图形和简单的数学工具来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农业经济增长的变化。首先我们有如下假定:
①农业生产部门生产函数不变,即资本、劳动、生产技术投入及各自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变;②影响市场需求的唯一因素是价格;③价格由成本决定;④没有通货膨胀。
假设在原有的农业流通条件下,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在E点达到均衡,形成市场出清价格P和均衡产量Y,则此时的农业收入为POEQ的面积,即:
Y=Q×P=SPOEQ,
如果由于发展现代农业物流降低了农业的流通成本降低(这个成本可能是生产资料的流通成本,也可能是农产品的流通成本或者其它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流通成本),那就将使图1中的整个农业成本由c下滑到c’,由于成本决定价格,相应的产品价格将由P下滑到P’,此时将会有两大效应同时发生,一是农产品的价格下降;二是由于影响价格的唯一因素是价格,那么价格的降低,市场需求将由原来的Q水平提高到Q’水平,这两种因素影响下的农业收入变为P’OQ’E’,即:
Y’=P’Q’=S P’OQ’E’,
如果Y’>Y,我们说物流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要使农业经济增长,则必须使得,
S P’OQ’E’> SPOEQ,
其中P’OQR为共同部分,因此要达到以上目的必须使得RQQ’E’面积大于PP’RE的面积,即:
S RQQ’E’>SPP’RE,即,(Q’-Q)×P’>(P——P’)×Q,
经过整理得出
μ=ΔQ/ΔP>1 (2)
式(2)表明价格下降带来的农业收入的减少必须小于由于市场需求增加带来的农业收入的增加。即当农产品的价格弹性大于1的时候,农业物流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这是我们分析得出的第一个结论。
2.2农业物流过程中农产品价值增值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以上我们是从农业物流降低农业成本的角度来分析农业物流和农业经济增展的关系的,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农业物流还具有农产品价值增值功能。下面我们再从农业物流的价值增值功能来看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结合前面提到的农业物流的定义,农业物流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农业生产资料的物流,另一类则是农业生产产品的物流,即农产品物流。 对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运输、储存、搬运、配送、信息处理不能增加农产品的价值,而对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包装和流通加工却可以增加他们的价值,因为后者追加了新的劳动和新的生产资料。但是对农业生产资料的包装和流通加工却仅仅是增加了生产资料的价值,而转化成农产品的成本,不能形成对农产品的价值增值。因此,只有对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包装和加工才能形成农产品的价值增值。下面我们的分析就是分析农产品物流中的价值增值。
在农产品物流过程中对某种农产品的包装和流通加工会提高农产品价值也就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这时我们应该考虑两种情况,一是那些正常的符合供求规律的农产品随着价格的增高需求降低;二是某些非正常的农产品随着价格的上升需求也上升,比如“吉芬商品”。下面我们将对这两种情况分别分析。
1.正常农产品
当一种农产品的需求随价格的上升而下降的时候,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与我们前面提到的农业物流通过降低成本的情况刚好相反,那就是当某种农产品价格的需求弹性小于1的时候,农业物流的发展可能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反之,则反之。见图2,随着价格的上升,需求也会从Q降到Q’,因此,此时的农业经济是否处于增长状态就取决于农产品价格上升带来的收入增加和需求减少带来的收入的减少二者相抵后的余额,也就是取决于农产品价格的需求弹性。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结果和图1刚好相反,当农产品价格的需求弹性小于1的时候,经济处于增长状态。
2.非正常农产品:吉芬农产品
当农产品的需求和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时候,我们说这种农产品是非正常的农产品,比如吉芬商品。此时农产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是重合的,如图3。在图3中,由于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价值增值,农产品价格从P上升到P’,由于农产品的需求随价格的上升而上升,因此此时的需求也由原来的增加到Q’,农业收入净增加b-a,此时的农业经济增长相当明显。
3.结论与政策建议
3.1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总结
我们认为,现代农业物流具有两大功能,一是降低农产品成本的功能,二是农产品价值增值功能。在农业物流发挥这两大功能的过程中,他们将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如下的影响:
(1)对于价格弹性大于1的农产品来讲,通过现代农业物流降低农产品成本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刺激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2)对于价格弹性小于1 的农产品来讲,通过现代农业物流提高农产品价值,也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3)对于吉芬农产品,通过现代农业物流提高农产品价值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意义重大。
3.2政策建议
基于上面的结论,我们认为,发展农业物流应该坚持以下的指导方针:
(1)对于经济作物和林产品,一般来讲其价格弹性大于1,即价格的降低会导致需求的大量增加,因此应该大力发展现代经济作物物流和林产品物流,降低经济作物和林产品的生产资料成本和相应农作物和林产品流通成本,有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2)对于粮食作物、畜产品和水产品,一般来讲价格的需求弹性较小,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物流,降低它们的流通成本,同时应该大力发展包装和流通加工,提高他们的价值,将会有助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
(3)对于土豆、红薯等吉芬农产品,则应该以包装和流通加工为主,大力延长它们的价值链,提高相应的市场需求,将会有助于以生产这种农产品为主的地区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
(4)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应该着眼于降低成本和价值增值并举的目标,加大从价值链的角度发展现代农业物流的注意力。长期以来我们在提到物流的时候,往往是片面注重物流降低成本的作用,而忽视了物流的价值增值作用,这是一个误区。因此,我们在发展现代农业物流的过程中,一定要在降低农业成本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物流的价值增值功能。
参考文献:
[1]丁俊发,“三农问题”与现代物流,农民日报,2004,4,16,第007版
[2]李炳坤,农产品价格改革的评价与思考,农业经济问题,1997(6)
[3]罗必良,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4)
[4]李春海,农业式微和产业转移:基于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的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3(4)
[5]任永玲,中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山西农经 ,2004(6)
责任编辑: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