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宋则】流通现代化及流通业竞争力研究(上)

内容摘要:流通现代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在商品流通领域产生的变革、创新过程。流通现代化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经营连锁化;物流配送化;交易电子化;管理网络化;流通效率化;服务人性化。流通业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流通业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在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市场中所表现出来的财富积累能力和成本、效率状况。两者目标一致,相互促进。

 

关键词流通现代化流通业竞争力

 
    2005年4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流通工作会议,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流通领域最重要的会议,将推动全国流通现代化事业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十一五”流通产业发展规划的酝酿和形成进入了关键阶段;入世后过渡期,流通领域的走势和动向也在引起各界关注。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探究和思考。其中,深入研究流通现代化和流通业竞争力问题,提出相关政策思路和对策建议,无疑具有综合性、基础性的重要意义。
 

流通现代化和竞争力评价体系

 
    要了解流通现代化和流通业竞争力的基本涵义,首先应界定流通的内涵。本文中,所谓流通,是指在实体经济范畴内,由商品流通直接引起或与商品流通直接有关、直接派生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经济活动的总和或总称。主要包括:农产品流通、工业消费品流通和工业投资品流通。这种界定是为了避免将流通理解得过于宽泛,甚至将全社会的资本周转和资金运动,乃至虚拟经济领域全数纳入商品流通范畴所导致的混乱。
 
  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流通现代化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流通现代化和流通业竞争力评价的前提。选择何类指标、多少个指标构成流通现代化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考虑数据来源的可能性和可靠性,而且还要有理论依据。
 
  本文认为,建立中国流通现代化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思路应是:适应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发展观,着眼于宏观经济目标,按照务实和相对灵活的原则,既要反映流通现代化的内涵,又要反映整个商品流通领域的效率变化,以及批发、零售和物流各行业、各企业的发展变化状况,建立起既能进行国际比较,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流通现代化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流通状况跟踪监测体系。根据上述总体思路,流通现代化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由以下指标组成:
 
流通业贡献率
 
  流通业贡献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包括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流通业的纳税额与总纳税额的比例、流通业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其中流通业增加值是指批发业、零售业和物流业的增加值。流通业贡献率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所做贡献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流通业发展和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该指标的变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流通现代化进程和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宏观判据。
 
流通效率
 
  流通效率是指流通业的整体运行节奏,是判断流通业竞争力强弱的核心指标。流通效率的提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加快流通现代化进程的终极目的和轴心。流通效率是一个综合指标,通过流通速度、库存率和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三个指标体现出来。
 
  流通速度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流通资本实现一定数额商品的频率,反映的是要完成一定的商品价值所必须的流通资本循环次数。因此,流通速度也可以看作是流通资本的周转率。其计算公式为:
 
    一定时期内销售收入
 
  流通速度=———
 
    该时期内流动资产金额
 
  库存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全社会库存总额占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或全社会库存总额占GDP的比重。库存率与流通速度是可以互相印证的反比关系,共同表达着流通效率的高低。其公式为:
 
    全社会库存总额
 
  库存率=——— x100%
 
    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
 
  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用于物流的费用总支出与GDP的比率。这一比例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物流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国际上一般把社会物流总成本划分为运输成本、保管成本和管理成本三部分,我们也将沿用这一方法核算,以便进行国际比较。
 
  流通业集中度
 
  流通业集中度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流通业中少数较大的企业的销售额所占市场份额的大小。流通业集中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流通业竞争力和垄断力最通用的指标。其公式为:
 
    该行业销售收入排名前N位企业的销售收入合计
 
  产业集中度=————— x100%
 
    该时期内流动资产金额
 
  从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历史时期的流通企业规模和规模结构都表现出从小到大、大规模企业的地位日渐提升的趋势。因此,随着流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流通业集中度应该是随之不断提高,这既是流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又是流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水平的标志。
 
流通业人员素质指标
 
  流通业人员素质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者在流通业从业人员中的比重。一个国家或地区流通业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该国或该地区流通现代化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也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流通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和竞争力的强弱。通过该指标的横向、纵向比较,可以衡量我国流通领域人才素质的现状、差距及今后人才培养、教育的重点与方向。其公式为: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
 
  流通产业人员素质=————— x100%
 
    从业人员总数
 
  连锁经营发展类信息与指数
 
  流通方式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流通现代化和流通业竞争力强弱的重要表现。连锁经营是现代化流通方式的具体体现。在具体指标计算中,可以按照某一年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口径统计,计算出该年度全社会消费品零售连锁率;也可以按照某一年度区域市场口径统计,计算出该年度我国各地区的连锁率(即各地区连锁企业销售额占当地零售额的比重)。其公式为:
 
    全社会消费品连锁销售额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连锁率=——— x100%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该地区消费品连锁销售额
 
  某地区消费品零售连锁率=——— x100%
 
    该地区消费品零售总额
 
  物流配送发展类信息指标
 
  物流配送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物流发展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该国或地区流通现代化水平和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指标。
 
  专业化的物流配送主要表现为除商品生产方和供应方之外的第三方以专业化设施和手段所从事的专业运输、储存、管理等活动,即第三方物流。尽管目前我国官方统计中并没有“第三方物流”这个科目,没有一个权威的、统一的“第三方物流成交额”的数值进行国际比较,且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涵义与欧美等国的界定也不尽相同,但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状况,仍能看出我国的巨大差距。
 
  电子商务发展类信息与指数
 
  电子商务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交易形式,是在全社会由工业化向信息化方向迈进的过程中流通领域产生的重要新生事物,其发展程度标志着流通领域的信息化程度,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流通现代化和竞争力强弱的重要体现。该指标可以通过计算电子商务交易额、网上购物人数等指标得以体现。
 
  流通业态结构
 
  流通业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流通企业从自身的优势出发,针对目标顾客的需求,通过特定经营形态,采取不同的交易方式,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流通业态多种多样,并且不断推陈出新,可以说新型流通业态层出不穷。该指标可以通过连锁百强的业态构成得以体现。
 
流通企业信息化水平
 
  流通企业信息化是指根据信息化社会的总体特征和要求,流通企业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的动态过程。流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流通现代化的进程和流通业竞争力的提升。流通企业信息化水平是一个综合指标,可以通过企业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研发强度(一定时期内流通企业信息化研发投入与其销售额的比率)、信息技术人员比例三个指标体现出来。其公式为:
 
  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
 
  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比例=——— x100%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信息化研发投入
 
    研发强度=——— x100%
 
    销售收入
 
  信息技术人员
 
    信息技术人员比例=——— x100%
 
  总从业人数
 
  流通企业竞争力指标
 
  流通业竞争力反映的是流通业的经济效益及其运行态势。流通业的微观基础是流通企业,流通企业竞争力既是流通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也是流通业竞争力的直接体现。流通企业竞争力可以通过赢利能力和增长能力两个首要指标表现出来。
 
  赢利能力是指流通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反映流通业一定时期内的获利能力,包括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和成本利润率。
 
    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率=——— x100%
 
    主营业务收入
 
    利润
 
  总资产利润率=——— x100%
 
    总资产
 
    利润
 
  成本利润率=——— x100%
 
    成本+费用
 
  由于流通企业在性质上属于赢利组织,因而正当赢利能力最直接、最集中反映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命力。上述三个指标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和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管理水平、经营业绩和其它竞争力(诸如资本运作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品牌竞争能力、服务诚信能力等等)的集中表现。一般来说,流通企业的赢利能力越强,其市场竞争力就越强。
 
  增长能力是指流通企业实现收入与资产逐年可持续增长的能力,是流通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两个指标。其公式为:
 
    第N年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N----M) —— ----1]x100%
 
    第M年主营业务收入
 
    第N年资产
 
  资产增长率=[(N----M) —— ----1]x100%
 
    第M年资产
 
  盈利能力和增长能力是互相依存、互相印证、互相促进的关系。具有竞争力的流通企业应该表现出较高的可持续成长性,成长性好的流通企业在资产扩张能力方面也会比较强。同时,随着资产的扩张,成长性好的流通企业赢利水平也能够相应增加,并会支持企业的后续增长。
 
  在具体指标计算中,可以选择上市的流通企业为样本,也可以选择连锁百强中的典型企业为样本。
 
  竞争力系数
 
  竞争力系数是测算企业规模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的指标,衡量企业规模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其公式为:
 
  竞争力系数=企业资产占行业资产的比重/企业的市场份额
 
  其参照值为1,竞争力系数=1,表明企业的竞争力处于行业中的中等水平,竞争力系数>1,则表明企业的竞争力处于该行业的中游水平以上。
  
发达国家流通现代化的特点和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流通现代化呈现出以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流通业成为第三产业中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部门
 
  根据《国际统计年鉴2004》提供的资料测算,2001年各国批发零售业与餐饮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美国为18.24%,日本为13.92%,法国和意大利分别为11.84%和15.54%,基本上都稳定在10%以上。
 
  从就业来看,根据《国际统计年鉴2004》提供的资料,2002年各国批发零售业与餐饮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美国为20.59%,日本为22.97%,法国为17.82%,意大利为15.76%。流通业就业人数已经超过一、二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
 
  社会流通效率提高,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
 
  根据《国际统计年鉴》的资料表明,1990年-1998年,美国、德国和日本制造业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总额的1.3%----1.5%。非制造业(含批发和零售业)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总的1.14%--1.29%。这说明由于经济运行的节奏加快,上述国家同量流动资本处于沉淀状态的份额极小,周转速度普遍较快,从而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增值空间。
 
  从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看,美日等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不断在降低,成为其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源泉。美国的这一比重2000年为10.2%,2001年为9.5%,2002年为8.7%;日本的比重也基本维持在9%左右。
 
 
    流通业集中度和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较高
 
  例如,2001年美国前100强零售企业占美国全部市场的34%,其中仅沃尔玛就占美国市场的6%。德国五大零售企业的零售额早在1998年就占到德国市场的63%。一般而言,市场结构中产业集中度高的领域,规模经济显著,利润率会随企业规模的扩大而提高。
 
  普遍采取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
 
  目前,连锁经营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现代流通业和服务业中最大、最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并已经从美国、欧洲、日本等国逐步扩展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
 
  位列世界前20名的零售企业,全部是连锁企业。其中包括美国的沃尔玛,其连锁店铺超过4800家,世界最大的便利店7--11在全球拥有直营和特许连锁店21000多家。
 
  在物流配送方面,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第三方物流。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第三方物流的形成和发展对物流资源合理配置、物流成本下降、物流效率提高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发展较为成熟,仅就网上购物人数占网民人数的比重而言,2002年37个国家的网络购物者在网络使用者中所占的比例平均为15%,其中,美国最高,为32%。
 
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
 
  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发达国家流通业的效率和竞争力。例如,沃尔玛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分销系统和存货管理,曾投入七亿美元建立了一个卫星交互式通讯系统,并在每一台货物运输车辆上都安装卫星移动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世界范围内5000多家门店的单店管理,有110家配送中心,并且85%以上的商品自己配送。 沃尔玛公司凭借先进的信息、补货系统,可将一件商品从出厂到摆上货架的时间平均控制在5--7天,而一般公司需要30天。信息技术是沃尔玛领先于其对手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责任编辑:北一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