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是二十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经过交通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努力拼搏、扎实工作,为全市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谋划好“十一 五”交通发展规划,对保定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十五”交通发展概述
“十五”期间,保定市交通行业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加快发展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步伐,使保定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从高速公路——一般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的跨越式发展,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目标。经过五年的建设,全市共完成公路建设总投资62亿元,是“九五”期投资的1.5倍。其中完成高速公路建设投资10亿元;完成农村公路改造里程7449公里,投资22.5亿元;完成一般干线公路建设里程530公里,投资21.4亿元;完成一般干线公路养护里程1064公里,投资8亿元。运输场站共完成投资1.6亿元,其中,完成县级以上客货站场项目3个,投资1.5亿元,完成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投资0.1亿元。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6279公里,是“九五”期的2倍,其中国、省、县、乡及专用公路通车里程7857.7公里 ,新增一级公路里程184公里,新增二级公路里程562公里,二级以上公路比重由18.3%增加到28.3%;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421.7公里。全市公路网密度由36.7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到73.6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总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基本适应了全市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社会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支持。
“九五”和“十五”期末公路里程对照表
项目 合计 高速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等外 公路密度
单位 Km Km Km Km Km Km Km Km /百 Km2
九五末 8104 231 163 1085 1428 5161 36 36.7
十五末 16279 231 347 1647 1596 10876 1583 73.6
增长数 8175 0 184 562 168 5715 1547 36.9
增长率 101% 0% 113% 52% 12% 111% 4297% 101%
(一)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
1.超前谋划高速公路网络布局
高速公路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专门为汽车交通服务的基础设施,在运输能力、速度和安全性方面具有突出优势,集中体现了公路交通对现代化工业、资金和人口的诱入、产生和聚集作用。高速公路是公路网中最高层次的公路通道,服务于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现代化,因此,它不仅是交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我国将用30年时间,形成8.5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新路网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为"7918网",将把我国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全部用高速公路连接起来,覆盖10亿人口。河北省也制定了河北省2020年“五纵、六横、七条线”的高速公路路网规划,规划里程5388公里,届时将实现省会到各市,各市到各市,各市到港口之间高速公路相连接的规划目标。
面临高速公路发展的黄金时代,我局抢抓机遇,迅速调整工作思路,研究确定了“南北通衢,东连西通”的主导思想,规划了保定市高速公路三纵三横一环的路网布局。即一纵为大广高速保定段,二纵为京石高速保定段,三纵为张石高速保石界至北京界段;一横为廊涿至张石高速公路张保界段,二横为保津至荣乌高速山西界段,三横为保沧至保阜高速;保定市环城高速通过张石、京石、荣 乌、保沧、保阜五条高速顺接形成。规划总里程724公里,估算投资447亿元,2005年已完成高速公路建设投资10亿元。
① 保沧高速
保沧高速保定段长63.2公里,概算投资24.2亿元,经过保定市满城、清苑、高阳和蠡县。2004年11月开工,计划2007年竣工。保沧高速公路是河北省高速路网规划中的线五,东与石黄、京沪高速相接,打通保定市及西部地区去港口和东南沿海的便捷通道;西与保阜、忻阜高速相接,打通了去佛教圣地五台山的快速旅游通道,以及晋煤东运和冀农副产品西运的通道;有效解决了东畅西通问题。
② 廊涿高速
廊涿高速保定段长19.8公里,估算投资14.8亿元,经 过 涿 州 市。2005年 8月开工,计划2008年竣工。廊涿高速公路是河北省高速路网规划中的线三,与京石、京沈高速相接后,实现了省会石家庄去唐山、秦皇岛的便捷通道,有效缓解北京过境交通压力。与张石高速连接,形成保定市北部又一条东畅西通的快捷通道,同时也是带动沿线清西陵、白石山、北岳恒山旅游资源发展的一条旅游快速路线。
③ 大广高速
大广高速保定段长43公里,估算投资16.4亿元。计 划 工 期2007—2010年。项目《预可报告》已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目前正在进行《工可报告》的报批工作。大广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7918”网中的纵五,同时也是河北省“五纵六横七条线”高速公路网络骨架中的纵三,与京石高速共同构成南北向交通大动脉。该项目穿越保定市东部地区的雄县、高阳和蠡县,对完善保定市东部路网布局,拉动沿线温泉城旅游、雄县塑料、高阳纺织和农机配件、蠡县皮毛等特色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④ 张石高速
张石高速保定段里程长287.7公里,估算投资190.1亿元,途径涞源、易县、涞水、涿州、定兴、徐水、满城、顺平、唐县和曲阳十个县市。于2005年12月8日开工奠基,计划2008年竣工通车。张石高速公路是河北省高速公路网主骨架“五纵、六横、七条线”规划中的纵五,是省会与保定、张家口市连接的便捷路线。在石家庄和保定市境内,兼具京石第二通道的功能,缓解了京石高速的交通压力。
⑤ 保阜高速
保阜高速长147.2公里,估算投资114.6亿元,项目建议书已批复,《工程可研报告》已上报待批。经过满城、顺平、唐县、曲阳和阜平五个县,计划2006年开工,2009年竣工。保阜高速是河北省规划高速公路主骨架中的横三,东与保沧、西与山西省忻阜高速相接后,是保定市南部一条东畅西通的快捷通道。
⑥ 荣乌高速
荣乌高速保定段规划里程130公里,估算投资85亿元。经过徐水、满城、易县、涞源四个县,计划工期2007——2010年。荣乌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7918网”中的横四,与张石、京石、京沈、保津高速连接后,是西部内陆地区通往首都北京,天津及东南沿海、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交通大动脉,也是山西及乌海煤炭基地运往沿海港口的便捷通道,对促进西部大开发和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⑦ 保定市环城高速
通过张石、保阜、保沧、荣乌四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现有京石高速,将自然形成保定市环城高速公路,长约130公里。环城高速既满足了长途过境车辆便利通过,又可实现交通流转换,通过互通和高标准连接线实现与市区的快速连接,使保定市真正成为华北地区的高速交通枢纽城市。
2.强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加快保定市的农村公路建设,是解决好保定市“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条件,对保证路网建设的协调、完善和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十五”期间,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总里程7449公里,完成投资22.5亿元,新增通油路行政村1513个。仅2004年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里程3106公里,完成投资8.1亿元,2005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里程2895公里,完成投资7.6亿元。
全市农村公路的抗灾能力、通行水平、通达深度显著提高,通村率已达94.62%。至2007年底将全面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农村公路就像毛细血管一样覆盖范围更广,更方便地联系城镇和农村、产品的产地和销地,极大地促进城乡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进一步改变了落后地区的交通状况,为贫困地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提供更好的条件。
3.适度发展一般干线公路
在抓好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一高一低建设的同时,统筹兼顾,对一般干线公路建设序列进行了合理安排。进一步提高平原区一般干线的公路等级,加大山区一般干线公路的改造力度。“十五”期间,完成平原区107国道、保衡线、津保南线一级公路改建里程128公里,完成安新线、京都高尔夫旅游路、白洋淀大桥及引线、长琉公路等二级公路建设里程52公里;完成山区保阜线、保涞线、京赞线、无繁线、207国道等建设里程465公里。“十五”期间,保定市共完成一般干线公路建设里程530公里,完成投资21.4亿元。保证了保定市一般干线公路通行能力和通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4.加大公路养护力度、保障干线畅通
“十五”期间,共完成一般干线公路大中修养护里程1064公里,完成养护投资8亿元。保障了干线公路的畅、洁、美,对改善保定市的的交通面貌和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经过五年的建设,保定市高速公路形成了以“三纵三横一环” 规划布局;一般公路形成了以保定市为中心向外辐射,以“五纵四横”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经络,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农村公路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保定市路网布局基本完善,总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交通发挥了重要作用。
5.运输场站建设
“十五”期间,运输场站共完成投资1.6亿元,其中,完成县级以上客货站场项目3个,投资1.5亿元,完成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投资0.1亿元。
(二)发展特点及存在问题
1.发展特点:
① 认真贯彻落实省厅公路建设“抓两头”的精神,积极推进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
②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交通发展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坚持不懈地分步实施,确保阶段性任务的圆满完成;
③ 坚持“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立足发挥社会办交通的积极性,使交通建设由行业行为逐步转变为社会行为、市场行为,努力增强交通发展的活力;
④ 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增大引资、融资力度,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体制。保定市采取业主项目、合作开发、开行贷款等形式吸引资金,为交通基础实施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⑤ 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提高交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⑥ 继续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理制等制度,在公路建设中取得了明显效果,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质量管理明显加强;
⑦ 努力抓好保障、监管、法制、廉正及统筹工作,确保关键时期和紧急重要物资的运输,营造和谐的交通发展大环境。
2.存在问题
经过“十五”期的发展,保定市公路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路网状况和运输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公路通行能力基本满足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对全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仍有部分路网服务水平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公路路网等级较低:目前保定市国、省、县、乡及专用公路通车里程已达7857.7公里,其中二级公路以上标准只占28.3%,建设标准低,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现代交通运输的需求。尤其部分新升级路线,路况较差,如果不能得到尽快改造,将不能保证同一条省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一致性,对交通运输存在着一定的瓶颈制约。
②建养资金短缺:长期以来,建养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公路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农村公路建、管、养资金不足,沿线地方政府应加强重视,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投资力度。
③混合交通,影响了公路运输效率的发挥,导致汽车运行速度低,制约了公路运输效益的发挥。
(三)总体评价
经过五年的发展,保定市已形成公路布局基本合理,路网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交通运输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公路通行水平基本满足当前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为全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持和保障。
二、“十一五”保定市交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一)交通发展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已跨越解决温饱的发展阶段,进入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时期。新世纪头20年,我国将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经济飙升和竞争力的快速提高密不可分。由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围绕京津的河北省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石家庄、沧州、张家口、承德市组成的京津冀都市圈是中国沿海地区的核心经济区域之一,其内部的合作不仅对各组成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统筹全国区域发展和推动中国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公路建设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得到了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公路基础建设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国家主干线系统规划先后制订并实施,使公路建设有了明确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回顾我国公路发展历史,对比世界公路发展趋势,可以认为,我国公路交通正处于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的快速发展时期。但是由于基础相对薄弱,公路建设总体上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技术等级构成仍不理想,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保定市中心距北京140公里,距天津145公里,距石家庄125公里。京广铁路、京深高速纵贯南北,神黄铁路、津保高速横跨东西,加之首都、正定两大机场和天津、黄骅两大港口,构成了保定发达便捷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与完善,必将促进并要求区域交通网络与之相适应,2004年省交通工作会议确定的“大力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和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方针,为保定市公路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随着国家京津冀都市圈、天津滨海新区和省委、省政府“一线两厢”战略的逐步实施,公路水路交通作为经济全球化和加快城镇化进程及国防安全的有效支撑和有力保障,发展前景迫切而广阔。
(二)交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1.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六届八次会议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十一五”和今后一个时期,交通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形势,一个总体上有利于保持交通快速发展、但不利因素依然存在并可能增多的环境。保定市交通要站在新的起点上,把握形势,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狠抓落实,确保实现“十一五”交通发展目标。
2.面临的任务
①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交通必须加快发展;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必须加快改善农村交通条件;
③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必须提供网络化的交通支持;
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交通必须走资源消耗少、运输效率高、环境保护好的发展之路;
⑤建设法制政府,要求必须加快法治交通建设步伐;
⑥实现交通更快更好发展,要求必须以“树交通新风、建廉正行业”为主题,构建和谐交通。
三、“十一五”交通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1.指导思想
“十一五”保定市交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以人为本、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全面协调,坚持五个统筹,坚持科技先导,坚持法治保障和环保节约,抓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机遇期,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为总体目标,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良好交通支持和保障,以大手笔、著大文章,以大投入、促大发展。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加强管理,增强交通运输整体服务功能,以适应全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2.主要原则
① 从“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都市圈”、和“一线两厢”大局着眼,积极推动区域互动交通体系的形成,加快高速公路的发展;
② 坚持“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级负责、联合建设”的基本原则,落实公路建设投资政策改革,调动地方积极性,继续加强“村村通”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
③ 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搞好综合平衡”的原则”,合理确定公路建设规模;
④ 坚持“建、管、养并重”的原则,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更好地发挥路网使用功能;
⑤ 坚持“科技兴交”战略,加快交通人才培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
⑥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
⑦ 坚持“平战结合”的方针,增强国防意识,搞好交通战备。
(二)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
1.发展目标
根据“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都市圈”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线两厢”发展战略及2004交通会议指出的“大力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和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方针,结合保定市公路发展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国防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要求,确定保定市“十一五”期间公路建设发展目标为:全面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布局,进一步提高干线公路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农村公路通行水平和抗灾能力。
至2010年,争取使全市通车总里程达到18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56公里,一级公路达到400公里,二级公路达到2313公里,二级以上公路所占比重由“十五”期末的28.3%提升到46.7%。公路建设完成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连接线和干线公路新改建里程1538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里程4565公里;完成干线公路大中修里程1753公里,“十一五”期预计完成公路建设总投资483亿元。届时保定市将形成“三纵三横一环”高速公路网络布局;一般干线形成“五纵四横”公路网络布局,农村公路形成纵横交错、经络相通的网络布局,县道进一步提高等级,桥梁安全问题得到基本控制;乡村道路以提高路面铺装率,改善路面状况为重点,满足广大农民出行需求,全部实现村村通油路,使保定市公路建设水平达到适当超前于全市经济发展的要求。
2.主要任务
① 高速公路
“十一五”期间,保定市将建设完成保沧、廊涿、大广、张石、保阜、荣乌等六条段高速公路724公里的建设任务,建设总投资437亿元。届时保定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956公里,高速公路网密度达到4.3公里/百平方公里,步入世界领先水平,高速公路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的完善布局,并与京珠、京昆、荣乌、大广四条国家高速路网有效连接,贯穿保定市20个县市(安国、博野境内未通),各县5——25分钟内可与高速公路连接,实现了保定中心城市到所辖各县市60分钟经济圈,与京、津、石、沧100分钟经济圈。其网络化、一体化的布局对加强保定市对外经济辐射能力、发挥交通枢纽作用,促进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都市圈及河北省“一线两厢”区域经济战略的纵深发展有重要 意义。
②高速公路连接线
“十一五”期间,计划同步建设高速公路连接线550公里,其中保沧高速连接线13公里,廊涿高速连接线46公里,大广高速连接线55公里,张石高速连接线304公里,保阜高速连接线80公里,荣乌高速连接线52公里。
③ 一般干线
“十一五”期间干线公路着眼于与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的连接,提高新升级干线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五纵四横”干线框架通行水平(五纵:207国道、宝平线、京赞线、107国道、京白<容蠡>线;四横:108<112>国道、保涞<津保北>线、保阜<津保南>线、河龙线)。规划一般干线公路建设里程264公里,估算总投资13亿元。
④ 干线公路大、中修
“十一五”期间计划完成干线公路大修里程863公里,中修里程890公里,估算总投资8.7亿元。
⑤ 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十一五期间保定市将继续加大农村公路的建设力度,规划建设农村公路里程4565公里,估算总投资24.7亿元。
⑥ 场站建设
客运站:规划二级一个,即保定市客运南站。该项目占地40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估算投资1700万元。为提高县级客运站的管理服务水平,规划改造县级客运站15个,改造总面积60000平方米,估算总投资2.17亿元。
为发展农村客运,解决农民出行,体现以人为本,在全市范围内规划简易站178个,估算投资5310万元;候车亭483个,估算投资1449万元;招呼站牌1208个,估算投资181.2万元。
货运站:市区规划1个一级站:保定交通物流中心,占地209亩,建筑面积29000平方米,估算投资1.35亿元。
四、政策建议和措施
(一)政策建议
1.交通运输是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交通基础设施只有适度超前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经过“十五”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已基本解决,但建设任务依然很重,仍需把交通建设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2.国家将实行费改税,对公路建设投资有一定影响。燃油税征收后应确保资金落实到公路建设和公路养护工作中;
3.鉴于公路交通运输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且公路建设属于公益事业,各级政府应在公路建设资金、拆迁等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倾斜,尤其在土地利用方面给予优惠。
4.在政府许可的条件下,建设新的收费公路。
(二)主要措施
1.认真作好前期工作,实行“总体规划、分步建设”的原则,确保用最少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2.改革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以部门投入为主的状况,走政府办交通、社会办交通的路子,使公路建设由交通部门的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由行业行为转变为社会行为。
3.继续强化项目法人责任制制度,规范市场行为。
4.坚持“科技兴交”战略,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提高交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交通建设的科技含量。
5.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增大引资、融资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广泛落实资金。对“十一五”重点项目可以股份制形式筹资建设,鼓励沿线政府、社会集团、工矿企业参与建设。
6.增强环保意识,搞好水土保持工作,促进公路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目标的调整
公路建设和公路运输具有投资大、周期长、连续性强的特点,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生产力布局、投资结构以及国家有关政策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建设投资方向,充分合理的利用有限资金,把交通事业搞好。
(四)2020年交通发展目标展望
预计到2020年,全市公路总里程将达到2200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近100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交通网络超前于全市经济发展需求的目标。高速公路公路主骨架全部形成,国道、省道、县道规划为一级公路,主要道路达到高速公路标准;乡道规划为二级公路标准,主要乡道达到一级公路标准;村道实现等级化连接。
(来源:保定市交通局 20100925)
责任编辑:北一
上一篇:承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5年)
下一篇:衡水市供销社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