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卢龙县2008——2010年节能规划

    为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06]28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及《秦皇岛市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节能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节能现状


  我县能源消耗品种结构以煤炭为主,电力为辅。据2006年能源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数据未出),2006年全社会总能耗46.68万吨标准煤,万元生产总值能耗1.03吨标准煤,比2005年降低5.66%。从主要能源品种消费实物量看,煤炭消费30.6万吨,焦炭消费4.1万吨,汽油消费3151吨,柴油消费4298吨,液化石油气消费37吨,电力消费26984万千瓦时。


  我县耗能最多的行业为工业。2006年卢龙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为25.51万吨标准煤,占全社会总能耗的54.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9.55吨标准煤,比2005年的下降了0.1吨标准煤。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家,涉及钢铁、建材、机械、化工、医药、食品加工等行业。年综合能耗5000吨以上标煤的工业企业共有8家,分别为河北武山水泥有限公司、卢龙县林昌铁厂、河北天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卢龙分公司、卢龙县伟丰工贸有限公司、秦皇岛市国阳钢铁有限公司、秦皇岛宝岛水泥有限公司、卢龙圣源玉米开发有限公司、秦皇岛市卢龙县弘业陶瓷有限公司,涉及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4个行业。这8家重点能耗企业能源消费量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总量的90%以上。在4个重点耗能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卢龙县林昌铁厂、卢龙县伟丰工贸有限公司、秦皇岛市国阳钢铁有限公司)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河北武山水泥有限公司、秦皇岛宝岛水泥有限公司)所占比重较大,分别占能源消费总量的40.9%和34.7%。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007年综合能耗比2006年增长112%。可见我县规模工业企业的能源利用总体效率正在下降。


  我县农林牧渔水利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公路运输业等行业耗能所占比重较小。


  (二)面临形势及存在问题


  目前国家对节能降耗工作非常重视。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五年内单位GDP能耗降低20%;今年我市把节能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要求万元GDP能耗降低6%。我县耗能最多的行业为工业,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企业高能耗、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经营,造成了较大的能源消耗。目前能源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成本压力,导致能源支撑工业增长的能力已经越来越弱。因此,我县节能工作面临形势比较严峻,实现“十一五”末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5%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在节能工作中我县还存在着下列问题:在节能意识上,从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到广大社会基层单位的节能意识还不强;在节能设备上,大部分小企业技改投资少,设备相对落后,能源消耗偏大;在管理机制上,还没有建立有效的节能激励机制和管理体制;在服务机构上,节能服务机构建设比较滞后。这些问题需要在发展实践中不断改进、创新完善。


二、指导思想、节能目标与节能重点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和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将节能工作与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技术进步和科学生活消费方式相结合,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行政和宣传教育手段,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节能执法力度,努力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推动、从能源生产到使用全过程节约、能源利用效率全方位提高的节能工作格局,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


  (二)节能目标


  到201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由2005年的1.0924吨标准煤下降到0.819吨标准煤,降低25%,年均节能率5.6%。万元规模增加值能耗由2005年的9.56吨标准煤下降到7.17吨标准煤,降低25%,年均节能率5.6%。全县建筑、商贸、农村能耗比2005年分别降低25%,年均节能率5.6%。


  (三) 节能工作重点


  1.工业


  工业企业是全县节能降耗的主体,要突出抓好钢铁、水泥、化工、机械、矿产采选冶、农副食品加工业等重点耗能行业节能工作。大力宣传推广使用节能技术和产品,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能耗低的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要求,完善落后产能淘汰机制,结合我县实际,开展产能调查,逐步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重、技术含量低、竞争力弱的生产能力、工艺装备和产品,坚决淘汰“五小”企业,有步骤的实行“关、停、改”,腾出能源和环境空间,采取多种方式加快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应用。凡列入淘汰名单的企业可实行淘汰性电价,迫使企业调整经营方向,走低耗能的路子。正确处理节能与矿产资源开发、节能与载能工业发展的关系,围绕发展主题,按照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努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县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搞好节能降耗工作。钢铁工业按照“抓品种、抓质量、抓整合”的方针和“上大压小、增高减低、扶优汰劣”的实现途径,着力推进产业结构、组织结构、产品及工艺技术装备结构战略性调整。建材工业要抓住改造提升、淘汰落后、优化布局、联合重组等重点环节,加快产业升级步伐,重点引导武水、宝岛水泥两家企业逐步淘汰立窑,增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同时鼓励企业利用废渣粉尘增上机制砖项目。到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比重由目前的40%提高到70%,主要建材产品的能耗下降20%以上。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我县的食品、纺织、化工等传统产业,提高行业整体用能水平。


  (2)加大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力度,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要大力支持工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重点加强传统产业工艺的改造提升,以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促进节能。要加大对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技术创新的投入,积极引导社会投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改造,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建节约型企业。以节电、节煤等技改项目为重点,在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中大力推广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技术。采用循环流化床、燃气等高效、低污染工业锅炉替代低效落后锅炉,推广应用粉煤和水煤浆燃烧、分层燃烧技术、辅机系统等节能先进技术。弘业、金仪等陶瓷企业积极研究釉面料的回收技术,既节约原材料,又减少污染;水泥、钢铁等高耗电企业大力推广LP电力节能设备,提高终端用电效率;百工轧钢、国阳钢铁、武水总公司、宝岛水泥、双益磷化等产热企业要积极开展余热余气回收利用,增上余热发电,与需热企业圣源玉米等寻求合作,实现互惠互利,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双益磷化和天成化工对排放的废水进行酸碱中和降温后循环利用的经验,目前企业的工业废水90%能够循环利用。


  (3)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落实节能督查制度。


  依法开展对冶金、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的用能监督和管理,同时加大对重点企业能源管理的检查力度,完善能源管理系统,规范和指导企业做好用能管理工作,探索建立实时监测体系,开展节能执法。强制企业完善能源计量手段,配备计量器具,提高能源计量和管理水平,开展能源计量示范企业创建活动,从而提高能源统计数据质量。2008年,重点抓好河北武山水泥有限公司、卢龙县林昌铁厂、河北天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卢龙分公司、卢龙县伟丰工贸有限公司、秦皇岛市国阳钢铁有限公司、秦皇岛宝岛水泥有限公司、卢龙圣源玉米开发有限公司、秦皇岛市卢龙县弘业陶瓷有限公司等8家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工作,确保到2010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5%;2009年重点抓好皇威制药、金仪陶瓷等18家企业的节能降耗;2010年重点抓好光友薯业、十八里粉丝等20家企业,确保到2010年我县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5%以上。


  (4)深入基层,完善服务体系,引导企业树立节能环保意识,提升形象。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节能需求,加强与节能技术研发推广机构的联系,指导企业引进先进的节能工艺和技术。加强节能改造,协助企业做好新上项目的能源评估工作,开展节能诊断和技术咨询活动。开展节能培训,拓宽节能领域,提升服务能力和节能技术水平。同时引导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构筑和谐共存、持续发展的节能环保理念,改变掠夺式经营理念,回报社会,提升企业形象。


  2.农业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采用先进柴油机节油技术,降低柴油机燃油消耗,淘汰落后农业机械。在固定作业场地更多的使用电动机。加快农业提水排灌机电设施农村更新改造,大力推广太阳房、太阳灶等太阳能利用技术。加大地热利用的推广力度,继续做好地热养殖、地热温泉利用项目建设。积极推广节煤灶、节能炕、地下燃池等新技术、新产品。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池建设。2008——2010年,每年新建户用沼气池3500个,全县沼气池用户累计发展到35000户,占农村总户数的20%以上。


  3.交通


  一是在道路运输管理的各个环节努力创造节能降耗的扶持条件,帮助运输企业和车主节约成本、增加效益;二是通过政策导向,鼓励发展节能环保的新型运力,加速淘汰能耗高、排放超标的老旧车型,落实货运汽车、客运汽车推荐车型制度,引导使用推荐车型。鼓励使用柴油汽车及重型车、专用车和厢式车,逐步提高其在运营中的比例,减少污染气体排放;三是完善道路审批制度,合理控制运力增长,建立完善交通信息服务公共平台。加强运输组织和运力调配,对于实载率低于70%的客运线路不再新增运力。提高货运车辆实载率,有效利用回程运力,降低空驶率,提高道路运输企业集约化、组织化程度。四是对交通系统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部门及耗能装置实施严格监控,使其处于科学合理用能的良好运行状态。五是集中力量加快国道主干线等公路大通道建设,加大国、省、县、乡、村道技术升级、改建工程建设力度,完善路网结构,提高通达度,改善路况,优化公路站场布局;同时加大公路建设和养护工程的施工机械装备技术改造、更新力度,制定并实施严格的节能降耗管控制度。到2010年公路建设、管养,公路运输、机关办公等交通生产生活能耗下降25%。


  4.建筑


  加强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工作。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建设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河北省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对建筑节能强制性技术标准实施全过程监管,2008年城市规划区内严格执行节能50%的设计标准,到2010年达到65%以上的标准,建筑节能标准达标率100%。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从2008开始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全部采用新型墙体材料,禁止使用毁田生产的实心或空心粘土类制品。在建筑结构体系上,采用复合保温剪力墙结构体系、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结构体系、煤矸石页岩烧结多孔砖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异型柱框轻结构体系、CL体系;在节能技术上,主要推广薄抹灰粘贴聚苯板外墙外保温、聚氨酯硬泡外墙外保温、有网、无网聚苯板整体现浇剪力墙等先进技术,建筑门窗主要推广满足节能65%标准的塑钢、玻璃钢、断桥铝合金配中空LOW——E玻璃的平开窗。逐步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每年实施一定规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


  积极推进供热体制改革。城镇新建民用建筑,都必须设计、安装具有分户控制、计量和室温调控功能的采暖系统,逐步实行按热量计量表收费。逐步对热力站和小锅炉供热联网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引进并推广室内采暖系统温度控制与热量计量技术,提高供热采暖系统效率。继续发展和完善以集中供热为主导、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城镇供热采暖系统。2008年开始实施县城新区集中供热工程,初步实现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到2010年力争达到100万平方米,把小锅炉全部取消,以达到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城市品位的目标。大力推广保温材料、节能门窗、温控设备、热计量表、暖通空调等节能设备与材料,大力发展太阳能的利用,到2010年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率占城市家庭比例达到100%。村镇建筑通过节能和新型墙材的示范推广,促进村镇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力争达到或接近市区的节能目标。


  5.商贸


  在各类零售企业、批发市场等经营场所,推广节能、节水、节材型产品和技术。重点推进企业落实节能标准,节约照明和空调用电。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减少车辆空驶率。发展节约型服务业,引导住宿、餐饮、洗染和沐浴等生活服务业建立节约机制,开展节电、节水、节气活动;争创绿色饭店,发展经济型酒店,倡导科学消费;提倡餐饮企业提供大、中、小份量菜品服务,培育顾客节约消费行为;鼓励在超市、商场等场所推行节能标签制度,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引导消费能源资源节约型产品。在佳惠超市、鑫峰超市、佳源超市等大型商贸企业开展节能降耗试点工作。


  6.政府机构


  加强政府机构节能和绿色采购,认真落实《政府采购法》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节能和环境标志产品清单制度。加强节能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评审和监督,保证节能和绿色采购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用电节能。政府机构要加强对节电工作的组织领导,将节电节能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好政府机构办公设施和设备节能。一是鼓励采用合理的采光和照明方式,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照明设备电耗。加快淘汰高能耗的灯具,争取实现全部由高亮度、小功率的节能灯具照明,采用声控或光控开关,坚决杜绝“无人灯”和“长明灯”现象;二是要随时关闭无用空转的电器,如电脑、打印机、饮水机等,严禁使用耗电量高的办公设备;三是行政中心空调温度设置夏季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不得高于20摄氏度,使用空调时要关闭门窗。中央空调系统采用专用变频器,使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做出相应调节,达到节能目的。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适当调整水温,降低耗能。四是行政中心节假日只开一部电梯,每天晚上十点以后停运。另外提倡五楼以下的工作人员和办事人员上下楼不乘坐电梯,降低电梯能耗;五是由于政府机关会议及活动多且场所空间大,建议使用“阶梯式开关灯法”。


  严格公务用车油耗节能。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减少私人用公车现象;制定本单位公务用车行车里程和耗油挂钩的管理办法;外出调研、检查工作要轻车简从,尽量并车,避免车队出行;提倡乘公交车、骑自行车和步行上下班;严格汽车审批手续,尽量购买耗油量小的汽车,逐步淘汰高耗油的车辆。


  节约使用煤炭。煤炭是冬季取暖的主要材料,首先对煤炭的供应要采取政府采购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降低煤炭的价格成本;其次是根据煤质的不同,适当调节煤层的厚度、炉排转速和鼓引风风量,对产出的炉渣进行二次燃烧,充分使用其热能,以减少煤炭使用总量。


三、保障措施


  1.贯彻落实节能优先方针。要把节能工作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增强生产建设和消费领域的能源宏观调控能力,将节能优先的方针贯彻落实到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发展规划、投资管理等政策中,鼓励和支持节能。各企业要建立节能领导和协调机构,明确主体责任,把节能作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建设项目的核准申请报告强化节能篇的论证和评估。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中也要体现节能优先。


  2.加强节能管理。重点抓好全县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工作。建立重点耗能企业能源监测体系和指标考核体系及能耗通报制度,促进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


  加强能源计量工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及有关重点企业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管理要求,对企业能源计量配备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企业合理配备器具,督促企业对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进行周期检定和校准。


  加强能源统计工作。统计部门要切实加强能源统计,完善统计制度,及时准确反映能耗水平及节能目标的实现情况。要建立重点行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统计报表制度,定期公布行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平,引导企业节能降耗。


  贯彻执行上级能源价格政策。积极贯彻推进能源价格机制改革,对高耗能企业实施差别电价,组织实施差别电价管理。


  3.推行节能新机制。重点建立四项制度:一是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细化目标,将后三年节能目标逐年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重点耗能企业,并把节能指标完成情况作为部门主要领导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GDP能耗公报制度。县政府每年向社会公布GDP能耗、GDP电耗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和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工业增加值能耗等指标,并将各项指标纳入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监测的重要内容。三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核制度。严把项目准入关,把节能评估审查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强制性准入门槛。按照国家规定,所有审批、核准以及备案项目都要由具备节能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出具节能专项分析。四是节能奖励机制。对节能工作或节能科技研究、推广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企业也要建立节能奖励制度,对内部节能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一要建立节能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发布各类能耗信息、先进的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引导企业挖潜改造,提高能效;二要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将节约量作为资源纳入总体规划,引导资源合理配置,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用电方式,节约电力;三要推动能效标识管理制度的实施,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四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克服节能新技术推广的市场障碍,促进节能产业化,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


  4.强化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各乡镇、各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企业、社区、学校活动,要重点抓好每年一度的“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宣传、普及节能知识和措施,引导居民在改善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执行国家节能法规,培养科学的用能方式,使用高效节能产品,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节能的良好氛围。教育部门要将节能降耗纳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各社会群团组织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做好节能宣传工作。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对浪费能源的行为进行批评曝光,形成节能光荣、浪费可耻的文明风尚。


  5.加大政府对节能的支持力度。要加大公共财政对节能的支持力度,安排节能专项资金,并保持一定的增长比例,主要用于节能技术推广、示范试点、宣传培训、信息服务和表彰奖励等费用,形成支持节能的稳定资金渠道。


  6.建立多渠道节能投融资体制。要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节能降耗项目的扶持,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节能投融资体制。


(来源:卢龙县人民政府  20100908)

 

责任编辑:北一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