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2005年市场信息交流会的帷幕终于落下。从每年不断递增的参会人数、从逐年扩大的博览会规模、从原来费心寻找承办单位到现在的多家积极申办,不难看出信息交流会在业内有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影响力提高了,参会的人越来越多了,办会的难度就越来越大了,期望值越来越高了,感觉也越来越不满意了。那么如何让主办者、承办者、参会者都能满怀希望而来,满载收获而归。这是大家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此次大会成败在此不论,谨就一些值得总结、借鉴、重视和注意的地方,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
本次大会的承办人是被誉为“蜂业网络第一人”的徐连宝。他以丰富的构想、前卫的思维、和全新的理念成功申办本次大会,并承诺要把这次大会办成一个文化气息浓厚、数字化程度高、市民参与踊跃、参会代表满意的蜂业盛会。那么这个愿望能否实现?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尤其在上海这座现代化大都市里开会,应当提供和展示些什么是承办方最煞费苦心的地方。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有现代化的气息。特别是近些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为世人瞩目。为了让代表亲身感受一下上海的魅力,市场会的开幕式被安排在2004年12月31日刚落成启用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召开。在这样一座以设施先进和功能齐全为特色的标志性城市文化设施中开会,其规模和档次在历届交流会中是最高的。很多代表都深有感触地说,在气势如此恢弘的会场里开会感觉自己的身份都不同了。
本次大会的独到之处在于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不难看出承办方在营造文化氛围上下了很大功夫,如交流会第一次设计了会徽、第一次有了吉祥物“小甜甜”、第一次采用国际会议的通行做法,利用互联网等现代通讯手段进行前期报名、注册,尽管其间还有很多疏漏和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这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它为加快蜂业信息化发展和利用网络信息手段服务于行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下一届交流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本次交流会的另一大热点便是给代表留下美好回忆的、被承办方精心设计、安排的“百酿之夜”。以北京百花蜂产品公司杨寒冰董事长、中国企业家健康工程委员会首席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王克祥先生、北京天恩生物工程研究所吕泽田所长的书法表演起抛砖引玉之功,代表们无不为晚会的热烈气氛所感染,纷纷上台表演京剧清唱、诗朗诵、舞蹈、歌曲演唱,把晚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真可谓“蜂神聚沪”,才华尽现。这说明信息会既要注重紧张、严肃的信息交流,轻松愉快、活泼有趣的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代表们更需要的是把内容、形式完美结合的交流会。
本届中国(上海)蜂业博览会在规模上再创新高,除临时增加的外,仅注册的展位就达74个。无论是展厅的布局还是参展商的重视、参与程度以及宣传的力度与往届相比都上了一个台阶,更加规范化、专业化。
两会的领导在如何举办博览会上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如何将单一的业内产品交流及蜂机具展销改为开放的、多层面人士参加的蜂产品推介会、蜂业博览招商洽谈会。本次博览会在前期宣传的影响下,开了市民参与的先河,据不完全统计,参观博览会的市民达千余人次,尽管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但无疑是一次突破。
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每年一度的盛会,是我们与会代表和参展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主办方和承办方最该动脑筋、下功夫的地方。在“百酿之夜”上有一个抽奖的环节,即会前承办方曾组织了一个有奖征集办会方案的调查,共接到来电来函400余件,为办会提出了很多思路和设想,承办方为了答谢大家的关心和支持,特设立了奖金和奖品在现场抽取。采用这种方式旨在达到办会、参会双方共同参与、共同办会的目的,只有供、需双方达到互动,才能使代表有所收获。
(二)
这次会上,代表们感到最不满意的是住处的分散给代表之间的交流造成了困难。代表们每年3月都要放下手中的工作,克服种种困难,从祖国各地汇聚到一起,除了获得行业信息外,主要目的是会聚新朋老友,联络感情、洽谈业务,所以为代表们提供一个便于交流的环境是市场会在选址时应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诚然在选址上同时满足多方面的要求的确是一个两难的问题,要考虑便于代表交流,就要选择会议、住宿集中的地方,但这种地方多远离市中心,交通不便就在所难免。同时在远离市中心的地方召开博览会,交通问题也为市民的参与增加了难度。所以主办方、承办方应考虑怎样取舍,如何侧重,力争两全;另外在网络管理上的疏漏和工作衔接上的不畅使最理想、最先进的方式没有发挥出优势,使以往混乱的报名现场再次重现。此次大会首次启用网络手段,为代表们报名、注册、订展位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充分发挥出网络的方便、快捷、准确的优势。但使用网络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衔接等所有细节都应当在事前考虑充分,否则良好的愿望就很难变为现实。这次让大家感到最遗憾的是没有在现场拿到通讯录,不仅给代表们的交流带来不便,也使最初的承诺变成一句空话。这一点也创下了交流会一个不光彩的第一。此外,还有个别同仁的做法如:蹭会蹭吃;不守时;开会时旁若无人地大声打电话等都令人感到我们的素质亟待提高。
总之,大会成功与否在于大家共同努力的程度,多一份理解就少一份埋怨,多一点宽容就少一点烦恼。我们所倡导的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蜜蜂精神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中。
责任编辑: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