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新型信息手段的广泛运用和对农副产品总量、品种和质量的需求均增加的大背景下,出现了农副产品交易量迅速提高,交易的空间范围扩展,交易的方式转变、交易趋向于周年化等新情况,对传统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流通模式提出了改革和创新的要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逐渐由单纯的经营批发业务向构建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的方向转变。2011年6月15日,农经08级的同学们结合对周洁红老师《农产品物流管理》课程中“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其发展和转型”以及农产品物流管理其他主题的学习,对有着“天下‘良’仓”之称的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进行实地参观和学习,探究它如何“汇集天下农副产品、做农副产品的天下”的秘密和未来发展存在的机遇和挑战。
同学们首先来到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管理委员会,管委会的负责人向同学们介绍了物流中心成立的背景、现有的业务、规模、运营方式,也对物流中心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追溯的机制做了介绍。
从介绍中同学了解到,成立与2008年4月的杭州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是改革传统模式的先锋,它集中了过去存在于杭城的数十家各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农副产品物流、配送服务、农产品加工和电子商务业务,通过实行进场检测、出场取票的制度,建立经营户信息、信用系统等措施,完善和落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追溯机制。目前,物流中心园区内引入了粮油批发交易、水产批发交易、肉类批发交易、果品批发交易、蔬菜批发交易、副食品批发交易等多种批发市场,并围绕市场引入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物流服务企业、仓储和冷库服务企业、以及从事其他配套服务的企业。令同学们较为感兴趣的是,物流中心在粮油批发领域已经开始引进有资质的企业开展拍卖业务,这是物流中心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的体现。同学们还了解到,目前进入园区的企业中,无论是从事市场建设和管理的企业还是从事配套服务的企业,其实力、规模以及品牌影响力都较强,这为整个物流中心的竞争力提升和品牌的建设提供了基础。另外,物流中心在运营方式上采取企业建市场,政府重监管和配套的方式,企业和政府各司其职,保障了物流中心的良好运营。
同学们接着就自己了解到的一些问题和介绍中反映的问题与管委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例如“物流中心推行的电子化交易是否在实际交易中得到落实”;“批发市场的盈利模式由传统的收取租金性质的摊位费向按交易额收取交易费转变的优势和阻力”;“物流中心现行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和追溯机制仍存在的问题”;“物流中心对配套服务企业的准入限制”等等,负责人对这些问题一一做出解答,并鼓励同学们对这些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介绍交流会结束后,同学们对园区内的多家批发市场进行了实地参观和学习,体验了在现代物流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支撑下的农副产品交易过程。
这次参观学习是同学们近距离的了解了现代物流与传统批发市场交易的结合,而在参观学习中也发现的问题也成为了同学们再思考,再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相信我们的思考和研究能够为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大河网 20110617)
责任编辑: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