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之声网讯)最近,香港澳门和台湾之间的交流特别热络。上个月(2010年8月),香港港台经济文化合作协进会“协进会”荣誉主席曾俊华刚刚结束了4天的访台行程,澳門特區政府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谭俊荣率领的访问团就于8月24日至26日访问了台湾。紧接着,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张裕也在9月2日率团赴台北参访。 一时间,如此密集的港澳台之间的交流引起我们的关注。在这之前,大陆与台湾刚签署了ecfa,这两者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ecfa的签署是不是象有人所担心的那样,会对cepa产生冲突呢?对此,本台记者朱乐采访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的李非教授。
李非教授认为:最近,香港澳门和台湾的交流特别热络,这种现象与两岸之间签署ecfa还是有一定得关系的。香港澳门一直是两岸关系的一个中转站,最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人员、货物大部分都直接往来了,他们中转站的角色应该要淡化,本来一种角色也不可能永远扮演下去,所以港澳与台湾的关系一定要转型。前不久,台湾陆委会主委赖幸媛访问香港,随后香港和澳门都有高官访问台湾,就是为了这种转型进行商讨。至于怎么转型,就要看双方领导人的智慧和商谈的结果了。但是李非教授也认为,香港的中转角色也不是完全淡化,应该淡化的只是基本生产要素的中转站角色,加强两岸的资金技术研发等高层次的服务领域的中转角色。
此前有媒体担心大陆与台湾签署ecfa,将会严重影响港澳的发展。但是香港的协进会副主席李大壮总结访台之行时强调,两岸关系的发展,不会削弱香港的角色,反而会给香港带来新的商机。 对此,李非教授认为,ecfa和cepa是不会相互影响的。港澳与台湾发展交流是必然的,因为目前大陆与港澳签署了cepa,大陆与台湾签署了ecfa,而港澳与台湾之间却没有协议。虽然大家都是WTO的成员,但是WTO的门槛相对比较高,所以应该要签署双边的自贸协议,而现在的障碍主要是在台湾。香港本来就是个国际自由贸易港,开放程度很大,而台湾方面对香港还有一些障碍。前些时间双方已经开始就这方面进行商讨了。
说到cepa和ecfa,可能很多人还是不太明白,对此,李非教授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cepa和ecfa就好像是双方一起吃饭,而且是吃西餐,菜是一道道上的。不过cepa是单方面的,好像是大陆单方面提供厨师和饭菜,港澳只是和大陆共同搭建一个桌子。ecfa则有所不同,是大陆和台湾双方面一起提供饭菜的,只不过大陆做的菜多一些,台湾做的少一些。而且ecfa是一个框架协议,就是先把桌子搭起来,再慢慢的、一道一道的上菜,先易后难,从小菜到大菜。
那么,港澳与台湾的合作会对目前处于困境中的台湾中小企业带来怎样的利好呢?李非教授认为:
首先,港澳可以为台湾中小企业提供人力方面的补充。台湾的中小企业大多在人力方面有所欠缺,如果要往大陆方面的话,可以借助港澳方面的人才。毕竟港澳方面已经有相当成熟的人才和经验了。
其次,中小企业通过港澳这个平台可以抢先一步到大陆发展。因为ECFA是一步一步来开放的,但是有的东西CEPA已经有了,企业借助港澳这个平台,可以快人一步,抢占大陆的商机。
(来源:海峡之声网 2010年9月3日)
责任编辑: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