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日本对华出口突增意味着经济回暖?

    自金融危机以来,日本经济大幅恶化,衰退程度和速度超出预料。2009年,日本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同比上一年度分别减少33.1%和34.9%。而2009年12月日本出口总额的增长,尤其是对华出口的突增意味着什么?是否发出了日本经济从此走向回暖的信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经济室主任张季风研究员表示,单纯从日本出口额一个月的增长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一个月指标的增长很难反映出一年的整体情况。像2009年这样,前11个月出口总额负增长、最后一个月出现显著正增长的情况在以前也曾出现过。


  在回答这种增长势头是否会继续保持下去,从而带动日本经济总体回暖的问题时,张季风预测,在2010年日本经济回暖的可能性不大。2010年,日本很难每个月都实现向中国出口40%以上的增长率奇迹。日本出口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日本实体经济不恢复,其出口状况不大可能有显著改善。


  而日本的出口状况也和整个世界经济能否从经济危机中恢复密切相关。在中国、日本和欧美的三角贸易中,贸易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日本对中国的出口主要为技术和产品零部件,中国地区主要负责产品的组装,最后向欧美市场出售。因此在这条贸易链中,欧美国家和地区处于终极消费者的角色。如果欧美市场不能在近期从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会直接反作用于日本和中国间贸易,使中日贸易不太可能出现显著发展。


  关于日本对华出口结构,张季风表示,日本出口多以高新技术和高端产品为主。以钢铁出口为例,日本对华出口多以特殊钢、特种钢为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虽然是世界钢铁生产第一大国,但中国的钢铁生产以粗钢为主。就钢材的品质和用途来说,“中国生产的十吨粗钢也比不上日本生产的一吨特殊钢、特种钢。”


    很多人认为,来自中国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日本经济能否走出衰退。对此,张季风表示,从中国自身来看,中国国内产能过剩,中国并不需要依靠进口来拉动内需。换句话说,中国的对外需求的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显著。“我不太愿意认同中国经济的复苏对日本会有很大作用。”张季风最后总结说。

 

(来源:财新网  20100127)

 

责任编辑:叶子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