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今后中日两国贸易争端可能增多

    去年(2001年)11月21日,中国与日本就两国持续一年之久的贸易争端问题达成了共识。即日本决定不启动对从中国进口的大葱、鲜香菇和蔺草三种农产品的正式保障措施:中国方面也决定撤消对从日本进口的汽车、手持和车载无线电话、空气调节器三种商品加征100%特别关税的措施、为此,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的中日贸易争端问题得以暂时缓解。


  但是问题并未解决,今后两国在贸易上的争端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多。这是因为,虽然双方表示要建立贸易合作协调机制,通过政府和民间双重渠道加强对企业的宏观指导,通过信息沟通和协商机制,引导两国农产品种植、生产和贸易的良性发展。但是仅此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特别是不能解决今后日本对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继续采取保障措施的行为。


  原因是,去年日本对中国农产品采取保障措施的主要问题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日本经济依然困难重重、今年内也很难摆脱负增长的趋势,这将是日本战后以来首次出现的连续两年的负增长,而且预测今后日本经济即使摆脱了负增长,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也将在低水平上徘徊;日本农业的结构性问题更不可能在短期内得以解决,日本农业属于夕阳产业,主要劳动力均为老年人,如日本葱农的平均年龄已经在75岁以上,名副其实是后继无人。所以用限制中国农产品进口的办法解决不了日本农业的根本问题,而且今后它还必须通过增加进口来满足国内的需求;日本自民党的选票多来自农民,其为获得农民的选票不会改变讨好农民的一贯做法,因此在一段时期内千方百计保护农业的做法也不会变。


  对今后两国在贸易上产生的争端,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积极应对。今后日本对中国商品采取的限制措施无非是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我们的对策是,国内企业对日本的出口不要再犯相互抢市场、抢客户,低价竞销的错误,给对方以口实。对日方提出的反倾销问题,相关企业要联合起来积极应诉;积极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商品只集中在一个市场就意味着风险,要下大力量开拓海外市场;生产和加工企业也要加强市场的调查研究,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适时调整生产、运输和销售的计划,尽量减少损失;要不断扩大商品的深加工,提高商品的档次和附加值。目前对日本出口的部分农产品加工程度很低,既卖不好正好价也不利于保存,一旦发生某种变化,有些商品便会腐烂、变质,使企业遭受损失。

 

(来源:《国际经贸消息》  20020125)

 

责任编辑:叶子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