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被踩在脚下的鞋也有文化内涵?近日,鞋们总算扬眉吐气一把。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和红蜻蜓集团举办的《中国鞋履文化辞典》首发式暨中华鞋文化研讨会上,它们成了主角。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理事长徐永认为,第一部反映我国不同民族不同时期鞋履文化的大型专科辞书《中国鞋履文化辞典》的出版,标志着中国鞋业在经历了“数量时代”、“质量时代”之后,进入“文化时代”。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制鞋业的发展经历了数量时代、质量时代。随着我国加入WTO,产品竞争已转向品牌竞争,而品牌的灵魂就是文化。所以,中国制鞋业现在实质上已进入“文化时代”。徐永说,红蜻蜓集团从文化和历史的高度,在我国率先成立中华鞋文化研究中心,率先举办“中华鞋文化巡展”,又推出我国第一部《中国鞋履文化辞典》,这无疑对提高中国制鞋行业文化内涵起到了积极的表率和推动作用。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陈士能认为,经济与文化不可分割,企业发展不仅要靠规模竞争和经营管理竞争,更要靠企业文化的竞争。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创出世界名牌、推动企业发展,是十分困难的。因此要发展我国制鞋业,就必须在提高技术含量的同时,注重研究鞋文化,打好文化品牌。
中国鞋都温州市副市长冒康夫指出,鞋革业是温州的支柱产业之一,温州作为“中国鞋都”并不仅仅是工业性鞋都,更不是单一产品的鞋都,而是体现规模、质量、科技、人才、品牌、环保诸要素的、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综合性鞋都。
你知道三寸金莲的来历吗?由鞋所引出的谚语、谜语、成语、寓言、文学作品、戏剧传奇等,在《中国鞋履文化辞典》文化篇中都能找到。它由著名民俗学家叶大兵、红蜻蜓集团董事长钱金波主编,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收词目5000多条,并附图片400余张。它是我国几千年鞋文化史的缩影,也是一部注重实用的鞋业工具书,填补了我国此类工具书的空白。
(来源:新华网 20020605)
责任编辑: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