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中美物流成本比较研究(中)

一、中国物流成本分析


  由于到目前为止,我国只有基本的货物运输量和货物周转量的统计,其他物流业的相关指标均没有公开的统计资料,也没有标准的物流成本统计方法,从而使如何准确地计算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失去了科学的统计依据。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只能依据经验数据大致估计我国的物流成本。


  对于我国物流成本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目前说法不一。2001年6月,由国家经贸委会同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商务部和民航总局联合举行的现代物流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我国2000年全社会流通费用为17880亿元,约占当年GDP(89404亿元)的20%。这应当是一个具有权威性的数据。但是,流通费用并不等同于物流费用,如何确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仍需进一步研究。但至少可以表明,总物流成本不会大于社会流通费用,也就是说,我国物流成本占当年GDP的比重不会大于20%。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算的数据,我国现代物流市场的物流成本在1990年为500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14.5%;1997年为718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16.9%,而同期国际平均水平为12%(见表4),高出4.9个百分点,约2082.5亿美元。显然,增加的这笔费用将转嫁为商品价格的提高、企业利润的下降和国家税收的减少。


 


 


  从表4可以看出,1997年美国的GDP大约是中国大陆的2倍,而物流成本差距不大,这说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物流活动造成的成本开支与美国相比,所占比例很大,服务成本率较高。


  从第三方物流发展来看,第三方物流服务在中国刚刚起步,使用的比例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见表5)。大多数企业都是自己开展物流活动,拥有自己的车队和仓库,自我物流服务依然是工商企业获得物流服务的重要来源。这种“大而全”、“小而全”带来的是高成本投入和低效率回报。


 


(来源:中国流通经济  2004年第6期)


责任编辑:文雯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