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电煤开放:吹响电企扭亏冲锋号

电煤开放:吹响电企扭亏冲锋号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完善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彻底地解开了拴在煤企身上长达16年的枷锁,煤炭市场化的大门已完全打开。然而,这一消息的爆出,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意味着长期使用低价煤炭的时代彻底不复返了,煤炭价格的回归上涨,直观上,将加深煤、电两大巨头之间的利益博弈。


2010年电力企业可能出现亏损


  与煤炭市场化所不同的是,电价的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电价仍受制于政府指导,企业很难将煤炭价格的上涨通过价格传导机制转移。而随着煤炭行业的进一步整合,煤炭价格下跌具有越来越强的刚性,国内电企曾一度寻求国际煤炭来替代,但实际上,国际煤炭在进口、运输、煤质等环节问题很多,对于用惯了国内煤炭的电企来说,难以适应,而随着国际经济复苏,石油价格上涨,国际煤炭价格上涨是必然的趋势。可见,从明年形势来看,煤炭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很小,但上涨的空间很大,动力十足。今年入冬以来,电煤价格持续攀升,12月中旬,秦皇岛6000大卡电煤价格最高达到了730元/吨,较11月初上涨6.9%,较去年同期上涨了31%,但比去年最高价格低27.7%,上涨空间巨大,明年一季度电煤价格高涨的趋势仍将延续,这使明年的煤电谈判非常困难,签约价格预计高于今年的市场平均价,尽管近期发改委上调工、商企业用电2.5分/度,然而,与持续上涨的煤价相比,电价的上调显得微不足道,明年电力企业可能再次面临亏损。


煤炭市场化必然加快推动电力市场化


  此次煤价的市场化无疑将大大加深煤电企业的利益博弈,“煤盈电亏,煤强电弱”的趋势短期内不可扭转。这种发展的结果必然危害电力产业,因此,伴随煤炭的全面市场化,政府推进电力产业的市场化改革步伐也必将加快。今年在东北地区进行竞价上网试点工作以及放开20%售电市场等改革取得了显著地成效,这大大坚定了政府加大改革力度的决心。因此,2010年将是电力加快改革最显著的一年,预计,明年竞价售电试点范围将继续扩大;煤电联动下,煤价如继续上涨,不排除再次上调电价的可能;用电大户与企业直接交易、自主协商的程度将进一步增强。


签订长约合同可以暂缓窘迫


  尽管电力改革的步伐在加快,但是,短期来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煤盈电亏”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窘境,电力企业可以与煤炭企业签订长约合同,长约合同对电力企业的好处,一是在固定时间里保障了电力企业稳定有效的煤炭需求;二是减少煤炭价格频繁波动造成电企亏损面的扩大。长约合同的签订保障在固定时间里,煤炭的有效供应和煤价的稳定,有利于煤炭、电力上下游稳定的生产,对于电力企业进一步降低亏损的风险也很有利。事实上,从今年开始,中国神华、中煤能源等国内主要煤企已经开始试水5年期的长约合同。


产业结构调整将是未来电力发展趋势


  从发展角度来看,除了电价理不顺之外,电企面临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能耗的降低,碳排放量的减少。我国火力发电比例过高,占80%左右,使得电力产业成为高能耗,高污染的代表,未来随着低碳政策的实施,碳排放量的购买又将是另一座压在电企身上的大山,这将直接把电力企业逼进死胡同。


  此次政府彻底放手煤炭市场,将使我们从此进入高煤价时代,然而,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企业没有趁此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一历史机遇。如果我们还要在火力发电产业上有所图谋的话,那只能是自找死路,未来政策的导向必将是那些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电力产业的发展,政府必将加大对这些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在如何节能降耗的同时,应搭上产业结构调整这趟顺风车,加快对新能源技术开发,加快对新能源产业的投入,为未来在新能源市场的谋划打下坚实基础。此次哥本哈根会议,温总理声明,到2025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这再次宣示了政府加大治理高能耗、重污染产业的决心。留给电力企业的时间不多了。

 

责任编辑:蓝飞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