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数镇位于鄄城县南部,与牡丹区接壤。该镇6.2万人,耕地7.6万亩。该镇交通便利,临商公路南北穿过,德商高速贯穿全境,两条交通干道,为彭楼镇插上了两支腾飞的翅膀。全省唯一、全国十七家之一的国家级中药材市场——舜王城中药材市场就座落在该镇。该市场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该镇2006年中药材面积达到4万亩,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企业 家。种植、加工、流通从业人数达5万人,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中药材之乡。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本地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1、立足本地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 该镇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优势,谋划长远,大力发展中药材的种植、加工与流通。舜王城药材市场历史悠久,《濮州志》记载:“药香飘满街,遍地是柴胡”,特别是近几年,党委政府着力打造药材市场,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营造市场环境,使该市场从一农村小市变成了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商贾云集的大型药材集散地。这在我省绝无仅有,独此一家,因其品种全、规模大,被世人称为“药都”。
药材市场的壮大,带动了中药加工业,现有泰山饮片、舜生堂药业等加工、销售企业10余家,使彭楼镇经济呈现出长足发展的良好势头。
2、发挥龙头优势,带动特色产业发展。该镇立足特色产业优势,采取龙头带基地的战略。大搞种植业结构调整,依托市场和加工企业,为这些龙头提供原料,2006年中药材总面积达到40000万亩以上。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条。
3、特色产业带来了可观效益。通过发展中药材这一特色产业,该镇经济连年增长,2006年特色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占全镇生产总值的80%,实现税收870万元。占全镇工商税收的72%。
二、科学规划特色产业,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特色产业密度。
为抓好特色产业的产出率,该镇认真做了以下工作
1、科学规划特色产业布局。
该镇在舜王城药材市场周围进行科学规划,依次划出耕地40000亩,做为中药材种植专业区,该区内全部种植市场上紧俏的中草药,专业区外为分散种植区。专业区内划出30多个条块,进行中药分类种植,每条块种植一个品种,做到面积产量心中有数,能够及时满足市场需求。
2、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舜王城中药材市场是该镇药材流通的最大载体,该镇进一步加大投入,建设中药科技园。一期投资1.7亿元,建筑面积15万m2。主要建设中药材经营商品楼房、交易大厅、标准仓库、中药材检测中心、信息网络中心、电子商务网站、物流及商务代理服务系统和各种配套服务设施。二期工程涉及到成药、保健品和医疗器械批发及中药加工。核心区建成投产后,原舜王城中药材市场将整体搬迁到科技园内。一个新型的现代化中药材市场区向我们走来。药材市场的建设对民间资本的整合、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是不言而喻的。
三、健立健全公共服务机构。
1、成立了中药材市场管理委员会。由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任主任、副主任。该会由11名同志组成。全体成员吃住在市场管委会,随着领导力量的加强,市场日趋规范和完善。
2、加大药材的研发力度。
市场办对市场行情进行宏观分析,指导市场销售和全镇药材种植。在市场研发的同时,各药材加工企业,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如泰山饮片厂、舜生堂药业等企业都分别成立了研发机构,就中药材的深加工等部题进行专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上这此措施为该镇的特色经济成长,提供健康保障,同时也消除很多隐患,减少了市场风险,提供了安全保障。
(来源:山东网 20071024)
责任编辑: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