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后危机时代欧盟对华贸易攻守平衡术

是伙伴还是对手:后危机时代欧盟对华贸易攻守平衡术

 

    虽然中欧贸易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后危机时代”中国与欧盟的关系还将更复杂和更艰巨


    
 一方面,2010年欧盟外部需求若不能领先美国较大程度复苏,其作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的位置可能让位于美国;另一方面,2010年欧盟有可能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进口的加速恢复与出口的持续疲弱,使得2009年1--10月中国对欧贸易顺差大幅缩减至871亿美元,同比减少了35.3%,预期这一趋势还将延续到2010年。

 

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


    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中欧双边贸易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2009年11月份中欧贸易已实现同比与环比的同时正增长,中方对欧出口同比降幅收窄至8.0%,自欧进口同比大幅增长22.7%。而根据中国欧盟商会的预测,欧盟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中国对欧出口额将上升11.5%,欧盟委员会对2010年欧盟的经济增长预期为0.7%,据此推算,2010年中国对欧出口可实现接近10%的增长。在进出口形势双双转好的情况下,2010年中欧贸易将逐步走出萎缩阴霾,全年在企稳回升的基础上实现一定增长,但受基数效应以及2010年下半年双方经济刺激政策可能退出的影响,中欧贸易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分布。


    在中欧双边贸易逐步恢复的同时,欧盟对华投资也释放出令人鼓舞的信号。自金融危机发生后,欧盟FDI流量大幅下滑40%左右,但据商务部的统计,2009年上半年欧盟对华合同外资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仅下降了2%和2.6%,成为对华投资来源地中降幅最低的地区。进入8月份以来,欧盟对华投资同比逐月上升,至10月份已连续3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欧洲企业对华投资的逆势走强也将成为推动未来中欧贸易实现恢复性增长的重要因素。


贸易保护主义“十面埋伏”


    金融危机不仅导致欧盟经济陷入大规模衰退,更引发了失业率持续攀升、公共财政赤字激增以及成员国利益严重分化等一系列深层次矛盾,个别国家甚至面临社会秩序动荡的窘境。为了缓解内部压力,欧盟及其成员国在对外贸易方面显示出比危机前更为严重的保护主义倾向,对于其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的中国表现尤甚。


    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目前欧盟对华仍在执行的反倾销措施多达50余起,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所实施的反倾销措施就占到总数的30%以上。2009年1——9月,欧盟对华新发起6项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7.4亿美元,分别涉及中国输欧的葡萄糖酸钠、铝合金轮毂、聚酯高强力纱等产品,对户外服装、三聚氰胺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等中国出口产品,欧盟业界也正在酝酿新的贸易救济措施调查。尤其新入盟的中东欧各国,对华贸易逆差在双边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大多超过60%,一直以来要求平衡贸易差额的呼声不断,该地区一些国家2010年仍面临经济持续萎缩、失业率走高的困境,将成为欧盟推行对华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推手。


    尽管贸易摩擦数额在中欧经贸总额中占比不到1%,但频繁的贸易摩擦已成为影响中欧经贸关系和谐发展的最大障碍,更严重影响中欧双方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坚决拥护者和实践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已先后派出6批贸易投资促进团赴欧洲采购,足迹遍步欧洲各国,双方企业共签约230亿美元。2009年11月,中国再派贸易投资促进团访问塞尔维亚、法国、荷兰、爱尔兰四国,体现了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与欧盟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决心。


    然而欧盟一方仍视贸易保护主义为摆脱危机的一棵救命稻草,2009年11月,欧盟对中国与越南产皮鞋反倾销税是否延长15个月的计划展开讨论,当日参与讨论的27个成员国中,15个国家表示反对延长反倾销税的计划,10个国家支持,2个国家弃权。该项反倾销税本已预期取消,然而在12月初欧委会正式讨论通过该建议案时,一些成员国突然改变立场,最终导致欧委会做出继续对中国和越南产皮鞋征收反倾销税的决定。由此看出,欧盟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还仅限于口头呼吁,未来还须付诸更多诚意与行动。


市场准入“抱怨”


    欧盟早在2006年就发布了题为《竞争与伙伴关系:欧盟—中国贸易与投资政策》的首份对华经贸战略性文件,在欧盟看来,当时中国就已成为其贸易政策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欧盟认为在华对等的自由公平的市场准入至关重要,并从自身角度出发,对其在华市场准入与竞争问题上所遇到的一系列阻碍表示关注。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欧盟意识到中国作为全球最有潜力的新兴市场,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因此在中国欧盟商会最新公布的《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2009/2010》中,欧盟企业对在华经营所受到的一系列市场准入限制发出了更多呼声,这其中包括对持股比例、许可证申请、政府采购环节等技术性问题的质疑,也包括对立法与执法透明度、环境监管、知识产权等领域的多项诉求。欧盟企业似乎比以往更期待中国进行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改革,以期获得更多的在华经营利益。


分担”汇率压力


    自2009年3月份以来,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以及世界上其他主要货币英镑和日元相继贬值,欧元被迫独自承担升值的主要压力,兑美元已累计升值接近20%。尽管近期欧元兑美元有所回调,但美元长期走软的疲势已难改变,欧元仍面临着进一步升值的压力。据欧盟委员会预测,2010年欧元兑美元将从2009年1.39的平均汇率上升到1.48。


    欧元的过快升值对于同样依靠出口拉动经济的欧元区国家雪上加霜,也加剧了其经济复苏的负担。因此在欧元对美元继而对人民币过快升值的预期影响下,欧元区急需找到另一个大的经济体来共同承担这一压力,人民币汇率问题未来会遭受欧盟更多的责难与微词。在2009年底召开的中欧峰会上,欧元集团主席、欧洲中央银行行长与欧盟委员会经济与货币事务委员齐声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就是一个例证。


碳排放的“机会”与“陷阱”


    欧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倡导者与先行者,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TS)主导着全球碳交易市场,自运行以来其碳产品交易量与交易额一直占全球总量的3/4以上。欧盟同时也掌握着全球最先进的清洁能源技术与环保技术。


    联合国与世界银行预测,2010——2012年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平均每年可达600亿美元,2012年交易额预计将达1500亿美元,可能超过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而2010年中国可持续技术和服务市场可达到256亿欧元,其中至少有12%的可持续技术和服务将来自欧盟供给者。所有这些将给中国与欧盟在碳产品交易、可再生能源、环保设备与技术交流方面带来巨大的合作空间。


    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到,尽管世界各国已达成共识,认为“先进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是解决气候变化的最终手段”,《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也都特别强调“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先进技术,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气候变化减排的重要手段”,但长期以来,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总是出于产业竞争力的考虑,以各种借口拖延履行该项义务。


    在此次“哥本哈根会议”上,包括欧盟在内的发达国家仍然未对给予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以及能力建设方面做出具体承诺。欧盟现在还保持着对华出口高新技术领域产品和服务的限制,其中相当一部分技术与环保和清洁能源相关。


    在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措施方面,此次欧、美等发达国家也一度提出对发展中国家减排目标 “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苛刻要求,尽管草案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最终未获通过,但料想未来中国还是会承担来自欧盟这方面的诸多压力。


    早在2007年底,欧盟在一项改革现行碳排放贸易体系(ETS)的草案中就提出,从2015年起,对于来自存在碳泄露风险的国家或地区的各种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时必须满足“碳排放配额的进口要求”。现法国已在欧盟中率先宣布将于2010年1月1日起对外开征“边境碳税”,并将税率具体定为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征收17欧元,此后还将逐步递增。如果法国这一举动确实得以操作落实,并进一步扩大至欧盟整体,无疑会对中国企业未来进入欧盟市场设置更多的阻碍,对此中方应未雨绸缪,及早寻求防范对策。


后危机时代演义


    欧盟作为不断扩大的国家集团,中国与其双边经贸关系同单一国家之间相比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尤其在金融危机面前各国利益日趋分化的背景下,中国与欧盟及其成员国之间只有加深理解,彼此拿出更多诚意,付诸更多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双边经贸关系的互利、互惠与互赢,并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欧盟经济:缓慢而脆弱的复苏


   
2010年欧盟经济将经历一个艰难缓慢的复苏过程。


    虽然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欧盟及其成员国果断采取一系列大规模金融救助、扩张性财政政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产业促进政策,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扭转经济颓势。并且欧盟经济增长自2009年二、三季度开始初露曙光。但从总体来看,欧盟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依旧十分脆弱。


    首先,实体经济与依旧相对脆弱的金融部门间的循环还有可能再次出现恶化,若经济与劳动力市场状况表现弱于预期,企业破产或抵押贷款违约率将可能再次大幅增加,进而影响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修复过程并导致新的信贷紧缩,从而进一步殃及实体经济。同样,由于欧盟当前推出的金融改革计划无法确保有毒资产或坏账的完全剥离,结构脆弱的银行系统大大削弱了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


    其次,欧盟及欧元区内部不利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劳工市场状况的恶化,可能在更大程度上制约消费复苏,尤其是劳动力市场普遍存在由低工资增长预期导致的懈怠与生产效率下降的状况。投资方面,一些成员国住房市场价格的修正以及存量的增加可能强于预期,资金的高成本也成为阻碍投资活跃的另一因素。


    此外,不断走强的欧元可能会抑制出口的增长。


    从外部环境来看,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仍然困难重重,油价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可能对全球经济复苏构成威胁,欧盟一些主要的贸易伙伴过早撤除经济刺激措施,也将可能破坏经济复苏的成果。另外,由于各国失业率高企导致日益严重的社会紧张,加剧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从而阻碍了贸易与投资活动的重新活跃。


中国与欧盟不同成员国 经贸往来表现各异


   
此次金融危机给欧盟带来了历史上程度最深、时间最长和影响范围最广的经济衰退,欧盟27个成员中,除波兰外,其他26国均遭受危机重创,经济出现大幅萎缩。


    其中三类国家受冲击尤大:第一类为英国等持有高风险资产以及金融部门规模庞大的国家;第二类为德国等出口依存度较高的国家,以及匈牙利和波罗的海沿岸经常账户状况不佳的国家;第三类为爱尔兰和西班牙等房地产价格被大大高估或建筑业过度膨胀的国家。


    据欧盟统计局的最新预测,2010年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14个预期经济增长率都将高于欧盟0.7%的平均增长水平,其中包括德国、法国、奥地利在内的欧盟主要国家将率先走出衰退阴影,经济实现1.2%左右的增长,丹麦、瑞典等受危机影响较轻的北欧国家的经济增幅可接近或达到1.5%,深受危机拖累的英国在金融市场回稳和经济刺激计划的作用下预期可达到0.9%的增长,新入盟中东欧国家中的波兰与斯洛伐克更可实现1.8%和1.9%的经济增长,居欧盟各国之首。这些国家经济形势向好有助于对外需求的逐步恢复,应是中国出口企业下一步开拓欧洲市场的关注重点。


    而仍在衰退泥潭中挣扎的爱尔兰、西班牙、匈牙利以及波罗的海国家,与中国的双边经贸形势则不容乐观。如2009年1——10月中国对爱尔兰的出口同比下降了55.3%,成为中国对欧出口下降幅度最大的国家,对西班牙、波罗的海及部分中东欧国家出口降幅也超过了40%。


    同时,欧盟统计局预计2010年欧盟各成员国的出口形势好于进口,所有成员国有望实现出口正增长,主要国家德国、法国和英国的对外出口将分别增长2.6%、2.8%和1.8%,说明2010年中国自欧进口还将维持当前的加速回暖局面。但仍有8个欧盟成员国2010年的进口将维持负增长,意味着中国企业开拓上述国家市场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来源:环球财经  20100203)

 

责任编辑:小峰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