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来,宁波电业局在浙江省电力公司和宁波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科学规划,累计投资94.8亿元大规模进行电网建设,实现了电网建设“三年攻坚、消除供电瓶颈”的目标,为宁波在后经济危机时代的新一轮经济发展,构筑起了能够满足社会供电需求的电网结构。
“瓶颈”之痛
宁波是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之一。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宁波经济在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下,凭借地理优势和宁波传统的商业优势,对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内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一大批外向型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使全市经济发展驶入持续高速增长的“快车道”。
2003年下半年出现的历时2年的全国电源性缺电,给宁波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当年夏峰最高用电缺口达60万千瓦,重新启动有序用电方案,“停二开一”的供电状况,导致当地很多民营企业外迁至附近电力富裕的江苏、江西等省寻求发展。2006年,随着全国电源性缺电的缓解,宁波电网却因自身的网络结构问题出现供电“瓶颈”,仍无法缓解外资集中和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余慈、北仑、鄞州片区供电紧张现象。以慈溪供电局2006年供电统计数据为例,当年全市实行“有序用电”共拉限电56876条次,少供电量达69159.18万千瓦时。
用电紧张是当时困扰宁波电业局和各级政府的切肤之“痛”。科学规划电网结构、加快电网建设、保障宁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地方政府和供电企业的一个共识。
三年攻坚策略
造成宁波当年电网网络结构性缺电的原因是:缺乏科学规划,造成电网规划建设与城乡规划建设不同步,加之受制国家土地宏观政策调控下的项目征地难、电网工程建设前期政策处理难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电网建设滞后于地方经济发展。
宁波电业局在编制“十一五”宁波电网发展规划时意识到:一要靠政府全力支持;二要靠超前科学规划;三要靠全局上下共同拼博。电网建设仅靠供电企业一家单枪匹马来规划,无法实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必需获得政府的理解和支持,电网的规划必须与城乡发展规划无缝衔接。为此,宁波电业局通过多次书面汇报,向市府主管领导当面汇报等形式,直叙电网建设与发展对宁波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引起了宁波市委、市府主要领导的重视。2006年8月宁波市以甬政办发[2006]89号文件的形式,成立了宁波市电网建设领导小组,并出台了《宁波市电网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
2007年,宁波市政府组织各县、区政府及相关委局等部门,召开了全市首次电网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了要用3年时间,基本消除供电“瓶颈”的目标,并把电网建设责任制列入了各级政府政绩考核之中,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电网建设责任状;提出电网建设“五个优先”原则和属地政府责任管理原则,要求当年电网建设实现“三个五百”(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开工建设500万千伏安,县城投产500万千伏安,规划建设500万千伏安)目标。
中长期发展规划
2008年,市政府在第二次全市电网建设工作会议上,继续提出“747”(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开工建设700万千伏安,县城投产400万千伏安,规划建设700万千伏安)电网建设目标后,宁波电业局根据宁波经济发展的特点,重新修编了《宁波城市电网2008——2012年发展规划及远景展望》,市政府常务工作会议一致通过这一发展规划,以政府法律的形式为宁波电网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规划制订的保障基础。
在电网建设形成良好氛围之下,宁波电业局制订了“在建一批,投运一批,储备一批”的电网科学发展规划。经过连续3年的攻坚之战,宁波电网各级电压的变电能力和输电线路,均比“十五”期末翻了,番还多。随着供电网络“瓶颈”的基本消除,2009年宁波国民生产总值还是创下了4214.6亿元,同比增幅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为8.6%;宁波全社会用电量达到了400.25亿千瓦时。
政府效能
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电网建设责任,为宁波电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科学制订打下子基础。宁波电业局积极为城市规划部门做好参谋,把中长期电网发展规划有机融入了宁波城乡发展规划之中。
2008年,北仑开发区梅山岛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内第五个保税区后,宁波电业局在参与保税区规划设计时,根据海岛电源进线跨海距离过大,又易遭台风袭击的特点,建议在建造连岛大桥时预留220千伏电缆入岛通道。大桥设计单位认为桥上留超高压电缆通道没有经验,宁波电业局有关人员陪同大桥设计部门技术人员和管委会负责人,去上海实地考察黄浦江跨江大桥上的电缆通道后,大桥设计单位修改了设计方案,预留了220千伏电缆进线通道。
宁波是华东电网骨干发电基地之一,境内现有北仑、宁海、乌沙山等大型火力发电厂,总装机达1422.572万千瓦。但宁波市并不能“近水楼台先得电”,却要担负这些大型电厂的送出建设任务。北仑区政府为能保证北仑电厂各期送出,多次以政府补贴形式支援输电线路建设。
在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的电网规划原则指导下,宁波电业局在电网建设中成效显著,同时也在各级政府部门及社会上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宁波经济要想可持续发展,电网建设必须坚强。如今,宁波的电网建设已渐入一个良性循环时期,利用有利的外部环境,进一步实行电网建设的科学发展规划,数年时间内,宁波将建成一个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的坚强电网。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0年第08期)
责任编辑: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