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加强进口铁矿石监管势在必行

    近几年,我国进口铁矿石逐年增长,占铁矿石供应总量的比例越来越高,对国民经济已产生一定影响。据钢铁工业协会和海关统计,2009 年,我国共生产钢材69243.72 万吨,同比增长18.50%;生产铁矿石88017.14 万吨,同比增长8.92%,进口铁矿石62778万吨,同比增长41.6%。从铁矿石市场状况、进口贸易状况和进口铁矿石质量状况来看,加强监管对保障铁矿石安全供应意义重大,很有必要。


    一、铁矿石市场状况


    (一)供求状况


    2009年,随着宏观经济逐渐复苏,国家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刺激汽车消费、实行家电下乡等经济刺激政策,进一步拉动了钢铁需求,钢铁产能逐步释放,钢企生产对铁矿石需求旺盛,带动了铁矿石供应增加。


    国产矿方面,危机爆发初期,国内钢铁大幅减产,铁矿石需求因此出现下降, 加之低价进口现货矿的冲击,国产矿在2008 年底至2009 年初曾出现大量停产、减产现象。但随着国内钢铁业生产的恢复和快速增长,国产矿生产也得到了较快恢复。全年国产矿供应量整体呈增长态势。据钢协统计,2009 年我国共生产铁矿石88017.14 万吨,较上年增长8.93%。分季度产量情况看,1 季度为16671.62 万吨、2 季度为21320.31 万吨、3 季度为23868.26 万吨、4 季度为26156.95 万吨,产量逐季递增。12 月份国产矿产量增长至8824.82 万吨,创下历史新高。探矿工作亦成果丰富,在本溪市桥头镇大台沟发现目前亚洲最大铁矿,其探明铁矿石储量超过30 亿吨, 铁矿石品位在25%到62%之间;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马城新近探明铁矿资源储量达10.44 亿吨,矿石平均品位35%。


    进口矿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季度全国铁矿石进口量比2008年同期呈现下滑趋势。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逐渐回暖和铁矿涨价的预期,中小钢铁企业和国内铁矿石贸易商通过现货市场大量购买铁矿石,抢占市场,促使二季度进口量迅速反弹。据海关统计,3 月至9 月是铁矿石进口的高峰时期,9 月铁矿石进口量创下年内最高,为6455 万吨。进口铁矿石大量存放于港口长期存储,加之受国内整体运力相对不足等因素制约,造成全国沿海各港口铁矿石普遍压港。此后,由于铁矿石价格上涨抑制了进口需求,10 月铁矿石进口量大幅回落至4547 万吨,但11 月、12 月进口量再次逐月递增,12 月我国进口铁矿石6216 万吨,为年内次高单月进口量。


    2010年,在钢市回暖的作用下,我国钢铁产量逐月升高,全年粗钢产量有望达到6.3亿吨左右,铁矿石进口需求随之明显增长。海关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5901万吨,环比增长963万吨,同比增长13.3%;一季度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15503万吨,同比增长18%。


    (二)价格状况


    2009年,我国铁矿石价格呈波动上行趋势,进口铁矿石海运费亦水涨船高。据中经网发布信息,2009 年,国产矿和进口矿全年价格走势基本一致,年内出现两轮大幅波动行情。年初铁矿石需求低迷,矿价因此大幅下跌,直至4 月末触底。之后,国内钢铁需求的快速增长推动了矿价震荡上扬,国产矿、进口矿价格先后在8 月上旬和下旬达到年内最高点,品位66%的国产铁精矿最高价格至920 元/吨,进口现货矿最高价至870 元/吨。后来价格有所波动,进入4 季度后,铁矿石价格再次进入平稳上行通道。截至年末,品位66%的国产铁矿石价格再次达到920 元/吨,而进口现货矿价格也回升至810 元/吨。


    随着铁矿石海运需求的增长,以及阶段性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铁矿石海运费从年初的相对历史地位持续波动上行,在年中(6 月中旬)冲高后回落,9 月底该轮下跌行情触底回升,11 月中旬海运费达到年内最高点,当时巴西矿和澳大利亚矿海运费分别上升至44.9 美元/吨和20.71 美元/吨。11 月下旬之后海运费再次快速向下调整,截至2009 年末,巴西矿和澳大利亚矿海运费回落至27.2 美元/吨和11.1 美元/吨,较此前的年内最高位分别下降了17.7 美元/吨和9.61 美元/吨,降幅分别为39.4%和46.4%;与年初相比,分别上涨了18.10 美元/吨和5.44 美元/吨,大幅增长198.9%和96.1%。受铁矿石海运费上涨的影响,波罗的海综合运费指数(BDI 指数)也从年初的773 点提高至年底的3005 点,上升了42.09%。


    总体来看,2009 年全年铁矿石价格、铁矿石海运费呈震荡上升态势,其价格上涨为钢材价格上行提供了支撑,但也使钢铁企业生产成本增加,降低了企业盈利空间。 2010年一季度,铁矿石需求增长明显,推动了矿石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二、铁矿石进口贸易状况


    (一)贸易格局基本稳定,方式趋于多样化


    由于铁矿石资源持续紧张,许多国内企业开始迈出多元化步伐,更多中小矿山、贸易商、非产矿的国家参与到铁矿贸易中。但总体来看,全国进口铁矿数量居前三位的供货国仍是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三个国家,主要供货商为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力拓三大矿业公司,供货略显集中,用货趋于分散,总体贸易格局基本稳定。


    从贸易方式来看,长期以来,我国进口铁矿的贸易方式一直以钢厂直购和通过中间贸易商购买两种贸易方式为主。国内部分大型钢铁企业均与国外铁矿石供应商订有长期供货协议,中国钢铁企业从国外供货商直购的长期协议矿占整个进口铁矿石贸易的一半以上。一部分中小钢厂特别是大部分小钢铁企业则采用委托贸易商代理进口铁矿。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大型钢企加快了拓展海外矿产资源的步伐,合作开发、加大海外矿产权益投资成为武钢等企业进口铁矿石的主要渠道。如武钢与澳大利亚WPG 公司合作开发南澳中部Hawk Nest 矿区,与澳大利亚CXM 公司共同开发南澳埃尔半岛中部和南部铁矿项目,购买了巴西投资集团EBX 公司旗下的MMX 公司部分股权,对加拿大铁矿公司CLM进行2.4 亿美元的战略投资,成为CLM 上市公司的最大股东,获得Bloom Lake 项目25%的股权及50%的产品。鞍钢、包钢、重钢等钢企也都注资海外,认购了海外矿企部分股权。


    (二)进口依存度越来越高,进口秩序混乱


    2009年,我国进口铁矿石占铁矿石供应总量的比例已达41.63%,对国家经济安全已产生一定影响。但同期我国铁矿石进口企业的集中度却不升反降。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有铁矿石进口记录的企业共235家,其中进口量前20位企业合计进口铁矿石2.9亿吨,占当年我国铁矿石进口总量的46.5%,比重下降5.6个百分点。随着进口量的增长和集中度的下降,进口秩序有些混乱。一方面,个别钢企从一已利益出发,在我国钢企与三大巨头铁矿石价格谈判斡旋未果的情况下,暗渡陈仓,私下与矿业巨头进行接触,答应90%至100%的涨幅,扰乱了市场秩序。更多的企业不得不跟进,使铁矿石进口乱局愈演愈烈。另一方面,个别国外矿业巨头为了掌握市场定价权,不惜以身犯法,采用不正当手段窃取价格谈判关键期我国钢企内部信息以及钢协会议内容。以力拓案为例,力拓中国代表处的胡士泰四人组对我国相关企业给予稳定的优质货源、相较现货更加便宜的长期协议价格,我国相关企业则以现金、银行卡、铁矿石谈判相关信息作为回报。通过这一利益链,力拓几乎能够做到,在中国钢铁业秘密会议的第二天,就能够拿到会议的内容,从而在价格谈判中掌握主动权。根据此案公诉人的测算,中国钢铁企业因此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其中,首钢国贸公司、莱钢国贸公司等20余家单位,多支出预付款10.18亿元,仅2009年下半年利息损失,达1170.30万元。


    (三)进口铁矿石质量状况堪忧,我国企业利益蒙受损失


    从检验检疫机构方面掌握情况来看,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铁矿石品质强制性标准,到货检验只能依据双方签订的合同。部分钢铁企业为争抢货源,忽视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国内不少贸易商和中小钢厂的合同条款中,签订的检验指标只有典型值,没有保证值,甚至不作品质方面的要求,不利于保障收货方的利益。据了解,多数海运口岸的进口铁矿石检验不合格率在43%——80%之间。检验检疫机构在检验监管过程中发现,“装港短量”、“以水充矿”、“粉块夹杂”、“以废充矿”、“以次充好”、“有害元素含量超常”和“夹带杂物现象”等涉及安环卫和欺诈性方面的行为仍时有出现。其中,品质不合格情况主要集中在铁含量、水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等杂质含量和粒度不符合合同要求。一是铁含量下降。如印度铁矿的铁含量,2003年前多超过65%,目前一般在60%到62%之间,60%以下矿种逐渐增加,且品质波动大;巴西、澳大利亚、南非的铁矿虽然品质较稳定,但品位下降趋势明显。二是明水现象严重。在山东、宁波、天津和江苏等口岸进口铁矿中多次检出大量明水,主要是来自巴西的粉铁矿,也发现于来自印度、加拿大、秘鲁、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铁矿,“以水充矿”现象非常严重。三是杂质元素含量偏高。如2009年宁波口岸杂质元素含量不合格103批,主要是秘鲁矿的硫、二氧化硅含量、印度矿二氧化硅含量和乌克兰矿二氧化硫含量。四是粒度偏差大。粉矿中混有大块原生矿,或者块矿中含粉量过高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价格谈判举步维艰,三大巨头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


    危机爆发后的2008 年末,全球钢铁需求大幅萎缩,钢材价格暴跌,钢铁企业经营遭受重大创伤,而高额的铁矿石长协价更是令企业经营雪上加霜。鉴于此情况,2009 年谈判伊始,长协价降价预期在全球钢铁企业及矿商中便形成了普遍共识。但由于供需双方在价格降幅上存在分歧,2009 年铁矿石谈判异常艰难。在年初价格下行时期,铁矿石供应商迟迟不愿接受需方的降幅要求,等待市场的反弹。随着我国经济较早复苏,钢铁生产快速增长,进口现货矿价格上涨,谈判优势进一步向掌握话语权的供应商一方倾斜,我方谈判更加被动。最终,在年度谈判期限内,我国未能与全球三大铁矿石巨头中的任何一家达成谈判协议。2010年铁矿石长期协议价的起算日(4月1日)已过,而我国与三大巨头之间就铁矿石长协价迟迟未能达成统一意见。鉴于目前铁矿石定价周期由“长”变“短”以及向现货市场贴近的趋势显露无遗,三大巨头开始推行季度定价、指数定价模式,而一些咨询机构看到铁矿石现货市场带来的“商机”,也开始推出一系列的铁矿石指数,国际金融大鳄更是开始着手开发铁矿石掉期交易、指数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围绕铁矿石产生的新的金融链条已经逐渐清晰。从长远来看,提升我国铁矿石谈判话语权,还需进一步提高自给率,并采取多条措施整顿铁矿石进口秩序。


    三、加强进口铁矿石监管的建议


    (一)加强海外投资政策引导,保障铁矿石安全供应


    促进贸易方式多样化,加强境外开发配套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海外投资金融管理,建立海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和开发基金,进口铁矿石的市场缓冲资金,以管理价格风险。鼓励有实力的矿山企业到国外从事矿业活动,鼓励国内铁矿生产者组织大型矿业公司到海外进行风险勘探或购买国外矿山的股份,并对海外分成铁矿石的进口免除关税,以不断加大开发利用海外资源的力度,从而逐步建立起稳定的海外供矿基地,确保资源的安全、可靠供给。


    (二)加强进口铁矿石市场监管,保障国家利益


    一是切实改进铁矿石进口资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钢协作用,协调贸易商、代理商、大小钢企之间的关系,形成统一对外、总量控制、选优汰劣的应对格局。二是推动产业重组,通过政策引导,促进适度集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市场结构,增强我国钢企的整体竞争力。三是促进国际合作,发挥世界钢协等国际组织作用,加强国际联盟,协调各国监管组织对铁矿石市场进行检查,对三巨头的垄断市场行为进行调查,维护各国钢企合法权益。


    (三)加强进口铁矿石质量监管,维护企业权益


    一是尽快研究制定针对铁矿明水的检验监管新办法,探索明水铁矿取样新工艺,加强检测方法研究,制定明水铁矿评价性标准,从法规和标准层面遏止铁矿明水现象的发生。二是加强进口铁矿石检测数据统计与分析,定期发布质量报告,为铁矿石进口贸易谈判及宏观政策调控提供全面、详实、准确的质量数据支持,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权益。三是探索对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品种的进口铁矿进行风险分析,发布预警信息,根据风险评级实施分类管理,提高检验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近几年,我国进口铁矿石逐年增长,占铁矿石供应总量的比例越来越高,对国民经济已产生一定影响。据钢铁工业协会和海关统计,2009 年,我国共生产钢材69243.72 万吨,同比增长18.50%;生产铁矿石88017.14 万吨,同比增长8.92%,进口铁矿石62778万吨,同比增长41.6%。从铁矿石市场状况、进口贸易状况和进口铁矿石质量状况来看,加强监管对保障铁矿石安全供应意义重大,很有必要。

 

(来源:毕业论文网   20101005)

 

责任编辑:小峰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