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锦州谋建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 ”“喜迎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这几天,在锦州老城区的几处过街天桥上,一幅幅巨型标语鲜红入眼,令人振奋! 6月27日,锦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即将召开。“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成为全市广大党员和与会代表关注度最高的话题。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站在新起点的锦州,爆发出更加激昂的动力,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锦州先后获得国家级开发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多个“国字号”招牌,全市干部群众激发出时不我待的发展激情,沿海经济、县域经济、城区经济互动发展走向纵深,呈现合围发力态势。天时、地利、人和!锦州奔跑在路上!

    合围发力“沿海第二”

    “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 ”从当初青涩地说出自己是 “滨海城市”,到如今自信地吹响如此嘹亮的号角,完成由婉约到豪放的嬗变,锦州用了5年。对于即将召开的锦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这是令人振奋的新目标,更是加速挺进的新旗帜。

    今天的锦州,不仅拥有国家级开发区,还被认定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获批筹办2013年世园会,让人们对锦州的未来充满期待。以大连为标杆,奋力把锦州建设成为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是锦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自我加压,面对未来、面向大海提出的更高要求。用市委书记王文权的话说,这是“大势所趋,必须如此;能力所及,理应做到”。

    转身向海的锦州,正在努力实现从区位型中心城市向经济型中心城市、传统型工业城市向新型工业城市、中等实力型城市向全省经济大市的一系列升级转型。转方式和重民生既是这座城市向上行进的轨迹,也是轨迹指向的一个个关键节点。

    以锦州为中心的辽西一小时城市群已经形成,锦州港吞吐量逐年大幅攀升。今年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交通项目建设又掀高潮,锦赤铁路、锦州港龙栖湾港区等超亿元项目20多个正加紧推进,锦州辽西区位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愈加凸显。为提高大项目承载能力,锦州今年还全速推进滨海新区、龙栖湾新区等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超亿元项目达到53个,总投资362亿元。

    “十一五”时期,特别是近3年来的向海发展为锦州合围发力 “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打下坚实基础。龙栖湾新区240万吨差别化纤维项目、240万吨PTA项目等稳步推进,博阳光伏、佑华硅材料等10多个新能源大项目将有力加快锦州建设千亿光伏产业基地的脚步,全面开工的亿隆国际广场、国际汽配城等商贸流通项目,将进一步夯实锦州建设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的底气和实力。

    全市以光伏、汽车零部件、精细化工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5年前的34%提高到现在的45%以上;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的天数由2005年的80%提高到90%;跻身全国最稳定城市行列。

    锦州正以世园会为重要契机,科学规划,狠抓环境建设,集中全力抓开放、抓项目,认真抓好各项民生工程,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沿海经济“五大板块”齐头并进

    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波涛澎湃的锦州湾,沿着105公里的海岸线纵深延展,370多平方公里的沿海经济带处处是加快发展的热潮。锦州港、开发区、龙栖湾新区、大有经济区、建业经济区五大板块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齐头并进、加快崛起,大开发大开放的格局全面拉开。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锦州沿海经济带实现大发展、快发展的关键所在,锦州面向沿海,适度超前建设公路、铁路、机场、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等公用设施,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为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创造良好环境。

    去年,锦州港完成港建投资21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港口吞吐量达到6006万吨。与大连港成功合作,为锦州港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日益成为环渤海重要的区域性、多功能集装箱基本港和油品、矿产、粮食等大宗散货集散中心。按照“一港双区”的总体布局,锦州港将继续完善笔架山港区功能,推进龙栖湾港区建设。

    拥有百公里海岸线的锦州,有着如诗如画般美丽的海景。决不能因为发展经济,污染了海滨,伤害了美景。锦州市科学谋划,参照地势合理规划出海参养殖区域,招商健康食品产业,开发海参肽、海参胶囊、海参冲剂等系列高科技产品,培育健康食品产业集群;延长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条,在赴温州等地的招商中推出了“汽车零部件产业”主题生态招商。

    根据自身产业结构发展特点,锦州在天津、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等地,分别推出光伏、精细化工、物流、电力电器和健康食品等主题生态招商。生态招商降低了招商企业的配套成本,帮助这些企业逐渐成长为上下游纵向耦合、废物尽可能利用、原料互供、资源集约的产业生态集群。

    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及电动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石油化工、新材料、清洁能源等产业,构建临港工业区、港口贸易区、高档生活区和旅游观光区。到2015年,这里将建成一座生态型中等海滨城市。美丽的龙栖湾新区将于2013年迎来世界园林博览会。规划面积125平方公里的大有经济区实现了起步区 “七通一平”,中冶京诚标准厂房、科诚电阻器、光华航模发动机等项目全面推进。建业经济区规划和航空物流城规划初步完成,锦州湾机场选址获国家批准。围绕锦州湾机场建设,建业经济区将被打造成一座航空物流城,建设成为具有高端产业聚集功能的新经济增长高地。

    县域经济“双增升位”首轮告捷

    “县域兴,则锦州兴。 ”“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 ”2008年起,锦州市启动并实施了首轮县域经济“双增升位”发展目标,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双增”即实现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升位”就是提升两项指标在全省排名的位次。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关键是干部,核心是项目,要害是环境。为此,锦州市各级领导干部紧紧咬住“双增升位”目标不放松,增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评价和奖惩激励机制,形成强大的县域经济发展氛围,创造服务县域经济的政策支持,优化产业布局,培植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园区发展,突出项目建设,加快县域经济的升级转型。

    从经济短板到全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从缺乏特点到主导产业明晰的集群发展,从在全省排名靠后到位次大步前移,锦州3年时间圆满完成县域经济第一轮 “双增升位”任务。

    目前,锦州市第二轮县域经济“双增升位”行动已经扎实起步。锦州市继续坚持以大力发展新兴工业、扩大有效投入作为抓手,以“大上项目”和“上大项目”作为突破口,注重形成集群式发展,在提质中求速,在竞争中争位。

    黑山县在庞河产业园区确立了机电产品行业为主导产业;围绕建设“中国工业炉产业基地”,北镇市在沟帮子开发区铁南工业园区、广宁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和5个乡镇工业小区确立了以工业炉及配套、汽车零部件、石油化工、纸塑包装、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旅游为主导产业;凌海市在大有经济区、建业经济区确立了塑料和注塑机械加工等为主导产业;义县在七里河和凌北工业园区确立了电力电器、健康食品和凌北化工等为主导产业。到2013年,锦州4县(市)至少各拥有一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黑山、北镇、义县在全省排名力争进入前30位,凌海力争进入全国百强县。

    今年前5个月,4县(市)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4.0%,快于全市7.5个百分点,其中除黑山增长16.5%外,北镇、凌海、义县增幅均超过25%;4县(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5亿元,同比增长32.6%;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55.1亿元,同比增长34.8%;4县(市)共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70.9%,快于全市27.1个百分点,其中北镇增幅最高,达89.6%,凌海、黑山、义县增幅均超过50%。

    城区经济面向大海构筑高地

    渤海大道的开通让海风吹进古老的锦州城,再加上滨海大道和龙栖湾大道的相继开通,铺就了未来锦州的“铁三角”交通网络,老城区与一港四区五大板块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等要素紧密相联。滨海新锦州框架凸显,城区的新拓展不仅获得了宝贵的空间,还盘活了原本沉寂的土地等资源,中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

    去年3月,锦州市召开了第一次以“城区经济”命名的专题会议,对城区经济定位及实现新崛起作出战略部署。通过转变城区发展机制,各城区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在发展中释放出巨大潜力。列入省考核的凌河、古塔、太和三城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平均实际利用外资、平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名列全省前茅。以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环保模范城市为重点,正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锦州,将显现出更具现代都市气派、渤海名城韵味的崭新形象。

    城市南扩将大海一下子拉到锦州人的眼前,拉到锦州人的生活中,为扩大整个城市的开放水平,全面提升城区外向型经济层次,锦州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通过有序置换工业用地,推进商业地产发展,积极发展新型业态的商贸服务业、旅游业以及科技、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仅去年,锦州城区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服务业项目就达45个,总投资261.8亿元,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

    以项目建设为依托,锦州各城区服务业聚集区建设稳步推进。凌河区重点培育以辽西小商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商贸物流聚集区,以中央大街为核心的现代商贸聚集区;古塔区着力打造以大润发超市、古塔公园、人民街为核心的商贸餐饮文化旅游聚集区,以广厦电子市场、锦华电子市场、名众电脑城及和平路电子通讯一条街为主的电子科技聚集区;太和区侧重建设以南郡天下、吉祥商业街等项目为核心的服务业核心聚集区;另外,松山新区的凌西服务业聚集区和开发区的笔架山风景区聚集区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锦州市充分发挥新老城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调整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城区经济稳步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今年前5个月,锦州城区共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7亿元,同比增长16.0%,其中开发区增速达29.0%;城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3亿元,同比增长32.5%;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7.1亿元,增长144.9%;城区共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33.7%。其中,凌河区、开发区和松山新区增长在30%以上,龙栖湾新区增长近2倍。

 

(来源:中国网  20110623)

 

责任编辑:桃子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