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市民普遍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
201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强化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深化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在生活中,有哪些食品安全问题最受老百姓关注?食品安全监管到底是怎么样的流程?市民对食品安全还有怎样的期待?
2011年15日下午,两会上的部分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走进十亩园社区,就食品安全问题与居民代表面对面交流,代表和委员们表示将把市民的心声带到两会上。
对话嘉宾
毕宏生 省人大代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
邢介平 省人大代表、济南趵突泉酿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田亮光 省政协委员、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院长
邓相超 省政协委员、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何建梅 十亩园社区党总支书记
周维新、李传香、张春波、吴兖赵、毕伟、杨德英、王芳莲、徐萍等居民代表
对话时间:2月15日
对话地点:历下区解放路街道办事处十亩园社区居委会
主持人:李丽
专题采写:记者 卢玉林 吉祥 李丽
专题摄影:记者 徐延春
吃肉害怕瘦肉精,喝牛奶害怕三聚氰胺,上饭店担心地沟油,最近又传出大米含镉超标致癌……
2011年2月15日社区对话现场,当主持人说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在场的市民代表谁都能说出几个近年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事件。
“老百姓非常关注食品安全,原因之一是食品安全事件经常发生。”省政协委员、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院长田亮光说,市民关心是因为市民很担心,而且大家都不明白,食品安全到底该由谁来保障。
从田间到餐桌,多个部门在管食品安全
“其实,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是分段监管,从地里的粮食变成最终到嘴里吃到的东西,不是一个部门全都监管得了的。”田亮光介绍,整个食品安全监管是一个链条,从农田到企业、销售直至最后走上居民餐桌,有好几个部门共同监管。
田亮光以一位母亲从超市里买到的婴儿土豆泥为例,首先,农田里种的土豆合格不合格,是否安全,要由农业部门来进行监管和检测;当土豆从地里被运输到食品加工企业以后,就要由质监部门负责它的安全;当一盒加工好的土豆泥摆到超市里的时候,它的安全由工商部门来保障;如果这盒土豆泥到了饭店里的餐桌上,则要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来监管。
也就是说,食品安全至少有四个部门监管。蔬菜、粮食等初级农产品由农业部门监管;从初级农产品到企业的加工环节属于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对企业的营业执照、加工条件进行监管;从加工企业到超市或市场这一流通环节属于工商部门监管;餐饮的卫生属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
“监管部门多了,最大的问题是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也会造成责任不落实。”田亮光介绍,在德国只有一个部门在管食品安全,从土壤到灌溉的水最终到餐桌,全面掌控。
田亮光说,目前食品安全事件主要发生在两头:初级农产品和餐饮环节。初级农产品因为量大面广,对农民使用农药的控制非常难,光靠监管很难完成,而发生在餐饮环节的食品安全事件,主要是一些饭店、餐馆缺乏责任心,“地沟油的使用就是一个例子。”
一些食品没有具体国家标准,监管难度很大
地沟油是用过的油提炼出的,这个怎么检测?还有用各种化学添加剂兑出来的火锅底料也能检测出来吗?15日对话现场,十亩园社区的不少居民代表都对这些问题感兴趣。
“如果没有标准,基本上没法检测。”田亮光说,在技术层面,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可以对火锅底料进行检测,但是因为没有国家标准,就不知道火锅底料里面应该含有什么成分,也就无法检测出什么是标准的火锅底料,哪些是不符合标准的火锅底料。
“国家标准的制定相对滞后,关于火锅底料现在只有一个草案,尚未正式出台。”田亮光说,今年3月份,我省多个主管部门将重点对饭店、餐馆的火锅底料使用情况进行检测,目前监管的难度主要在于“火锅底料里应该有什么,没有什么”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国家标准。
对于另一备受关注的地沟油事件,田亮光表示,针对地沟油的检测难度同样很大,而问题也是出在国家标准的滞后上。“凭哪几个指标认定它是地沟油,到底用什么检验,也是没有标准。”
我省引入风险检测机制,定期到市场上采样
既然国家标准还有很多空白,那么怎样才能规避这种食品安全风险,提前进行预警呢?
田亮光透露,为了改进检验方式,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成立了山东省食品安全风险检测中心。中心的主要目的就是检验食品中标准规定以外的指标,防止不道德企业做出危害食品安全的事件。“这也是经过这么多食品安全事件后得到的教训。”田亮光说,中心对标准里没有规定的指标照检,检测出来发现确实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件,会立即向有关主管部门上报风险,“我们的要求是一发现就上报,耽误在谁手里谁负责。”
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专门拨出风险检测专款,从菜市场、企业购买了大量的样品,按照检测计划定期检测。“有按月检测,也有按季度进行的检测。”田亮光说,中心会根据不同的节点确定重点检测的内容,元宵节时重点检测元宵,儿童节时重点检测儿童食品,中秋节时重点检测月饼,“发现疑点问题及时上报,上级会启动应急预案。”
2011年3月1日起乳企换证,乳制品的检验更严格
“从2011年3月1日起,乳制品生产企业将实行非常严格的生产许可证发放制度。”田亮光说,根据新规,省内现有的80多家乳制品生产企业可能只有少数能达标,剩余企业将面临关门危险,“以后从这些企业出来的乳制品将会是非常安全的。”
田亮光解释,这也是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家为整治乳制品市场出台的重要措施。“对乳制品生产企业来说,意味着从生产到出厂都将有更加严格的检验。”田亮光说,为防止类似三聚氰胺的乳制品安全事件再次发生,“出厂的每一批乳制品都将进行三聚氰胺、微生物、农药残留等多项检测。”
(来源:大众网—生活日报 20110216)
责任编辑: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