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吉林市现代流通业及物流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吉林市现代流通业及物流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一、“十五”期间全市商业流通业及物流业基本情况
 
“十五”期间,我市人均消费总量快速增长、消费质量有所提高、消费结构明显改善,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665.3亿元,比“九五”前3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390.8亿元增长70.2%。县及县以下零售额累计123.4亿元,比“九五”前3年县及县以下零售额的65.5亿元增长88.4%;商业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国有商业企业改制加快、多种所有制商业快速发展。“十五”期间,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实现665.3亿元,占全市GDP42.5%,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97.7%,商业已成为我市第三产业发展之首。
 
二、“十一五”期间全市流通业及物流发展指导思想、总体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并为今后十年更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不失时机抓住战略机遇期,全力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实现我市经济战略地位历史复兴的重要时期。我市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商业流通业工作,努力把我市流通业建立成为新型商业、先进文化、法制诚信“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大市场、大商业、大流通。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始终把商业流通业作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战略,充分利用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坚持开放的发展观,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在积极做好传统百货的同时,大力推进商业流通业的现代化步伐,扩大商业流通业的市场份额,努力拓展发展空间,完善流通业现代化的制度保障,构建开放型商业流通业的新格局。
 
(二)总体目标
 
到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零售品总额497亿元人民币;年均递增15%。
 
(三)发展重点
 
1、建立以消费品、生产资料、农产品及居民生活服务市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商品市场体系。根据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制定商品市场发展规划,明确建设重点,加强对投资方向的引导,促进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协调发展。
 
2、推进以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体系的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及大型连锁企业集团,扶持中小流通企业,有序推进流通业扩大开放,进一步扩大流通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引进、消化、吸收和嫁接国际先进的商品流通模式、经营理念和营销方式,并结合我市商业实情,开发创新,实现商品市场的交易规则、交易方式和交易手段与国际市场接轨,不断提高我市流通业的国际化水平。
 
3、建立监测准确,反应敏捷,调控及时的市场运行监测调控体系,进一步改善我市流通业发展的环境。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力度。
 
4、建立以反对垄断和促进市场充分竞争为核心,内外贸统一的市场流通法律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商业欺诈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发展目标
 
站在吉林市全局看,发展商业流通业,应该把改造传统流通业、提升商业服务层次和技术含量,发展流通业现代化作为提高我市国际竞争力,促进就业和经济平衡增长的战略任务来抓。特别是要把现代流通业的发展纳入吉林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之中,按照“五区一线”的格局,划定明确的商业功能分区,在吉林市东、南、中、西、北分别形成五个各具特色的城市商业聚集区,打造功能更完备、更具现代感的现代化商业流通业。
 
五区一线是:
 
1、结合河南街改造,建设以引进适合城市白领、高层商务人士消费的名牌专卖店和个性化消费业态为重点,带动餐饮、文化、休闲产业投资,形成以市政府、区政府为中心的政治、文化、购物为特色的河南街高档商业区。
 
2、建设以重庆路为中心的具有传统市井文化特色和以大福源、国贸为代表的现代商业特色的东市场商业区。
 
3、建设以长春路、松江西路为中心的、充分利用五星大厦等周边丰富的楼宇资源较集中、办公条件相对较好的优势,吸引大公司、大企业和高层次服务业投资入驻的中央商务区为目标的临江门商业区。
 
4、建设以吉林大街江南段、华联吉买盛为中心的借助周边高校集中的优势,依托世纪广场、世纪饭店带动周边高档餐饮、休闲和高档公寓消费的江南商业区。
 
5、建设以苏州路为中心的、充分发挥龙潭化工整体环境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一批特色产业在龙潭区设立办公机构、研发中心和商贸中心,形成研工贸一体的龙潭商业区。
 
6、建设以松江中路为依托的风景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商务线。
 
到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97亿元,平均递增15%,其中: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39.9亿元,平均递增17.5%。
 
“十一五”末期,至少使进驻我市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5家,引进餐饮、五星级宾馆3家,引进跨国连锁集团5—8家,促成大型商业企业集团上市1—2家。
 
三、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商业法制建设,依法规范流通秩序。加紧制定和完善商业运行管理和网点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业标准等,强化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促进生活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的规范、有序运行,保证市场机制的正常、有效发挥。强化农产品和重要商品的流通管理,建立以食品、日用品为主的流通安全体系,保证绿色生态商业的发展。加强法制宣传,引导商业企业和从业人员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规。强化市场管理,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不法行为;加强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监督检查,定期公布有关信息,建立和强化监督保证机制,维护和提高首都商业信誉。
 
(二)加强规划管理,促进结构调整。加强对商业规划的调控、监督和管理。重点强化对各级商业中心、重要商业街(区)和大型商业设施规划、规模、布局的管理,防止盲目发展和恶性竞争。大中型零售商业设施要按照规划合理布局。
 
(三)加强协调服务,营造良好环境。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办法,加快对市级、地区级商业中心和特色商业街(区)进行道路、停车场等整体环境的改造,完善综合配套设施,改善发展条件。建立公益性的商业信息系统,定期发布行业发展的重点指南和市场趋势的宏观信息,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加强商业行业协会建设,增强协会的协调、服务作用和行业自律能力。
 
(四)实施多业联动战略,搞好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一是商旅联动。以商促旅,以旅兴商。我市商业,特别是城市中心区的零售商业、餐饮服务业,应树立强烈的商旅结合意识,了解游客需求,开发旅游商品,抓住假日销售,创造休闲消费,搞好吉菜开发和推广。二是商服联动。大力发展服务产业,适应综合消费需求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拓展服务经营领域,完善服务功能,改进服务方式,在家务劳动社会化上做文章,提高市民家庭生活质量,增加服务配套,从而提升传统商业的价值。三是商银联动。积极推动连锁超市和大型零售企业同银行的储蓄业务和信用卡业务相结合,解决人们生活消费支付手段和现代化问题,使更多的商业企业同银行联手把消费搞活。进一步刺激和启动消费。四是商产联动。要跳出商业做商业,将狭义的商业与工业、农业、建筑、体育、教育、休闲、科技等融合起来,整合资源,形成新的商业模式。五是商信联动。商业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联合邮电、通讯、计算机网络以及各种知识创新机构,提高商业的技术含量,发展电子商务,创新流通模式。要制订全市商业信息化的规范和标准,大力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改造传统商业的营销方式和业务流程。
 
(五)实施科教兴商战略,加快现代化步伐。
 
建立适应商业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和激励机制,保护和培养商业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制定鼓励商业企业加强员工培训和知识更新再教育的措施,促进商业从业人员提高素质。以信息化促进商业现代化。推动商业企业吸收引进国际先进商业管理科学,全面改善商业管理,逐步实现商务运作和管理专业化、程序化、标准化。加大商业发展的科技含量,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改造商业设施,重点商业设施和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要尽可能利用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六)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商业品牌战略包括商品品牌和流通渠道品牌两个方面。要鼓励商业企业创品牌商店、品牌企业,大力发展品种丰富、服务优良、质量可靠、信誉度高的品牌企业。促进现有品牌企业提高水平,扶持有潜力的企业跨入品牌行列。积极推进“老字号”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开展创建商业服务名牌活动,促进提高服务水平。鼓励重点商业街(区)塑造整体形象,创名牌商业街(区)。支持商业企业开发自有品牌商品,争创商品名牌。使品牌开发真正成为一种知识型产业。要大力弘扬商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七)进一步扩大开放,引进更多的高水平商业企业鼓励重点商业街(区)引进国内外名牌商业企业。支持国内外一流商业企业兴办大型多功能购物中心、物流配送中心、连锁便利店,适度开办大中型超市等新型商业,发展多种合作业务。支持国内外名牌商品、新型商品在我市展销、展示,发展销售业务。
 
(八)加大对商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倾斜力度。对重要的商业基础设施(如重要商品的储备设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社会性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市场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等)实行政策性倾斜。加快重点商业街(区)道路等市政设施的改造,改善交通和环境条件。加紧现代化大型物流配送区的规划,构筑平台,实行优惠政策,吸引多方投资建设,为早日实现“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创造基础条件。
 
(九)实施国退民进战略,搞好国有商业企业改革脱困,大力发展民营商业。
 
通过改制使全市商品流通领域中的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国有职工从国有体制中全部退出,并大力发展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民营商业,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化管理,使民营商业占据全市商业的主体地位,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一个明显提高,从而实现流通领域企业民营化、投资多元化、经营市场化、主体人格化、竞争充分化。在积极推进国有商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共有制商业。冲破部门所有、城乡分割和所有制界限等多重障碍,积极推进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国有商业的产权流动、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快社会商业资源的整合步伐。以资本为纽带,推动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多元投资,推进商业市县(区)联动,做大企业规模;集中优势,提高竞争能力。
 
(十)加强部门协调,建立听证会制度。
 
商贸流通领域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商业部门的重要工作,而且涉及城市规划、土地、环保、交通、城管等各个职能部门,关系到社会各个方面,因此全市“十一五”流通业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必须树立全局意识,紧紧依靠城市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协作,共同努力做好工作,在规划未实现立法之前,建立听证会制度。建设大型重要商业服务网点事前必须进行充分调查论证,认真听取有关部门及有关方面的意见,在听证的基础上再作决策,防止由个别部门或少数人擅自决策情况的发生。
 
吉林市商务局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五日
 
资料来源:吉林市发改委网站
转载时间:2013年06月16日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