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上)

第一章  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为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快速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4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55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居民收入明显提高,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迈进,由满足基本需求为主转向逐步适应需求的多样化。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两个阶段的历史性跨越。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明显下降,服务业比重不断加大,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初步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支柱工业为主体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城市化战略深入实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城市化战略的大力推行,江苏城市化水平有了较快提高,中心城市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增强。


  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全面推进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融合度不断提高,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造与完善。所有制结构及其经济份额比重发生了明显变化。


  开放型经济增势强劲,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认真贯彻扩大开放的方针,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开放型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04年全省进出口总额170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3%。其中,出口总额875.6亿美元,增长48.1%。利用外资保持强劲增长。2004年协议注册外资为3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1%;实际到帐注册外资达121亿美元,增长14.5%。


  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开展,全民环保意识普遍提高。加快实施污染源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和环境优美乡镇等创建活动。全民环保意识得到提高,绿色消费成为时尚,环境文化逐步形成。在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环境污染得到控制,城乡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部分城市和区域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江苏以占全国1%的国土面积,承载着占全国6%的人口和占全国10%的经济总量,面临既要大力发展经济,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的艰巨任务,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


  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有待转变。江苏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这是工业污染最为突出的时期。一些污染较重的行业,如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纺织、石化、电力等,在很长时间内还将保持支柱产业的地位,生产规模仍将扩大。江苏工业的技术水平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不快,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得到根本转变,导致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对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


  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14个县(市)的人均耕地低于0.8亩的警戒线,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能源自给率低,80%的一次性能源要从省外输入;而能源消耗总量逐年递增,2003年能耗总量达到1.1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5.1%,超过GDP增长速度1.6个百分点。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5%,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比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每万元GDP消耗的能源是韩国的2.8倍、美国的3.6倍、日本的4.5倍,甚至比印度也高75%。我省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61.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


  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全省水环境污染仍较严重,重点流域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不高。长江岸边污染带有扩大趋势,有机毒物污染问题突出。主要湖泊普遍存在富营养化问题。小城镇及乡村河流有机污染日趋严重。受生活污水影响,城市河流污染加剧。沿海城市入海河口有机污染严重,近海海域水质下降。全省总体空气质量属中度污染,一些城市的酸雨污染仍较为突出。全省城镇固体废物以及生活垃圾急剧增加,但处理设施滞后,集中处理能力低下,严重影响城镇环境。此外,还存在噪声扰民、水土流失、地面沉降、矿区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发展模式,把生产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追求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物最小(少)化,做到物尽其用,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中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今后一段时间,江苏经济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必须在有限的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条件下,通过循环经济建设,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大幅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才能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转变,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大力建设循环经济,进一步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及废旧物资分类回收利用系统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充分开发利用各种再生资源,既有利于保护环境,又可以发展环保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循环经济,是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的有力措施。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不尽合理,使江苏的结构性、区域性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只有紧紧围绕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以建设循环经济为切入点,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才能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区域性污染问题,改善全省环境质量。


  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迎接新挑战的重要手段。建设循环经济,一方面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提高地区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开发环境友好技术和环境标志产品,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还可以为企业建立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奠定重要基础。


  四、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


  开展循环经济建设的有利条件主要体现为良好的基础条件与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基础条件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建设工作,把它作为生态省建设的主要抓手。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强调,要“树立循环型经济的发展理念,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建设一个青山常在、碧水常流、清新怡人的‘绿色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见》(苏发〔2004〕20号)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构建发展集约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社会,加快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江苏”,并提出了循环经济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政策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均居全国前列,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各项事业也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发展循环经济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


  资源意识、环境意识日益加强,环境就是竞争力、生产力的理念得到强化。消费者对于“绿色消费”、“环保标准”等的认识逐渐加深,对产品和消费的环保与绿色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全省高等院校数量居全国省(市、区)之首,科技教育水平处于全国前列,科研力量较强,科技进步贡献率较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断引进和借鉴国际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生产技术。


  我省大力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积极开展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的认证与管理,加快推进清洁生产与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特别是自2003年起,相继确立了108个单位进行循环经济建设的试点,初步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思路与工作基础。


  (二)发展潜力


  1.投入品利用效率潜力与减量化潜力。资源投入品利用率仍有提高的余地。资源方面,工业用水效率比经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7倍,主要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30%—90%。农用化肥方面,目前江苏化肥利用率为30%左右,而发达国家则在40%或更高。资源投入品减量化仍有一定空间。通过节水设备、中水回用等技术节约水资源的使用;通过使用清洁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通过培育抗病虫害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减少农药的施用;通过科学施肥减少化肥的施用。


  2.废旧物资再利用潜力。目前,江苏废旧物资的资源化和再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除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较高外,废塑料、废纸、废玻璃、废橡胶等综合利用率不到50%,与发达国家80%的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3.绿色产品市场潜力。绿色产品是指生产、使用、消耗过程中对人类或环境无害或极低危害的产品,如环境标志产品、有机食品等,它们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全球流行的绿色消费正在影响着每一个消费者,人们比以往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和生态环境问题,环境友好的绿色产品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五、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


  认识约束。对生态环境重要性与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紧迫性的认识不足,一些地方与部门比较重视和强调经济增长,忽视人与自然生态的相互协调;对如何科学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缺乏认识。循环经济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循环经济的科学内涵以及它的建设机制与保障政策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机制约束。缺乏高效的运作机制和价格体系。虽然加入了WTO,但与全国一样,省内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尚未健全和完善,存在着市场行为不够规范、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程度不高、市场准入监管不彻底等问题,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尚未完善,合理的价格体系尚未形成。


  政策约束。政策体系有待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特别是要制定和实施强有力的优惠政策,扶持和促进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循环经济的水平。


  规模约束。江苏目前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不仅直接影响到资源利用率以及废弃物的资源化程度,而且污染监控成本较高,循环经济的技术推广成本也较高。


  技术水平约束。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先进适用技术尚未得到普遍的推广。尤其是各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的关系比较松散,在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优化和“循环”的作用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第二章  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


  一、循环经济发展的层次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体现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的要求,实行渐进式的循环经济推进战略。


  微观层次。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清洁生产为载体,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为主要目的,努力构建全新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中观层次。以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为重点,以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循环链建设为主要途径,以实现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的最充分利用为主要目的,建立起以二次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循环经济机制。


  宏观层次。以社区、城镇为重点,以绿色消费为最高目标,以生态设计为主要手段,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要途径,建立起以全社会共同参与为主要标志的循环经济社会体制。


  二、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


  推动促进阶段。主要是以宣传、培训、试点、示范及开展相关技术研究为主,在此基础上,编制循环经济建设规划、制订相应的政策,逐步完善相关的法规,从而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初步框架体系。


  推广发展阶段。主要是以生态设计原理规划城市建设、以绿色产品生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以清洁生产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大力推广清洁能源、节水技术,开展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大力实施各类循环经济项目。


  全面发展阶段。经过启动、发展阶段,循环经济意识得到全面提高,在政府、社会、公众中形成了一种共识和时尚。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得到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经济发展模式得到了根本性转变,经济质量明显提高,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各种循环链有机组合并初步形成规模,资源使用效益极大提高。


  三、循环型产业发展战略


  (一)循环型农业发展战略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促进农业向无害化方向发展。循环农业建设重要目标之一是农业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无害化,循环农业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按照无害化要求组织生产,引导农业产业结构向无害化方向调整。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投入品的减量化。围绕投入品的生态化、无害化目标,加速投入品的减量与替代。实施化肥的减量与精量使用,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以高效无害化配方饲料降低“畜产公害”,以可降解农用薄膜替代不可降解的塑料薄膜。


  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广清洁生产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于缺地、缺水、缺能的江苏早日实现循环农业建设目标意义重大。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的区域循环。循环农业既涉及种植业和养殖业,还涉及农产品加工业等多个领域。循环农业的重点应是加快农业生产经营及废弃物利用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促进企业间循环和区域间循环。


  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循环利用,逐步降低农业的各类污染。农业生产与加工中的废弃物是目前农业生产加工中最大的污染源之一。废弃物利用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还有很多废弃物未能利用或有效利用,远未达到循环农业建设的要求。


  (二)循环型工业发展战略


  以产品结构的绿色化为核心,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以机械、化工、建材、纺织和电子等行业的主导产品为重点,以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资源使用和环境影响最小化为原则,大力开展产品的生态设计与研制开发,通过产品的绿色升级换代,突破绿色壁垒,提升江苏工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运用经济手段,引导产业关联的生态化转向,培育构筑规模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生态工业园区体系,推进具有循环型工业特点的零排放工业示范园区建设;以冶金、建材、能源等产业为载体,大力发展具有废物吸纳作用的环境无害化、资源再生与循环利用产业,重点扶持有益于社会废弃物回收利用的非竞争性产业建设,改善提升工业系统的生态功能。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研究和开发生态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提升工业的科技原创性能力;大力扶持技术应用扩散和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着力研制开发清洁生产技术,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节水技术,无废少废工艺,废物再生循环利用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技术进步对发展循环型工业的贡献率。


  点面结合,重点突破。结合沿江开发,开展循环型工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发挥区域层次示范的综合效应,联动腹地,辐射全省。选择一批基础较好,有条件的城市、工业园区和企业,建设一批循环型工业基础设施,集中实施一批重点项目。


  (三)循环型服务业发展战略


  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提升第三产业整体竞争力。构筑企业网络、电子政务、远程教育、电子商务、数字城市等信息平台,增强循环型信息资源对于物质资源的替代功能。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积极发展生态物流技术体系,推进发展生态物流产业。通过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自助终端等多种形式,积极发展电子银行这一高效、便捷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


  开展第三产业清洁生产,提高服务业环境管理水平。建立符合第三产业发展的清洁生产体系和绿色认证体系。积极配合旅游战略的实施,整合旅游资源,通过产品创新及提升配套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旅游区生态环境建设。在生产、流通企业选用各类符合国家标准的可降解的环保型替代产品,积极推行可降解塑料袋或纸袋,生产销售绿色食品,建立绿色产品的原料生产基地,推行包装绿色化。


  不断创新机制,做大、做强环境服务产业。通过机制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服务体系,并坚持社会化、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原则,打破环保产业服务领域的垄断经营,放宽市场准入,引进竞争机制,鼓励服务企业优化组合,并推动建立以资金融通、工程建设、设施运营和技术咨询、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服务体系,提高环境服务业在环保产业中的比重。


  (四)循环型社会发展战略


  以政府主导、市场推动为原则,构建推进循环型社会建设的组织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建立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市场机制,通过法规政策、经济合同、执行污染控制标准等手段规范不同的利益主体与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


  建立政策法规体系,保证循环型社会的原则得以贯彻。循环型社会贯穿整个生产、销售和消费、使用及废弃物回收、资源化、再利用的整个过程。应对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以及再利用者的行为加以规定,保证循环型社会的原则得以贯彻。


  培养理性、绿色的消费观,形成与循环型社会相一致的价值观念体系、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建设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树立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观,确立“资源有限,取之有度”的资源观,培养理性、绿色的消费观,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可持续的消费方式。


第三章  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之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构建发展集约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社会,加快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江苏。


  二、基本原则


  (一)“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


  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过程中坚持生产环节与消费环节并重,通过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优先实施资源使用和废物产生的减量化,不断促进废弃物循环回用和再生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率。


  (二)整体推动原则


  循环经济发展要纳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之中,融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之中。将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融为一体,提高经济运行和社会建设的生态化质态,促进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和谐相容。


  (三)科技先导原则


  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先导作用,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省战略的紧密结合,促进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紧密结合。


  三、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为特征的循环经济体系,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成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区。


  ——建立起循环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逐步降低农业系统有害投入品的投入强度,大幅度提高全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物质循环再利用率、农产品安全性和农村整体经济效益,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明显改善,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质、安全、名牌农产品。


  ——循环型工业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增强,企业清洁生产持续实施,生态工业园区有效运行。明显提高工业系统的资源利用效率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深化江苏生态工业体系建设。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降低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成本,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技术水平和档次,培育一批规模以上的服务业企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和推进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降低污染物排放。建立健全环境服务体系,推动环境服务业的发展。


  ——树立全社会绿色消费意识和绿色生活观念,建成社会生活与消费领域的绿色供应系统与保障体系、遍及全省的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网络以及废旧物资回收与再生利用网络系统、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与处理系统、节水节能的社会系统,完善循环型社会的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建成具有循环经济特征的经济社会体系。


  (二)阶段目标


  到2005年,初步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推进机制,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建设的示范工程。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水平有所下降,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万元GDP能耗降到1.27吨标煤,万元GDP水耗降到350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65%,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有所下降。


  到2010年,基本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和框架。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战略性转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水平明显下降,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万元GDP能耗降到1.18吨标煤,万元GDP水耗降到250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0%,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四、江苏循环经济建设主要指标

 


 


第四章  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


  循环经济发展是一个不断地从低水平向高水平、从局部向全省依次展开的过程。要在广泛发动、深入调研、严格论证、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选取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资源消耗量较多、上下关联度较高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发展循环经济。取得成效后,逐步推进,建立起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新型产业结构。


  一、循环型农业发展重点


  (一)产业重点


  种植业。一是建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大田作物主要进行三元结构的轮作复种、间套作,并与养殖业结合,通过过腹还田、直接还田、沼气发酵等途径,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杜绝秸秆焚烧,控制面源污染。二是建立种养加一体化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以种养结合为基础,种养加一体化开发为重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纽带,实现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全程防控,减少污染,提高效益。三是建立有机农业开发模式。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建立生产基地,有效减少全省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质使用量和使用强度,降低土壤重金属、水体富营养化等污染程度,改善种植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


  畜牧业。一是建立规模化养殖场农牧结合模式。主要根据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确定单位面积养殖规模,确保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废水等废弃物能被农田吸收利用,不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二是建立规模化养殖场零排放模式。通过对粪便、废水等废弃物的加工利用,确保不向环境排放任何废弃物。


  水产业。一是建立自净式水产养殖模式。主要针对设施渔业,通过配方饲料、精量投饵、合理品种结构等措施,确保水体清洁卫生,循环使用。二是建立规模化适宜密度养殖模式。主要针对普通规模化池塘养殖,除尽量采用配方饲料、精量投饵、合理品种结构等措施外,根据品种特点将养殖密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


  农副产品加工业。一是建立加工废弃物集中利用模式。在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较为集中的区域,建设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专业从事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二是建立加工废弃物就地利用模式。对于易腐败或附加值较低的农产品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采用就地利用的循环模式。


  (二)区域重点


  苏南地区。以畜禽种苗产业、旅游农业、花卉苗木产业、设施农业、宜溧山区特种应时优质鲜果和茗茶、宁镇丘陵山区基于农牧结合的草食畜禽养殖业、循环型农产品加工业、高科技产业等为主导产业,重点抓好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和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平原和太湖周边的规模养殖逐步向苏南丘陵山区和苏中、苏北转移。


  苏中地区。以循环型渔业、基于农牧结合的规模畜禽养殖业、循环型水生蔬菜、优质水稻、双低油菜和循环型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重点推广与精细农业相适应的优良品种和投入品减量技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加强以发展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动物加工废弃物的深度开发利用,加快农膜回收与综合利用体系建设和苏中油菜饼粕处理中心建设。


  苏北地区。以外向型无公害特色蔬菜产业及其配套加工业、优质果品及其加工业、优质稻麦产业、循环型水产规模养殖业、以牛羊和特禽为主的循环型畜禽养殖业、速生林及其农产品和食品深加工业为主导产业,建设农林一体化生产基地、生态林纸一体化基地、滩地芦苇造纸一体工程。


  沿海滩涂及专属经济区。以虾蟹苗种的产业化及成体养殖、海水鱼、贝、藻类的无特定病原苗种规模化生产、文蛤与缢蛏等规模化养殖、近海经济鱼类的养殖与加工、紫菜、海带等藻类养殖与加工、沿海滩涂特色鱼类的规模化养殖、海淡水产品的贮运与深加工以及耐盐性植物的种植与产业化开发为主导产业。积极调整养殖与捕捞结构,开发浅海和滩涂资源,重点发展海水贝藻类的养殖与加工,稳步发展远洋渔业,建设创汇渔业基地。


  (三)设施重点


  基础设施建设。苏南和沿江地区主要是加强对水体污染的控制和水体质量的改善。淮北高亢地区和宁镇丘陵山区主要是集流集水设施建设,确保需水季节水源充足。其他地区主要是建设防渗防漏工程,减少灌溉水浪费;加大农田林网建设,防止土地退化。


  信息网络及监测评估体系建设。加强循环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及时向国内外宣传循环农业建设的进展,介绍循环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关键技术,公布循环农业政策法规和农业生态环境检测报告等。加强对循环农业发展的监控与评估。


  关键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围绕循环农业发展,开发和集成相关技术,建立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主要包括投入品高效利用技术、无害化投入品开发技术、农业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环境污染生物修复技术以及节水农业技术等。


  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为先导,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培育品牌、做强产业。培育循环农业基地县,形成规模和产业互补优势。


  二、循环型工业发展重点


  (一)产业重点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循环型工业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大力开展产业结构的生态化重组是推动江苏工业向生态工业系统演进的基础。


  化工行业。加快技术升级步伐,重点提高石油化工加工水平,提升合成材料技术层次,调优农药和化肥品种结构,拓展新型精细化工产品领域。着重提高石油炼制水平、开发清洁汽油生产技术;应用芳构化、催化重整、加氢裂化等深加工技术,提高石油的深度加工能力;推进石化制品、有机原料、农用化学品、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产业平台建设,努力提高化工行业的精细化率。


  纺织行业。引进和开发电子分色、制版、调色等智能化控制系统,开发研究数码喷墨印花、无版印花、等离子、超声波、生物酶、微胶囊加工等高新技术,积极采用天然纤维的高速、高效前处理及后整理技术、推广应用化纤仿真技术、多种纤维复合染整技术,加快新型染化料和助剂的研制开发和应用,大力发展“绿色纺织品”。


  造纸行业。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加木浆应用比例,推进林纸一体化。充分利用国际技术和资本优势,发展以进口木浆为主的高档次纸品,促进以废纸为主要原料的中低档纸品的发展。


  冶金、建材行业。加大对冶金和建材行业的总量控制、结构调整、产业重组力度。坚决淘汰污染重、生产效率低的小水泥和小冶炼等企业。冶金行业重点发展优质高效钢材、高精度铜铝板带箔、稀土金属及合金、纳米材料、永磁材料。建材行业重点发展散装水泥、新型墙体材料、装饰装修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非金属矿深加工制品等绿色建材产品。


  机械装备行业。以汽车和关键机械设备制造为重点,大力推进生态设计的研制和开发。重点建设环保型客车、轿车、特种专用车和数控机床、农业机械、工程建设机械、电站及输变电设备、机器基础元件等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提升制造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知识产权的自主比例,加快淘汰落后设备。


  信息产业。重点围绕电子会议系统、电子商务系统,推进区域同步信息交换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减少对实体物质的消耗。抓紧实施“数控化”工程,大力开发机电一体化智能设备,加快建设中药现代化和高档服装面料关键技术平台,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建立资源动态管理系统、技术集成信息系统、分销管理和客户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等,提升企业资金、物流和信息等方面的管理水平。


  环保产业。加快烟气脱硫技术设备、城市垃圾资源利用等关键技术设备、环境监测设备仪器的国产化进程,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成套能力。采用信息生物和新材料等新技术,改进和提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技术和产品档次。建立完善城市废水资源化体系等基础设施,加快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二)企业重点


  依法加大企业清洁生产实施力度,大力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量,为循环型工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推行清洁生产


  建设太湖流域清洁生产示范基地。太湖流域企业普遍推行清洁生产,全面实施清洁生产中、低费方案。纳入强制清洁生产审核范围的企业至少完成一轮审核,实施中、高费清洁生产方案率达85%,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负荷30%。


  建立“有毒物排放清单”制度。太湖流域和沿江地区重点企业开展“有毒物排放清单”试点工程,要求使用、产生有毒物质的重点企业定期报告处理、储存或处置的有毒废物清单,并制订有毒物质排放削减计划。


  建设重点行业企业的零排放试点工程。重点推动化工、冶金、建材和造纸等行业的“零排放”试点示范工程,大力开展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的清洁生产。


  2.强化环境管理


  推进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积极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它绿色认证,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主要行业的重点企业、重点出口生产企业全部通过ISO14000认证。


  建立“扩展的生产者责任”制度。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扶强扶优,逐步推行以包装等指定产品的“扩展的生产者责任”计划,形成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


  (三)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是江苏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工业园区的生态化作为发展循环型工业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在工业生产组织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


  1.优化整合工业园区


  以市场为导向,统筹规划管理,加强土地资源控制,建立入园企业的经济和资源环境综合控制要求,制订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优化调整全省各级各类工业园区。实施“退二进三”,加速城市工业企业向外围工业园区转移。按照国家级、省级和市镇级三级定位,整合提升全省工业园层次,避免盲目竞争和不合理的圈地行为。在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发展基础上,以配套互补,合作衔接为原则,突出特色产业和主导企业的发展,提升园区产业素质和竞争力。合并或取消水平、规模小、缺乏竞争力的工业园区。


  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要推进产业集聚耦合,培育产业群体竞争强势,建设成为规模化系列名牌产品和企业的集聚区,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大凝聚核心,辐射和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市镇级工业园区要紧密结合地方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做好化工、冶金和装备等基础产业的配套服务,壮大发展纺织、建筑和食品等产业,优先发展电子、材料和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培植发展物资回收、物流配送和废物消纳等循环型产业。


  2.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结合工业园区整合和特色园区建设,积极发挥园区的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充分运用工业生态规律,促进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


  建设集中治污和集中供热体系,实现园区基础设施的共享和规模化经营,促进园区内部以及园区之间的废物交换体系和能量梯级利用体系建设,发展跨园区的信息与物流网络管理协调机构。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机械装备、化工、冶金、造纸和材料五大产业集群生态产业链。以电气机械及机器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为主导,形成模具生产—零部件加工、回收拆解—功能型整机装备的设备制造业产业链;以石油化工行业为主导,形成基础石化原料—绿色中间产品—精细与日用化工品的化工产业链;以特种钢为主导,形成废钢冶炼—普通钢材—特种钢材—金属制品—废钢回收的冶金产业链;以纸制品为主导,形成废纸加工—纸板—高档纸制品—废纸回收的造纸产业链;围绕新型建筑材料、稀土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形成集开发、生产、应用于一体,集可再生金属、非金属回收利用和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于一体的新型材料产业链。


  (四)绿色产品研制与开发


  绿色材料制品。加大建材、化工、电子等行业绿色新材料制品的研发力度,重点发展新型合成纤维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电子陶瓷功能材料和有机氟材料,提升绿色材料制品的比重。提高散装水泥和新型墙材材料比率。以无毒无害材料为基础,拓展精细化工产品的深加工,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可拆解循环产品。促进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可拆解循环利用设计和绿色制造,重点加强汽车、船舶、机床、工程机械、电子电器设备和农业机械等关键零部件的拆解与再利用的研发生产。


  节能节水型产品。大力发展节能灯具、双层玻璃及中空低辐射玻璃等制品,推进节能建筑建设。加快节水型工业设备,生活器具,节水型滴灌设备和冷却设备的开发制造。


  环境无害型产品。重点开发各类耐久性好、污染排放低的汽车,提高柴油车在全省汽车生产总量中的比重,发展环保型柴油机。生产并推广使用以压缩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城市公交汽车。


  功能替代型产品。加强行业间协作,大力发展“有形”功能替代型产品。积极促进零部件加工业与成品装配业、加工业与服务业、建材业与建筑业、服装业与纺织业等的紧密协作。重点发展钢铁对混凝土构件的替代,塑料对金属制品的替代,纸制品对金属的替代。


(来源:江苏省人民政府  20100531)


责任编辑:北一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