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北京农产品物流体系现状及发展研究

北京市农产品物流体系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流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到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提升。改革开放至今(2008年),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迅速,物流体系初步形成,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代写论文到巨大推动作用。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产品物流水平依旧处于一个较低层次,物流主体发育不良、基础设施薄弱,开始制约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冲击和挑战,原有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直接影响农业市场的稳定。加快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农业经济改革的当务之急。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重点抓好“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加速农产品物流体系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的高度重视。


    作为我国的首都,北京市也充分认识到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在“十一五”规划中将新农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强调了农村作为首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是绿色生态农业带和休闲观光带的主要载体,承担着拓展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空间和充当生态屏障等多重功能。2006年,北京市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因此北京更有条件,也更有必要进行城乡统筹、加快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此外,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举行,对农产品物流体系进行优化也有利于提升奥运期间的农产品供应效率、保障食品质量,从而进一步提升首都的国际形象。因此,本文将在分析北京市农产品物流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农产品现代物流系统框架,深入研究促进北京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快速发展的相关对策,对北京市农业行政部门加强新农村建设的科学管理与统筹安排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二、北京市农产品物流体系现状分析


    农产品物流是指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而进行的产品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经济活动。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上世纪70年代末,国务院提高了包括粮食、棉花、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并开始对某些指令性计划外的农产品实行议购议销。80年代中后期国家逐步取消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开放农产品市场,恢复农村集市贸易,建立城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90年代初国家开始实行政府宏观调控下自由流通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农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农产品流通除个别专营品种外全部放开,从而形成了现行的农产品物流体系。


    1.北京市农产品物流体系现状北京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比较匮乏,不适宜在农业增产方面进行大规模投入,而应通过发展农产品物流体系作为农业经济的增长点。北京市各级农业管理部门也认识到这一点,正着手制定规划,构建与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相适应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基础设施方面,北京市以“有序高效、安全卫生、通畅便捷”为指导思想,通过发展中介组织、加强市场管理等措施构建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计划在市区形成9个左右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20个左右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在加强现有社区菜市场规范化管理的同时,重点发展一批连锁经营的社区生鲜超市。


    信息化建设方面,北京市农业管理部门与高科技企业合作,共同打造农村流通信息平台,提高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化程度,构建以综合信息服务、支付服务、物流服务为主体的服务网络。以怀柔区为例,在整合全区信息化资源的基础上设立了北京市首家农村物流信息服务中心后,怀柔区计划以一、两家重点商业企业为中心,在全区每个村建立连锁超市,搭建产品信息平台,采用现代化企业信息管理模式优化农产品供应链,提高农民收入。流通组织建设方面,北京市在大兴区建立了第一家由政府牵头、企业运作的农产品流通协会,为当地农产品实现产业化、标准化起到重要作用。该协会把分散的专业合作组织、加工企业吸收为会员进行资源整合,为会员提供农产品生产、储备、加工、营销、培训等服务,逐步实现全区各类农产品流通组织的规范化和网络化。协会还在11个镇建立电子商务网站以及经纪人信息员,负责收集生产、销售信息,并与区农委网站连接以便于及时发布。


    2.北京市农产品物流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近年来实施的改革过程中,北京市农产品物流体系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问题依旧比较明显:


    (1)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在农业增产上投入较大,但产品储运技术和物流设施等方面却明显投入不足,加上加工水平低、运送方式落后、冷链运送比例小,致使产品质量难以保证,难以满足巨大的物流需求。


    (2)市场结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物流主体不清晰,众多小农户、农民合作组织、专业协会加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一起构成了农产品流通主体多元化的格局;物流通道分散,农产品流通渠道的放开以及流通主体多元化的状况,使农产品流通呈现出分散化格局;物流与生产、销售一体化,尚未形成专业化的农产品物流体系。


    (3)物流信息不畅。北京市农户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市场主体分散,信息传递手段落后,导致产品流通时间拉长,农户在供应链全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及时获得有效的供求信息,进而导致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处于无序状态,难以快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北京市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对策研究


    在北京市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实践证明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改革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通过上述分析来看,该体系还存在一些严重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北京市农业产业化的深化和可持续发展。有必要采取改进措施促进农产品物流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北京市农产品物流体系研究框架。该框架中包括了对流通技术、流通体制、流通主体、流通运行等方面的研究模块,其中信息技术应用、政府宏观政策、物流基础设施、流通主体培育、流通标准化研究以及专业人员培训等是流通体系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将重点对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农产品物流体系信息化改造在当前形势下,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大大改善农产品物流体系的运转效率,提高市场反应能力。因此,有必要由政府牵头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实时采集并发布各种农产品市场信息,提供交易指导,增强农产品交易的透明度、准确度和及时性。在该平台基础上构筑电子商务网站,对农产品的产、供、销各个环节提供网上交易、电子支付等服务,通过网络连接生产商、农户、批发商、零售商,形成一套完整的农产品供应链,直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价格浮动。前文所述的大兴区农产品流通协会已基本实现了该系统的雏形。本文建议采用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架构)理念构建信息平台,借鉴SOA的平台无关性,将不同的主体通过SOA定义良好的接口进行无缝集成,从而实现农产品物流体系的信息化与敏捷化,实时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2.完善宏观调控机制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已经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体系。然而现行的农业管理体制还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相关的宏观政策还不健全,政府还没有将建立农村现代物流体系作为工作重点,因此应合理制定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法律法规,建立以农业行政部门为主、各有关职能部门协同参与的一站式管理和服务机构,改善目前多头管理的状况,有效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农产品物流调控体系,规范农产品物流市场行为,促进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物流领域的技术、科研合作,及时向进出口企业发布国际农产品市场信息。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市应加快大中型物流中心建设,完善物流基础设施,配合区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首先应加大运输基础设施的投资,引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现代化通讯工具,形成快“96”速畅通的交通网络。其次,积极推进储运技术等先进农产品物流技术应用,逐步提高农产品物流作业的自动化水平。此外,对于不同类别的农产品市场,其基础设施建设应有重点、分阶段推进。零售市场应加强水电系统、道路、场地设施等基础硬件的改造建设;批发市场应着重于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农产品加工储藏与分类包装体系的建设;而对期货市场、拍卖市场,则应加快市场的信息化进程、积极探索并实施先进高效的期货交易及拍卖体制,完善期货交易及拍卖制度。


    4.培育大型流通主体北京市农产品物流数量大、品种多,仅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一些经济作物和小品种农产品,其流通需发挥个体、私营物流企业的灵活优势。因此,要支持和鼓励包括私营、合资、外资企业在内的第三方进入农产品物流市场,制定吸引民间资本的相关政策,以促进竞争机制、完善物流服务。政府在制定物流产业政策时,应给予第三方物流企业必要的扶持,积极引导各类流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模式,通过培育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使之成为现代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示范者和中小物流企业资源的整合者。此外,还应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形成一个延伸到县、乡、村的物流网络,既可协调农民生产行为,也可以担负一些保鲜、加工、信息等服务功能,有助于促进农产品流通。


    5.制定农产品物流行业标准近期,北京市食品监控系统的实施间接给农产品物流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快农业物流标准的制定,建立健全政府对物流标准化的组织协调机制,鼓励农业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一方面加强硬件标准,如物流过程中的相关工具的使用标准及配套标准、作业程序转换的衔接标准等;另一方面明确物流软件标准,如物流信息系统的文件格式、接口标准、物流的操作程序与规范等。在物流服务标准化方面,建立物流企业对客户的反应速度、配送速度以及服务质量标准。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实行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标准化,从农产品市场进入、交易、退出三个环节入手,建立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严把市场准入关,保证销售的农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6.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充分发挥北京市丰富的教育科研优势,调动物流企业、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相互交流合作的积极性,加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扶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物流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尽快培养一批熟悉农产品物流体系以及各环节运作的专业型、实用型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要支持企业和行业协会及民办教育机构举办专业培训,建立物流行业的职业教育系统。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实行物流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四、结束语


    北京市的农产品物流体系还处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发展的增速,迫切需要用现代物流理念进行指导与改进。本文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对农产品物流体系进行了分析,并从信息技术、宏观政策等角度构建了农产品物流体系研究框架并提出相关对策,为北京市农产品物流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做了铺垫,同时也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理论基础。

 

责任编辑:晓明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