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也差点入了京东的套。
“我们没有回应京东的挑衅。”2010年12月31日,在当当网一头栽进京东商城“预谋”的“价格战”后,淘宝商城公关部人士告诉记者,京东故技重施于淘宝,试图再次借力,但淘宝偏偏选择了不作任何回应。
2010年12月30日,京东商城上线“品牌直销”频道,除品牌商、代理商入驻模式类似淘宝外,京东官方新闻稿还不忘“煽风点火”,直指将和淘宝商城正面竞争,并援引未具名的淘宝品牌商的话称,他们将关闭淘宝商城店铺全力“转场”京东。
对台才有戏。止于淘宝,京东暂时未能如法炮制出与当当那“著名的一战”,但又或许,只是暂时。
因为2010年,伴随着媒体的推波助澜,京东从“卖家电”到“卖百货”、“卖图书”、“卖团购”、“卖奢侈品”……,攻城略地,凶猛异常。更把几乎所有零售巨头,线上的线下的,上市的没上市的,都挤进了“血拼”的B2C江湖。
此前是“挑战”传统家电渠道大鳄国美苏宁,当下是“血拼”线上图书上市新贵当当和跨国巨头亚马逊,未来?
“地球村只需一间商店!”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微博上撂出的2011年新年“狠话”,或许能让骄傲的马云意识到,野心勃勃的京东,早已不是当年“毫不起眼甚至没怎么听说过”的3C产品网络零售商。
“有预谋”的价格战
“京东商城近期的图书促销活动完全是既定的,并非针对某个竞争对手。”2011年1月4日,京东商城公关发言人李静在给中国商报记者的采访回复中称,针对年底圣诞元旦的传统促销季,京东商城在两个月前便开始备货。
这是京东商城对于与当当网“价格战”的说法。但,包括淘宝等大多数人的看法却是,京东传统的促销季“应战”分明是一场借力明确的“宣战”。挑事者,其实就是京东。目的,是“借”当当告知天下“卖家电”的京东也开始“卖图书”了。
刘强东的“微博”是此场戏份中最卖力的“道具”。2010年12月10日17:53分,刘强东的微博突然引得上千的转发和评论。只因他微博上的一句:“从12月14日开始,京东商城每本书都比对手便宜20%。”
“围脖”的关注热在于这几乎是对当当网的“宣战”。就在白天,当当网掌门人李国庆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当当网上市后只做两件事,一是做好服务,二是对“一切价格战的竞争者,采取报复性的还击”。
果然,12月14日,京东与当当的“价格血拼”开局。前者决心凛然,网站上图书促销价基础上给会员打八折,并称接受举报,若价格没有便宜20%以上,京东会在24小时内继续降价,直至价格降到零。后者也不示弱,以“贺当当网上市”之名,推图书音像全场满119返30,满199返50,满999返300。
两日后,京东忽然停止直接降价,改为后返方式。刘强东又是微博“传声”称是受到相关出版部门的过问及警告。
但“价格战”却愈演愈烈。12月16日上午,当当网宣布斥资4000万元降价促销,除图书外,数码3C、美妆、母婴用品等众多产品线也都囊括进来。上市后满心欢喜的李国庆更按捺不住称,上市有更充裕资金在更多品类上拼“低价”。李国庆话音刚落,刘强东随即宣称投入8000万元“拼”图书促销。12月20日,围观的卓越亚马逊网也高调现身“战场”,宣布斥资1亿元进行大规模让利,同样不限图书,服装、日用百货、数码3C、家电等28大类商品均称要保持全网最低价。
对此,当当称被京东“动了奶酪”。图书销售是当当网业务的绝对主角,占比超80%权重。恰又值刚踏上美国纽交所,募得充裕资金,怎能让“后生辈”的京东在主业上抢了风头?
但可能得到当当上市一季度财务报表出来后,李国庆才能意识到,他还是被京东“骗”了。尽管当当此番也赚得盆满钵满,但此场价格战下来“挑事”的京东无疑才是最大的赢家。
在促销力度不断升级的同时,媒体不断爆出的“操纵出版社”、“封杀京东”、“垄断图书”等内幕佐料的也正是来源于刘强东的微博。刘强东在微博上控诉,一年前京东就已成立团队准备进军图书领域,但开局便遭到当当的操纵阻挠,并称当当向出版社发函封杀京东,才逼得自己在“憋了一年气儿”后找到发泄机会。
显然,刘强东的此番控诉与上述京东发言人“不针对竞争对手”的说法自相矛盾。价格战预谋的由来已久几乎昭然若揭。
事实上,京东一方面对外发出“烟雾弹”,称5年内不涉足图书销售,但另一方面却 “挖角”前卓越亚马逊网分管图书业务副总裁石涛“坐镇”京东图书采销,暗地备货布局。
“京东商城从卖家电到要卖图书,需要更多的人知道。”淘宝网相关人士说,和当当的一场“血拼”,便是让大家都记住了,京东也有图书卖。
而或许李国庆还该害怕的是,这场看似赔钱的价格战后,网友们却也多少记住了“京东图书比当当价格还低”的炒作噱头。
有资本支撑的“物流升级”
口沫横飞的“价格战”让大家知道了京东原来也卖图书,更认识了一个几年间已悄然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京东。
在电子商务B2C的大旗下,京东定位从“网上卖家电”到“卖百货”、“卖图书”、“卖团购”,最新的领域还有要卖奢侈品,品牌商和代理商的开放平台也接踵而来,朝成为一个全综合领域的网上零售商加速度。
而保以“低价”为长期策略的京东,在赢得家电低价的认知下不断在其他领域如法炮制,已迅速取得快速增长的市场份额。艾瑞数据显示,目前在B2C领域,京东商城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35.6%,比一年前提高 6.9个百分点,已把比重均为8.9%的当当和卓越亚马逊甩在后头,另外的“神马”之一凡客诚品也只达5.3%。
这样“一骑绝尘”的领先却似乎仅仅是开始。凭借着3C数码家电建立起的强大顾客基础和低价行货的战略,京东一面在百货、图书、奢侈品、团购等多元化电子商务领域攻城略地,一面已用强硬的资本支撑和仓储物流建设等电子商务硬实力提高门槛“防守”后来者的追赶。
几乎众所周知的是,京东从一开始就希望建立自己的仓储物流,而彼时绝大多数竞争对手都更愿意使用第三方的服务。
京东的融资几乎都花在了物流上。2009年,京东获得的2100万美元融资中的70%用于物流环节;同年,京东还投资2000万元建立了自有快递公司;在 2010年初获得老虎基金1.5亿美元的投资后,刘强东立即将其中的50%投资在物流,用于仓储、配送、售后等服务能力的提升;也是在2010年,京东再获5亿元政府贴息贷款,而物流配送依旧是其投入的重中之重。
目前,京东商城已在全国拥有4个物流中心和20万平方米的仓库,计划中的新投资还包括一个可能是亚洲最大的电子商务物流中心。刘强东坦言,自己的计划是到2013年京东的日订单处理能力能够达到300万单,并能像亚马逊一样将自己的仓储物流体系出租给其他公司。
这样的物流提速带来的是消费的配送提速,但消费者却无须支付额外的费用成本,而京东表示自身的成本也并没有提高。
刘强东说,京东运输车辆的递送时间以分钟为单位计算,几点几分应该在几号库房前有严格规定。车辆的行进线路也是固定的。从采购到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整个流程大概有36个节点,目前京东商城对这些节点已经做到100%可控。
而在2010年圣诞前夕,京东还收获了让人震撼的“圣诞礼物”。12月24日,刘强东在采购签约发布会上透露,京东已完成C轮融资,到账总额超过5亿美元,是现在上市电子商务公司公开募集资金的2倍,其中战略投资者还包括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此前,公开数据显示,不包括C轮融资,京东商城也已募得3100万美元。
尽管两日后刘强东在微博上称“融资消息都还是传言”,李静也表示目前还不方便透露关于融资的一切消息和计划,但据坊间公认的猜测是,融资已处于基本敲定的阶段。而几乎没有疑问的是,京东此最新获得的巨额融资很大一部分仍将被用于提升物流能力。不被注意的京东“隐秘动作”是,京东已在全国各地购入了1000亩地建物流仓储。
有了物流的后发制人,京东于是开始与当当底气十足地进行价格血拼,也使开放平台、上线团购网站、奢侈品直销等一系列措施接踵而至。而刘强东还透露,今年京东商城还有3个至5个并购项目,要继续做大市场。
(来源:中国商报 20110110)
责任编辑: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