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成都食用油一个月内涨幅达10%——20%

连续九年增产 储备处于高位


    近来,食用油涨价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记者从成都市批发市场和各大超市了解到,各大超市桶装食用油市场“涨声”一片,一个月内涨幅达10%——20%。


    是何原因导致食用油价格上涨?我省是否能确保稳定供应?带着诸多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


涨价源于多重因素


    国际上有个形象的说法:南美人种大豆,美国人卖大豆,中国人买大豆。自给不足是我国食用油最大的短板。相关数据显示,2009至2010市场年度,中国消费了2320万吨食用油,其中64%来自国际市场。


    食用油的价格敏感度很高,此轮食用油价格的上涨并非单纯意义上的供需因素。据分析,当前正处于国内油料作物收获的季节,国内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的产量预计比去年增加一成,但食用油价格还是在这个季节逆市上涨,之所以出现“反季节上涨”有多重因素:


    心理预期影响。美国农业部10月报告大幅调降2010年美豆产量预估,而拉尼娜气候对南美大豆生产的潜在威胁也加大了市场的担忧;


    游资炒作。去年美国预计全球大豆供给将增长16%,但中国食用油照样上涨,游资加入,增加了消费市场对紧缺的预期;


    粮价和原油价格的上涨,引起了食用油的连锁反应。粮价与油价有着天然的关联度,而菜籽油等油料作物还是生物能源的原料,近期美元大幅下跌,促使以美元为结算单位的国际油价强势上涨,也带动了食用油价格上涨。


供需基本平衡


    连续九年创新高,力争十年连续增产——这是当前我省油菜籽的生产形势。


    首先,受饮食习惯等影响,我省消费的主要食用油为菜籽油,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豆油或者花生油;其次,我省是油菜大省,2010年,全省油菜籽的播种面积位居全国第三位,总产居全国第二位。我省常年油菜籽产量在210万吨左右,按照37%——38%的出油率,产量在70万吨左右,相对于80万吨的菜籽油消费能达到基本平衡。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我省菜籽油的自给率,2011年我省还将进一步扩大油菜籽面积,增加10万亩,增产3.8万吨,力争实现十年增产。


    除了增加种植面积,提高自给率外,为防范市场风险,我省还启动了食用油储备,“目前的食用油储备处于历史最高位。”省粮食局调控处一负责人介绍,2008年我省也曾出现过短时间的食用油抢购风波,但政府向市场投放了几千吨食用油就稳定了价格,而现在的储备量远远大于之前。


    基本平衡的供需面加上政府的储备,我省有能力确保食用油市场稳定供应,消费者无需惊慌。


(来源:四川日报  20101108)


责任编辑:北一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