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中阿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中阿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四方面瓶颈有待突破


内容摘要:一些官员、学者认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是传统友好合作伙伴,经济互补性强,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中阿双方仍需继续拓展合作领域,健全合作机制,不断提升合作水平,全面推动中阿关系迈上新台阶。


关于发挥行业网站作用、推进行业信息工作的通知


  新华社信息银川9月28日电(记者艾福梅)2010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9月26日至30日在宁夏银川举办。一些官员、学者认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是传统友好合作伙伴,经济互补性强,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中阿双方仍需继续拓展合作领域,健全合作机制,不断提升合作水平,全面推动中阿关系迈上新台阶。


  --中阿贸易发展迅速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中阿双方互惠互利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的贸易额从1996年的57.95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328亿美元,增长21.9倍,年均增长率为29.8%。而同期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年均增长率为19.9%。


  商务部外贸司商务参赞苏晶认为,中国对阿拉伯国家贸易增长率远远高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增长率,显示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合作富有生机,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约旦公共部门改革和大项目部大臣阿玛德.纳吉布•法赫里说,迄今为止,中国在约旦投资已经达到1.8亿美元。约旦为中国的投资者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政策,比如减免税收、奖励等。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到约旦投资。


  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中阿贸易额为1074亿美元。但今年上半年中阿贸易恢复快速增长,同比增长52%,高于同期中国贸易总额增速8.9个百分点。其中,我国自阿拉伯国家进口379.3亿美元,增长98.5%,阿拉伯国家是我国第八大贸易伙伴。


  据了解,近年来,阿拉伯各国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如正在构建连接阿拉伯世界的铁路网,这为中国企业到阿拉伯国家投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法赫里说,未来15年约旦将提供高达300亿美元的投资机会,进行燃气、电力、铁路、机场、航运等基建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大项目建设。中国企业在很多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希望能在约旦更多大项目中见到中国公司的影子。


  中阿经贸发展态势被众多与会者看好。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提出,中阿双方应继续加大贸易促进工作的力度,力争使中阿贸易额在3-5年内达到或超过2000亿美元。


  --中阿经贸互补性强发展前景广阔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由于中阿贸易的互补性、双方投资合作的稳步推进以及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上的相同立场,中阿经贸发展前景广阔。


首先,中阿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阿拉伯国家经济以石油、天然气及相关的化工生产为主,机器制造业、轻工业比重小,农业发展因自然条件受限。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每年从阿拉伯国家进口的原油总量不断增加,已占到进口总量的45%以上,而中国的食品、机电、纺织、轻工等产品在阿拉伯国家具有广阔的市场。


  其次,双方投资合作稳步推进。苏晶说,在中阿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也从无到有,稳步推进。中国企业在阿项目已经从承建住宅、道路和桥梁项目拓展到通讯、能源、交通和农业等多个领域。目前双方在双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信息技术等许多领域正在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在教育、医药、纺织等新领域的合作也逐步加深。


  第三,中阿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上具有相同立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阿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促进经济复苏,响应G20号召,不设立新的贸易壁垒,积极反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中阿经济保持快速发展,为世界经济的企稳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扩大双边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陈德铭介绍说,中方不追求贸易顺差,愿意进一步提升中阿贸易的档次和水平。一方面提高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技术的含量;另一方面更多地进口阿拉伯国家的产品,尤其是非资源类的产品,使双方的贸易结构更趋平稳和合理。


  --四方面助推中阿经贸发展


  与会官员、学者建议,为促进中阿经贸的进一步发展,应从以下四方面加强工作。


  第一,中阿双方应努力开拓经济的互补性,加强双向投资合作。陈德铭说,中方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阿拉伯国家投资发展、承建项目,搞经济开发区,实行全面投资合作,同时也真诚地欢迎阿拉伯企业到中国投资兴业。中国将继续严守加入WTO的承诺,对在华的阿拉伯企业一视同仁,享受国民待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当前中国和阿拉伯各国都把低碳经济、绿色产业作为新一轮调整的重点,双方可在此基础上开展联合研发、共同建立开发区等创新方式不断深化投资合作。”他说。


  第二,中阿各自扩大市场开放程度,积极推动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与会人士认为,中国和阿拉伯各国的经验都表明,开放才能进步,合作才能发展,保护和封闭得不偿失。中阿应该联手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减少不必要的贸易救济和限制措施,通过对话解决可能出现的贸易摩擦,共同巩固全球经济复苏的良好势头。


  第三,尽快建立中阿质检合作机制,以协调解决国际贸易中可能出现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纠纷。中国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说,通过建立和完善磋商合作机制与沟通交流平台,及时解决双方贸易中出现的检验检疫、质量标准、认证认可等重大问题,并能在双方关心的国际问题上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这对于服务中国和阿拉伯联盟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第四,搭建中阿市场准入平台。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清真食品农产品方面有很好的贸易前景,宁夏的清真牛羊肉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枸杞及其制品,深受国外顾客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青睐。中阿双方可共同研讨清真食品标准,相互了解清真食品质量管理和进出口措施,推动解决中阿清真食品农产品准入问题。

 

(来源:新华社  20100929)

 

责任编辑:小峰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