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肥在农业增产中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粮食生产在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常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是扩大耕地面积或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根据我国国情,继续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已不大,虽然我国尚有许多未开垦的土地,但大多存在投资多、难度大的问题。这就决定了我国粮食增产必须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途径。
施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化肥是农业生产最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物质投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约占40%——60%。中国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可以说化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目前我国化肥的产量及使用量
我国1998年化肥产量已达2956万吨(纯养分,下同),占世界总产量的19%,居世界第一位;我国1998年化肥纯养分使用量达3816万吨,也居世界第一位。
虽然我国的化肥总产量和总用量方面居世界第一位,并不意味着我国在化肥合理使用技术上也处于第一的位置,反而,恰恰相反,我国部分农村在施用化肥方面存在着严重不合理、不科学的问题,造成了化肥资源的浪费,增加了农业成本,使农民的收益下降,亟待改变。
三、我国化肥当季肥效和利用率
目前,我国化肥的利用率不高,当季氮肥利用率仅为35%。
化肥在农业生产成本(物资费用加入工费用)中占25%以上,占全部物资费用(种子、肥料、农药、机械作业、排灌等费用)的50%左右,国家、地方和农民都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农民每年为购买化肥要支付1400亿元(按耕地面积计算,每年平均每公顷在购买化肥方面为1005元)。
国家和地方每年为进口化肥支付35亿美元外汇。
全国为增加化肥生产能力,每年投入160亿元。
每年为生产化肥消耗能源6545万吨标煤,占全国能源生产总量的5%。
(来源:中国化工投资网 20070825)
责任编辑: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