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中日稀有金属暗战

    2010年4月25日,日本政府综合海洋政策总部发布了《海底资源能源确保战略》报告草案,声明日本将日存争议海域正式开始调查含有众多稀有金属“海底热水矿床”,并力争2020年实现稀有金属产业化。


    据日本报道,日本此举主要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面积第6大日本“海洋专属经济区”,并打开通往“海洋资源大国”道路。针对日本方面举动,分析人士指出,草案提到调查稀有金属及其开采,跟国此前出台禁止稀有资源出口有关。日本政府目想减少对国稀有资源严重依赖。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博士丁明华指出,这些稀有金属广泛地运用于电池、汽车、电脑等生产领域,日本“绿色经济”支柱,“如果进口得不到保证,日本高科技产业无疑将会受到极大冲击”。因此,丁博士看来,“日之间一场新‘资源战争’正到来”。


日本担心受制于国


    众所周知,日本金属矿物资源小国,却稀有金属消费大国。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现需要种类包括铬、钴、铂等30多种稀有金属,以满足自己高科技产业发展。此外,稀有金属还被广泛用于汽车,家电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


    然而,日本所有稀有金属目前基本依靠进口,而世界上稀有金属生产大国主要南非、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据日本经济产业省所属独立法人“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物资源机构”发表统计数据,2009年日本消费镍金属占到了世界消费总量15%、锰消费量占到了5.7%、铬消费量占到了3.7%。此外,据资料显示,日本每年消费总量90%钨从国进口,而国生产70%铟也出口到日本。


    “显然,日本需求量很大,但随着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急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稀有金属价格高涨,”明华博士指出。他看来,“这导致了日本极大不安,因此日本觉得必须将稀有金属稳定来源问题提高到战略层次”。


    事实上,日本上世纪80年代就制定了储备稀有金属相关法律,并于1983年建立了稀有金属储备制度基地,规定国家部分有关企业必须储备一定数量钒、锰、钴、镍、钼、钨、铬等稀有金属。


    2006年5月,日本政府提出“国家能源资源战略规划”,该规划由日本经济产业省主导,认为除了储备原来国家法律规定必须储备稀有金属等战略物质,还将储备铂、铟以及稀土等稀有金属也列入其。


    然而,随着国经济发展,特别国家电产业以及汽车制造业发展,致使稀有金属等原材料需求大幅上升,为了满足国内产业发展需要,国日渐调整了过去出口政策,开始对稀有金属出口进行控制。


    据日本媒体报道,由于国大幅度减少了稀有金属出口,致使稀有金属国际市场价格急剧攀升。其,液晶电视发光电极(导光板)主要原材料—铟,价格更上扬至540美元/公斤,较2009年11月价格上涨接近20%,创下最近数年来最高纪录。


    对此,丁明华博士指出,“这种情况下,日本业界人士认为,稀有金属多数掌握国手里,如果不及早储备相当数量铟锂,日本经济发展很容易受制于国”。


事关国家安全战略问题


    据国海关统计,近年来国稀有金属及制品出口近100多种,累计出口额为40.69亿美元;累计进口额为23.8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16.89亿美元,重要稀有金属对日、美出口量均居前列。据资料显示,国一个稀有金属储藏丰富大国:


    铟:储量居世界第一,占全球供应量80%。主要用于平板显示器、合金、半导体数据传输、航天产品制造。


    钨:储量居世界第一,占全球供应量为85%。主要用于硬质合金、特种钢等产品,并被广泛用于国防工业、航空航天、信息产业,被称为“工业牙齿”。


    钼:储量居世界第二,占全球供应量24%。用于炼制各类合金钢、不锈钢、耐热钢、超级合金,军事工业应用广泛,被称作“战争金属”。


    稀土:国储量居世界第一,供应量占全球总量80%以上。用于制造复合材料,镁、铝、钛等合金材料,被形象地比喻为“工业味精”。


    锗:储量居世界第一,产量占全球50%。主要用于夜视仪、热成像仪、石油产品催化剂、太阳能电池等生产,并被广泛用于光纤通讯领域。


    此外,钽、锶、锑、镉、铱、铋、铑、钛、镍、锆、铬、钴等及镍铬、镍铬硅、镍铝、钛铝、铁镍等也储量丰富。


    对此,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金属矿产商品部副主任孙立会曾撰文指出,国稀有金属资源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并不普通资源,因为“从某种意义上,它们都重要战略资源”。因此,孙立会认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资源安全已成为新世纪(49.08,0.00,0.00%)影响国家安全重要内容”。


    然而,当国开始改变稀有金属廉价出口战略时候,却引来了美国日本大力反对。日本国际未来科学研究所代表浜田幸就曾尖锐地指出,“国拥有世界稀有金属资源88%,掐住了日美咽喉,日本美国没有这些稀有金属,就无法制造精密制导武器。”


    不过,兰州大学蒙慧孙艳伟两位学者看来,稀有金属问题从一开始就不仅涉及资源安全问题,还涉及国家国际竞争力国家安全等问题。因此,两位学者认为,“将日稀有金属冲突表述为国家战略问题,也许更接近于问题本质”。


    与此同时,两位学者还认为,日稀有金属贸易冲突也会使两国对资源争夺更加激烈。他们看来,近几年来,日两国世界范围内展开了激烈能源竞争,到目前为止,这场竞争已经从东海油气田扩散到了俄罗斯、伊朗、南美非洲,而日稀有金属贸易冲突则可能会进一步强化这种态势。


日关系可能受冲击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此次日本《海底资源能源确保战略》报告还将确认对日敏感海域开发,而日本媒体也普遍认为“这必将对日关系构成新冲击,因为争议海域两国一直都没有达成协议”。


    据报道,稀有金属陆地上主要分布国、南非俄罗斯等国,但海底稀有金属则被认为广泛分布日本近海。因此,此次报告草案,日本政府决心准备着手推进相关调查技术开发,以实现日本稀有金属产业化。


    据报告草案显示,日本近海海底蕴藏着大量稀有金属资源。为此,日方将要勘探目标海域面积高达34万平方公里,其将2015年底前勘探钓鱼岛附近海域。


    针对这一计划,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国一直不承认“日间线”,因此“日本实现稀有金属产业化过程必然会与国发生摩擦”。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拥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但,东海海域最宽处只有360海里,日专属经济区部分重叠。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定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国认为东海大陆架应向东延至冲绳海槽,但日本却坚持采用间线进行划分。结果日之间虽然已经经过了多轮谈判,但进展甚微。


    对此,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丁明华博士指出,日之间领土争端似乎已经无法妥协,毕竟事关领土主权问题。“因此,资源冲突问题即将到来,它不仅将造成日关系紧张,同时也必将影响东亚整个地区稳定,甚至对澳大利亚都可能构成冲击”。


    而兰州大学蒙慧孙艳伟两位学者也认为,随着时间推移,日稀有金属贸易冲突必将对两国战略互信产生负面影响。他们看来,“这无疑将为刚刚回暖两国关系蒙上一层阴影”。


(来源:中国研磨网  20100505)


责任编辑:叶子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