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东亚共同体”正遇春风

  中日韩领导人北京峰会的成功召开,显示出三国合作新的精神面貌。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三国过去在推动地区一体化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东北亚的区域合作甚至落后于东南亚。而近几年来,这种现象有所改变:中日韩之间的互信在增加,合作在加强,在这次三国峰会上再次显示了这种良好势头。三国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双边、三边和多边合作,以带动整个东亚地区的发展。


  日本新首相鸠山上台后,在外交方面做了一些调整,提出建立“东亚共同体”即为一例。迄今,该设想已得到中国和韩国的支持,并作为东亚未来合作的目标。


  其实,建立 “东亚共同体”的概念最早是由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在1990年提出的。1997年底,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聚首吉隆坡,“10+3”合作机制正式启动,但目标并未和“东亚共同体”挂钩。直到2001年,受“10+3”领导人委托成立的“东亚展望小组”提出了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报告,成为东亚地区初步合作的发展蓝图。但“东亚共同体”建设仍处于长期的务虚、探讨和增信释疑阶段。近几年来,在全球化不断深化和地区一体化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和影响之下,东亚地区首脑们越来越认识到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在世界经济三大板块中,欧洲和北美的一体化进程大大快于东亚,这不仅将使东亚地区国家在全球竞争中处于劣势,也将使其在世界经济板块化的风险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加速东亚区域合作一体化进程将有利于本地区的发展。而且,从近年来东亚地区经济增长在世界中的领先地位来看,加速东亚合作也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的形势已经相当有利于推动建立“东亚共同体”,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强调加强地区合作本身就说明三国合作的决心,说明原先政治上的互信不足的现象正在改变。在经济上,相比其它地区,东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受金融风暴影响较轻,可能是率先摆脱危机影响的地区。中日韩已经形成了非常紧密的经济和贸易关系,以2008年为例,中日贸易额超过2600亿美元,中韩贸易额接近1900亿美元,日韩贸易额也接近1000亿美元。此外,地区各领域合作机制的运行和以东盟为核心的东亚经济圈的合作形式为推动建立东亚共同体提供了良好基础。尽管东北亚地区合作机制尚未建立,但东盟共同体的建设已卓有成效。而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明年将建成,这些都为东亚经济最终一体化创造了条件。


    要建立东亚合作机制较为容易,但要建成共同体实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问题要正确对待:如成员国问题、地区外国家加入问题、主导权问题、热点问题的处理等等。不过,只要互信增加,上述问题应该都不难解决。


(来源:解放日报  20091011)


责任编辑:叶子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