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龙”“象”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在过去60年中,中印双方在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中不断踏上新的台阶。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而印度则是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根据中印两国商界人士的预测,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到2015年中印双边贸易额将至少达到1000亿美元。


  2010年是中国、印度建交60周年。


  中印不仅同为经济发展迅速的新兴经济体国家,也是山水相连的两个发展中大国。在过去60年中,中印双方在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中发展如何?又存在着哪些问题?中印两国未来的经贸合作领域前景是否广阔?在5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印度论坛”上,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多位专家表示,中印经贸合作在过去60年中不断加强,但由于历史、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中印经贸关系也存在一些挑战,经济上的互补性意味着未来中印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在过去60年中,中印双方在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中不断踏上新的台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马加力在中印论坛中表示。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而印度则是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根据中印两国商界人士的预测,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到2015年中印双边贸易额将至少达到1000亿美元。印度驻华使馆商务一秘


  NagarajNaidu在论坛上表示,即便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2009年,中印双边贸易还是达到430亿美元,两国今年的贸易目标是600亿美元。


  除此之外,中国企业在印度的投资不断增加,印度一些企业也在中国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印度还是中国对外承包的重要市场。到今年2月,中国在印度承包额累计达到300亿美元。印度第二大银行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亚洲与中东区总裁SudirDole表示,2010年印度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达到10%。印度人口年龄层较轻,且中产阶级人口增长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这意味着印度未来消费潜力较大。他认为,印度国内的电信、零售业、港口业、道路行业的投资机遇较大,非常希望中印两国能加强合作,实现“双赢”。


  然而,在中印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摩擦和纠纷。例如,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已经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认可,但直到目前还没有得到印度的承认。因此,中国的商品流入经常受到反倾销调查。数据显示,自1994年至2006年7月底,印度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调查达到98起,占全球对华反倾销立案总数的47.3%。2005年以来印方对中国作出终裁的14起案件中,没有一起给予中方市场经济地位。


  此外,有学者还表示,印度对中国公司在华投资也存在着歧视现象。例如,在印度外汇管理法中对中国存在歧视性规定,要求中资公司必须在获得印度储备银行、财政部、内政部和外交部等四部门的审批后方可运作,而其他大部分国家在印度投资只需印度储备银行审核即可。另外,印度还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大陆企业、香港企业甚至台湾企业参与港口、电信、机场等所谓敏感行业的工程及政府采购项目的投标。


  尽管中国和印度在经贸领域还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但与会专家均认为,中印经贸合作领域前景广阔。主要原因除了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看法具有相似性、对国际行为准则的认识具有共同性之外,还在于中国和印度经贸发展之间存在着互补性的需求。“中国劳动力效率高,而印度资本效率高;中国制造业相对发达,印度则是‘软件大国’,两者结合可产生‘经济增效’。”四川大学南亚与中国西部合作发展研究中心外联部主任彭景在论坛中表示,为此,中印可考虑多建立优势互补的合资企业,避免分歧,扩大合作。彭景还建议,中印两国可将南盟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作为两国战略合作的重点项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成贵还在论坛中提出,印度和中国同为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双方在农业贸易领域的合作空间很大。


  “当前中印关系的重要性已经超出了双边的范畴,具有全球性的意义。”中国印度友好协会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蒋正华在论坛中表示,加强两国的互利合作,一定会对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重要的贡献。

 

(来源:金融时报  20100519)

 

责任编辑:小峰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