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左起四)与多位世博会国家馆的设计师在一起。
昨日(2010年5月14日)在五洲宾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下简称“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认为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受追捧,但要真正“走出去”还需要学会包装自己,进行真正的市场化运作。
向世博会设计大师发邀请
作为深圳文博会的主办单位之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对文化企业和产品“走出去”起到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同时也是上海世博会组委会执行委员会执行主任,此次来深圳参加文博会,他还特意邀请了多位世博会国家馆的设计师一同前来。
“这次深圳文博会的功能配套进一步加强,活动很多,除了展示,还有论坛和交易。另外,我们把上海世博会的国际大师请过来了,包括意大利馆、以色列馆、中国馆的设计大师等,我非常高兴。因为他们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非常有创意,也是产业、创意、建筑各领域的完美结合。”万季飞说,要发展产业,没有交易是不行的。本届文博会规模盛况空前,前来参加的外国客商数量创出了新高,其中有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上万名海外采购商受邀参会,规模超过了前五届。
中国文化尚需加强宣传
万季飞认为,现阶段中国的文化产业还要不断加强对外宣传。“很多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比较片面,印象是零碎的。另外,中国文化比较高深,文字也不通,对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产生了一定障碍。”万季飞说,随着国家的强大,英语、法语等各语种的电视台、报纸和网络媒体等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国际上也流行起“汉语热”。万季飞认为,中国的文化特点鲜明,与西方完全不同,深受外国人的喜爱,这也决定了中国文化产业的潜力巨大。
文化产品也要包装
对于中国的文化企业和产品如何更好地“走出去”,万季飞提出了两点建议:首先是要学会包装,要将中国文化的精华提炼出来,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在这方面,中国缺乏经验;其次,需要研究文化产品的推广如何更好地符合西方人的品味。
(来源:凤凰网 20100515)
责任编辑: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