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中美贸易新趋势及应对措施

 

 金融危机下的中美贸易新趋势及应对措施

 

摘  要: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世界形势下,各国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冲击,而中美贸易又正值风口浪尖上为人们所热议,如何改善中美贸易关系已迫在眉睫。中美两国传统贸易依然展露出不可持续性,新的贸易趋势有利有弊,积极应对才能达到双方的共赢,因此要加强并拓展新的贸易合作领域和积极应对美方的贸易保护条款。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美贸易,贸易保护,合作共赢


一、金融危机下的中美贸易


  (一)金融危机的爆发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全球面临着60年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在美国发达、完善的金融体制下,几乎所有人的消费,都是靠借钱来完成。与中国人不同,美国人的储蓄率历来很低,由消费来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直接影响到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当网络等高科技行业造成的泡沫破灭后,新的资金和活力转移到房地产。较为容易获得的信贷带来了大的需求,正是这种需求推动了房地产价值。到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2%。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直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家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牵一发而动全身,当一夜之间泡沫幻灭,绝望的美国人从自己宽敞的家被扫地出门,举家睡进街边的帐篷时,由美国引爆的金融危机以一发不可收拾的态势席卷全球。


  (二)金融危机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美国经济放缓导致我国对美出口整体增速下降。从总体上看,美国经济不景气时,其自华进口的下降往往要大于其经济增长的下降。按美方统计,2008年前8个月美国自华进口增速仅为6.0%,首次低于美国总体进口增长率,且各月自华进口的增速基本都低于美国总体进口。


  而美元的持续贬值也削弱了我国的出口竞争力。美国持续降息,同时通过增加财政赤字来救市和刺激经济增长,这样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必将导致美元继续贬值。与此同时,若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趋势不改变,这样的双重效应将会削弱我国出口产品在美国市场相比与其他国家进口产品的竞争力,对美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此外,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也可能抬头并影响我国对美出口。根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的数据显示,美国全部消费品进口40%来自中国。金融危机下,一部分受影响的美国民众和企业难免会对政府施压要求贸易保护主义,利用各种手段限制我国对美出口。


  因此,共同面对金融危机是目前中美面临最紧迫的任务。


二、传统中美贸易形式及其不可持续性


  作为世界地图上的两个大国,中美两国贸易频繁。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国家,拥有13亿人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生产力蓬勃发展。美国是发达国家中最强大的国家,拥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巨大的经济实力,涌流出无穷无尽的财富,微软的电脑软件和波音的喷气飞机风行全球。中美贸易双方的热点,主要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跨国收购和把生产、销售、服务的分支企业办到对方国家去。其中,又以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为主。就服务贸易而言,两国服务贸易的基础厚薄不同。据美国经济分析局测算,2008年中美双边服务贸易(含政府服务)额达260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占美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2.7%。其中,美国对华服务出口160.9亿美元,同比增长13.3%;进口99.2亿美元,同比增长12.8%。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为61.7亿美元,同比增长14%。而货物贸易,则主要是对美出口,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的构成基本上以资源性产品、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和半成品为主,大都是美国的日用消费品,这是中国对美出口的一个基本特征。(鞋类、服装、玩具、家电、五金产品、灯具与家具是中国在美国市场上有竞争性的8类商品)。很多去过美国旅游的中国游客,在为家人带回的礼物中有尴尬的写着“Made in China”的字样。也正是由于日常用具中充斥着“中国制造”,甚至让美国人有了中国威胁论。而事实并非如此,中美贸易的现状用我国前商业部部长薄熙来的话说就是顺差在中国,而利润在美国。2007年,中美贸易额达到2626.8亿美元,中国贸易顺差为1442.6亿美元。由于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中国制造一定意义上也是世界制造,中国对美的大量加工贸易已然使其成为一个大的组装中心。


  在此,我们要引出宏基电脑董事长施振荣先生在《再造宏基:开创,成长与挑战》一书中所提出的微笑曲线,如图1所示:  


 


  微笑曲线分为左、中、右三段。左段为技术、专利,中段为组装、制造,右段为品牌、服务,而曲线代表的是获利。微笑曲线在中段位置为获利最低,而在左右两段位置为获利最高,这样整个曲线看起来是个微笑符号。当前制造产生的利润低,全球制造也已供过于求,但是研发与营销的附加价值高,因此产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也就是在左边加强研展创造智慧财产权,在右边加强客户导向的营销与服务。该曲线也从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顺差在中国,而利润却是在美国。长期从事低附加值的产品加工,只能使我国处在曲线低谷的恶性循环之中。想要打破这种模式,就必须看到嘴角的优势和它预示的新的趋势。


  金融危机中,美国过度借债的增长模式已然走到尽头。“资源国―生产国―消费国”这个全球分工模式从而失衡。随着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美国消费者的紧缩开支,已经影响到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的出口,中国的银行即使严格控制,也难保不受到淹没了无数外国竞争者的、最严重的金融风暴的影响。当美国一部分大的金融机构宣布破产,失业的美国民众涌上街头时,中国的很多企业也面临了破产的危机。


  因此,鉴于传统中美贸易中愈演愈烈的纺织品贸易摩擦、中美知识产权保护、贸易逆差等弊端和金融危机下不得不面对的种种问题,传统中美贸易模式已经走向尽头。当务之急是寻求新的合作方向,探索新的贸易趋势以应对金融危机下中美贸易的变化。


三、金融危机下的中美贸易新趋势


  目前,作为世界主要的贸易国,中国正面临以美国为代表的外部需求不足的挑战;而美国也面临前期消费过度、国家负债沉重的增长困境。旧的增长模式被打破,新的发展蓝图正在形成。


  (一)新的贸易合作领域前景广阔


  自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以来,“绿色”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词。在美国政府的积极倡导下,清洁能源在美国逐渐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


  中美经济合作需要一个新的契合点,要有一种双方互利的贸易来平衡双边贸易,这个新契合点很可能就在能源领域的合作。


  作为奥巴马政府成立后的两位华裔部长,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和能源部长朱棣文于2009年7月的联袂造访,既是为美国总统奥巴马下半年的访华计划铺路,也将凸显美国在新能源与气候等问题上的战略思路。


  奥巴马政府的选择与中国不谋而合。作为我国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目前在中国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国和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清洁高效能源、保护环境、确保能源安全方面面对着共同的挑战,也拥有共同的利益。中美双方,在油气论坛、能源政策对话和建立清洁能源研究等方面将继续进行合作;在可再生能源、清洁煤、智能电网、页岩气、第二和第三代生物燃料以及先进核能方面加强合作;在战略石油储备、提高能源市场透明度等领域开展对话。


  2009年下半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出台风力发电补贴政策,光伏发电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太阳能电站和太阳能屋顶建设计划,以及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09年6月5日,北京隆重召开“2009第二届中国清洁技术产业投融资峰会”。该届峰会汇集了中国清洁技术产业领域最权威的政府领导、最有影响的境内外投资机构、最具代表的业内知名企业家及最有发言权的资深学者。9月,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峰会开幕,此次峰会也吸引了众多新能源产业和投资界大腕到场。


  (二)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


  虽然,中美贸易有很多向好的新趋势,但是,美国一些有碍两国经济发展的短视政策也不能忽视。


  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对出口美国的中国轮胎实施限制关税。奥巴马不顾中美各方的呼吁与反对,签署征收惩罚性关税的做法犯了四大错误,由此带来的风险不可低估。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哈拉所说,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无助于世界经济复苏和贸易往来。奥巴马为了赢得民心和选票而违背经济学规律,其影响是必定减慢全世界经济的复苏速度。


四、金融危机下中美贸易新趋势的应对措施


  面对如此纷繁的中美贸易形势,我们应该看到其中的利弊并找出应对方法,这是我们眼前的第一要务。对于新趋势,我们应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其应对方法应包含如下几点:


  (一)加强并拓展新的贸易合作领域


  很多如新能源方面的新贸易增长点合作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对于这些新型的贸易增长点,我们应合理良好的利用。一方面,从美国引进新能源类的科技技术有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更有利于中美贸易顺差的减少和两国经济的平衡,这对于两国未来的发展都有很大益处;另一方面,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将出现更多的高附加值产品向美国出口,这样不仅提升了我国出口商品的净利润,同时也将打开两国贸易的新增长点,可谓一举两得。


  (二)积极应对美方的贸易保护条款


  在WTO的大框架下寻求合理妥善的方法解决贸易争端,促进两国的经济复苏和世界的经济发展。


  对于此次轮胎特保案,我们似乎又看到了当年大萧条时美国愚蠢政策的影子。但是,我们不能犯同样的错误。不能片面的以报复性行为向美国产品征收高税收。如果贸易大战一旦展开,全球必将在中美影响下进入第二次衰退。


  因此,我们最好的应对措施应当是在WTO法规大的原则背景下与美方展开磋商,适当对被惩罚企业加以扶植,妥善解决被惩罚企业的生存问题。同时,对美国个别商品警示性的提高关税,以提醒美方两国贸易正常化进行的必要性,坚决避免贸易大战的展开。


  中美两国的贸易,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从两国甚至全球利益出发才是经济复苏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刘泽.中美经济的相关性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2,(5).


  [2]施振荣.再造宏基:开创,成长与挑战[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3]许涛.中美新能源对话:寻求共同利益.http://www.newenergy.org.cn/html/0097/7200928719.html,2009——07——20.


  [4]赵修文,张军.中美贸易的新变化及贸易摩擦根源[J].经济纵横,2005,(11).


  [5]约瑟夫•河.适应全球商业环境的挑战:对中美经济关系的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2).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年第1期)


责任编辑:文雯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