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中美经贸:合则两利 斗则俱伤

    全球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各国经济动荡仍令人记忆犹新,西南欧的部分国家尚未扭转危机余波所造成的不堪局面。就在当前中美经济起暖回升的关键时刻,美国部分人士却抓住中美贸易顺差问题、汇率问题等大做文章,似要制造中美经贸对峙的紧张态势。这引起了中国进出口企业,尤其是机电企业的高度关注和深切忧虑。


    机电产品贸易是中美贸易中的主体部分。2009年,中美双边机电贸易总额为1725亿美元,占中美双边贸易额的57.8%。其中自美机电产品进口额为378亿美元,占中国自美进口的48.8%,同期中国对美机电产品出口额为1347亿美元,占中国对美出口的61%,其中近一半是由美国在华投资企业创造的。美国已成为我机电行业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五大进口市场。稳定的和可预见的经贸环境,是双边机电行业发展的根基,因此,中国机电行业企业呼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应更重视维护和巩固两国经济恢复的大好局势,通过对话、协商等方式妥善处理中美经贸问题。


    中国每增1美元顺差美国反而赚取1.3美元中国对美存在贸易顺差,这是中美进出口统计表中清晰可见的数字,一部分美国政治及经济界人士看到了,可是,他们没有看到中美一定规模的顺差是中国大力承接产业转移的结果,没有看到美国等国家的跨国公司才是顺差获益的大户;同时,这部分政经人士不愿正视汇率不是造成中美顺差的根本原因这一事实;更不愿承认美国在高技术产品领域对华采取的出口管制政策才是加剧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核心关键。


    事实上,欧美等发达国家是顺差的最大收益者。据相关企业反映,1台惠普笔记本电脑在中国组装加工费约35美元,进口零部件约450美元,出口价格约800美元,在美国售价约1200美元。也就是说,中国每增加1美元的顺差,美国就赚取了1.3美元(不包括国外零部件供应商利润)。据中国美国商会2008年对238家美资企业调查显示,71%的企业在中国利润高于全球水平,80%的企业表示要加大在中国投资。


中国积极鼓励进口促进贸易平衡


    中国对美存在贸易顺差,中国方面也看到了。无论造成顺差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中国都愿意抱着积极的态度以加强合作的方式力促问题的解决。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在各国经济都呈现不稳定性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仍通过积极鼓励进口等方式促进中美间的贸易平衡。


    以机电行业为例,在2009年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在我国政府的支持下,在行业发展需求的引导下,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两次组织逾百人的大型投资合作促进团访美,在美成功举办了经贸论坛、企业对口交流会以及盛大的签约仪式,促成合作项目200多项,涉及金额近300亿美元。其间还和包括国会议员、政府机构和企业在内的美国各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使双边产业界加强沟通和对接,为扩大自美进口和对美投资创造便利条件。


对华贸易战也会重伤美国经济


    中国对美存在贸易顺差,美国部分政治和舆论人士不仅看到了,也牢牢抓住了。他们无视金融危机后双边经贸领域需要更稳定大环境的现实,一味加大贸易保护力度和借助汇率问题施压来解决中美经贸问题。


    2009年,美国对华发起23起反倾销、反补贴和特保调查,案件数量增长53%,涉案金额增长8倍。而美国在机电领域对华的贸易保护一直比较严重,2007——2009年,美对华机电产品发起11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以及14起知识产权领域的337调查,涉及中国出口金额约百亿美元。我们都知道,贸易救济措施是把双刃剑,伤及出口国的同时也会影响到本国下游产业及消费者利益;更何况,如果各国都效仿美国纷纷加强贸易保护,未来的国际市场必将会壁垒重重,如此,奥巴马总统提出的5年实现出口倍增的目标似难实现。


    最近,给中国加贴“汇率操纵国”标签的喧嚣声在美国此起彼伏,我们希望美国持此类观点的政经人士冷静地看待和处理此事,认真考虑此举或将引发的中美间大规模的贸易战,清醒地预见一下中美的贸易战可能将导致超越两国范畴甚至波及全球的经济动荡。这无疑将对两国产业界、尤其是机电产业界造成严重伤害。


对华出口管制是贸易不平衡核心


    中国对美存在贸易顺差,两国机电产业界也都认识到了其核心问题所在,都希望通过扩大双边高技术领域的合作来有效解决该问题。


    当前,美国对华实施出口管制政策,限制其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对华出口,范围涉及20大类、31个项目,产品包括飞机和飞机发动机、电子领域等,导致中美在航空航天、信息及电子等机电产品领域的贸易与合作受到严重影响。美国半导体协会曾指出,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已达到3800亿人民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4,中美在半导体领域的合作拥有广阔前景,而美国现行的出口管制政策使美半导体企业坐失良机。据中国海关统计,2001——2008年,美对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我国高新技术产品总进口的比重从18.3%减少到6.9%。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对高技术产品的进口需求不断增强,这也为国际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机电行业强烈呼吁美国能够放宽对华出口管制,使美国业界能够把握住中国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促使中美在高技术领域的合作实现突破性发展。


中美两国存在巨大互惠性


    中国对美存在贸易顺差,可中美之间的合作不仅仅是进口与出口这样简单模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存在的巨大相互需求和巨大互惠性决定了中美的双边经贸合作发展必是多样性与深层次性的。


    截至去年6月底,美国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达5.7万多个,实际投资高达610亿美元,投资涉及29个制造领域和100多个服务业领域。同期中国在美兴办的贸易型和非贸易型公司也呈增长趋势。中美双边经贸历时30年的合作与发展,现已经形成了共荣共损的局面。


    温家宝总理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正是两国产业界的心声。尤其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只有维持和巩固经济恢复的大好局势,创建稳定和可预期的双边经济大环境,才能使两国经济真正走出低谷,使两国人民获得实惠,使两国产业再次取得飞跃性的发展。


(来源:在线国际商报   20100319)


    责任编辑:文雯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