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北京市农业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态势
2009年1-3季度,北京市农业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态势。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9.5亿元,同比增长3.3%。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2%;产业增加值达77.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7%。
补贴政策全面落实,粮食生产保持稳定
适宜的气象条件、稳定的补贴政策等利好因素,使北京市今年的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初步统计今年北京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339.8万亩,同比增长0.1%;总产量为124.9万吨,亩产为367.6公斤,均与上年持平略减。
惠农政策集中释放,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对农业扶持的力度不断加大,各项政策的落实,稳定了当前的农业生产。今年1-9月,北京市生猪出栏229.4万头,家禽出栏8537.8万只,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9%和6.7%;牛奶产量51万吨,禽蛋产量11.3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8%和1.1%;盆栽植物产量达11241.7万盆,鲜切花产量达4644.1万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5.6%、5.6%;水果产量80.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5.8%;由于占地、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蔬菜产量有所下降,1-9月蔬菜产量182.5万吨,同比下降3.6%。
从区域影响看:顺义区、大兴区和房山区是生猪主要增长区域,三个区生猪出栏增量占全市总增量的89.2%;密云县、延庆县和门头沟区是家禽主要增长区域,占全市总增量的84.8%;大兴区和顺义区是牛奶主要增长区域,占全市总增量的84.7%;顺义区和平谷区禽蛋增量是全市总增量的近4倍;顺义区和通州区鲜切花增量是全市总增量的2.3倍,两个区盆栽增量占全市的70%;大兴县和平谷区的水果产量增量相当于全市水果产量总增量。
种、养业共同拉动增长,主导产业贡献突出
前三季度,种植业(含林业)实现产值98.8亿元,增长13.4%,拉动现价总产值现价增速上升6.1个百分点。其中:蔬菜、水果和林业前三季度产值分别增长12.5%、30.7%、15%,占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23.6%、12.2%、5.4%,是拉动种植业产值增长的主要因素。
前三季度,养殖业(含渔业)实现产值96.6亿元,下降5.2%,拉动现价总产值现价增速下降2.7个百分点。其中:家禽及禽蛋产值31.3亿元,同比增长1.4%,占总产值的比为15.7%;由于生猪价格波动大,猪的产值同比下降16.8%,如果扣除价格因素,猪的产值增长9%,在总产值的比重达15%。
都市型现代农业增势迅猛
乡村旅游态势良好,消费水平明显提升。截至9月底,全市共有观光园1272个,接待人次1013.5万人次,总收入达9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0.2%、13.3%、21.3%。前三季度全市实际经营的民俗旅游户共8026户,接待993.8万人次,实现收入4.4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3.5%和39.5%。游客通过观光园民俗游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前三季度全市观光园和民俗游的人均花费金额分别较上年提高了7%和13%。
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收益明显提高。截至今年3季度,全市已利用设施农业占地面积27.4万亩,同比增长10.9%。设施播种面积达到45.7万亩,同比增长6.4%;设施农业共实现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24.3%,其中温室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80.5%。分品种看,设施蔬菜、花卉、瓜果、水果的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0.8%、31.6%、26.6%、9.1%。
种业稳步发展,外销收入有所增长。前三季度,北京市种业总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种雏禽收入1.77亿元,种蛋收入2.19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5.3%和6.5%。种业中销往外埠的收入达4.3亿元,同比增长23.2%,占全市种业销售收入的52.4%,较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