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全球变暖导致“冬穿夏衣”?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面料、颜色、衣边长短……上述细节乃时装界最常见变量,但无论怎么变,制衣者总有“大法则”可循,那就是四季演变。

 
然而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似乎让这一定律也不再可靠。2006年与2007年秋冬,全球时装中心之一的美国纽约经历两个反常暖季,服装业损失惨重。比如美国服装公司丽资克莱本,习惯每年8月向商场输送秋季新品,公司认为,天气转凉会带来外套和毛衣的销售旺季,不料连续两个秋季姗姗来迟,传统策略遭遇滑铁卢。为应对气候变化,众商家不得不各出奇招。
 
服装界年损失百万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1979年至2005年间,北半球气温平均升高约0.8℃。气温增幅似乎不大,但季节长短变动较大。报告发现,由于春天来得比以往更早,秋天来得较迟,冬季缩短了两星期左右。
 
斯托尔麦克认为,这些变化足以给服装工业带来巨大改变。
 
哥伦比亚大学气候专家霍顿预测,2008年8、9月气温将会高于近年平均值。鉴于此,LizClaiborne公司设计师准备舍弃羊毛和厚棉布,转向开司米等更轻更薄的材料。公司商品与设计负责人安•凯西尔说,无季节性衣料将是未来趋势。
 
在塔吉特百货公司,气象小组成员研究历史气候变化模式与当前天气变化,向连锁店建议采购哪种货物、几时上架合适。公司负责服装设计与发展的迈克尔•艾力克辛说,服装销售计划发生戏剧性转变,经销商已懂得9月继续购进夏衣,11月才是换季清仓之时。
 
这些变化就改写了服装界几十年来形成的种种惯例,因为气温的无常变化,服装界内一年的损失达到上百万美元。
 

“气候险”开始吃香

 
美国另外一家长于外套制造的服装生产商Weatherproof则想出了更加高明的办法,他们买了1000万美元的保险,以防止不同寻常的高温天气给他们的生产造成损失,开创了服装制造行业 “气候险”的先河。“我在这个行业已经干了40多年,在那个年代,我们知道,12月开始变冷,然后延续到1月、2月,”Weatherproof公司总裁弗雷德里克•斯托尔麦克说,“现在,这些一点用都没有。”他还表示,对于服装制造行业来说,变化无常的天气成为另外一个新标准,迫使生产商们不得不在制造和销售方面做出改变。
 
该公司与保险公司约定,若12月纽约市日均气温高于3℃的历史平均水平,公司有权获得赔偿。气温越高,赔偿金也越高。
 
Weatherproof投保的公司“风暴交易所”成立于1年前。除了像Weatherproof这样的服装公司,它也向一些石油、电力企业提供类似保险服务。
 
“风暴交易所”负责人戴维•赖克说:“若气温只是持续上升,商家也不难应对。但‘全球变暖’并不仅仅意味气温上升,还意味着气候变化更加无常。”
 
Weatherproof总裁斯托尔麦克说,这笔“气候险”就像“车险”,不知何时有用,但足以抵抗意外。
 
  可是,站在公司位于曼哈顿的冬季成衣展厅内,斯托尔麦克仍有一丝遗憾:“多希望一切回复正常,回到12月1日能掷雪球的时光。”
 
责任编辑:方方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