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有一则新闻,上海推出全国首创的自动售货机银行卡小额支付功能,到2009年底前申城地铁站内将有166台自动售货机可让人轻松刷卡,2秒内就能完成一笔小买卖。
在自动售货机上购物越来越方便,一方面体现了科技进步为现代生活“加油”,另一方面则折射出消费者文明素质逐渐提升。上世纪60年代,从世博会上萌生创意的自动售货机一面市,在一些文明指数较高的国家发展很快。鼎盛之时,每40个美国人就拥有1台售货机,每23个日本人就拥有1台售货机,平均每个日本人每年在自动售货机上要花掉4000多元人民币买小商品。而自动售货机在中国市场出现16年之久,至今全国仅有3万多台,而且仅限于现金交易。
日本有世界自动售货机王国之誉,此类无人操作的“微型超市”的商品销售额可占零售业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在爱知世博会上更承担了卖货的主角。由于对民众文明素质有充分信心,德国自动售货机可在街头出售黄金,韩国自动售货机可卖600种人参及其产品,但中国自动售货机只售品种有限的食品和饮料。
自动售货机多年来在我国动弹不得,“卡”在不信任感。一些市民的不文明举动,使自动售货机常遭“小劫”。多年前在本市徐家汇公园附近,曾有一台自动售货机的玻璃屏常换常碎。为了贪几元钱一瓶饮料的小便宜,游手好闲者屡次破坏无人看管的自动售货机,直到售货机商品展示面板前安装了铁丝网才罢手。至于用线绳吊着硬币蒙骗售货机“钓”商品,往投币口塞垃圾等恶意行为,更让售货机时遭无妄之灾。
眼下,随着上海市民文明指数的提高,针对自动售货机的人为破坏因素日渐稀少,也让这个新业态开始冒尖。相信自动售货机在上海发展得越如意,前来参观世博会的千万游客也会越惬意。
责任编辑: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