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理性看待中美经贸平衡与汇率稳定问题

    当前,国际经贸失衡严重,重心依然在美国,焦点转向中国。近期,美国朝野拿其造势,学界开道,舆论鼓噪,政客作秀,将贸易逆差、高失业率、复苏迟缓统统归罪于人民币汇率,情绪化与政治化倾向明显。


  理论上,汇率调整有助于恢复经贸平衡,但实践中,由于受诸多因素制约,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汇率变动对失衡调整作用很小,甚至不起作用。上世纪80年代中,美将贸易逆差归罪于日本的“不公平贸易政策”,压日元升值,由此签订《广场协议》。结果,1985--1988年日元升值86.1%,但美对日贸易逆差不降反增,由 1985 年的1218.8 亿美元增到1987 年的1516.8亿美元,占GDP比重从2.8%升到3.4%。今天,美政界故伎重演,将贸易逆差嫁祸于中国,指责人民币被“严重低估”。然而,事实上汇率变化对调整中美经贸失衡影响极小,下述数字可见一斑。据美方统计,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1%,而美对华贸易逆差则由2005年的2020亿美元增到2008年的2680亿美元。另外,人民币升值对美商品出口影响也不大。以汇改前的 2003--2004年为例,人民币兑美元稳定在8.28,美对华出口分别增长24.3%和31.9%,汇改后的2005--2008年,人民币逐年升值,美对华出口年均增长16.4%,即使2007年人民币大幅升值,美对华出口只增长17.2%。


  原因何在?因为当前中美经贸失衡具有鲜明的结构性与时代特征,其成因远比经济学讲述的复杂,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多边治理问题,更是世界经济发展与力量格局变迁使然。历史上,每当新兴大国崛起,世界经济难免经历由失衡到再平衡的痛苦调整,无论英国、美国,还是日本、德国都不例外。今天,中国、印度等“金砖四国”经济起飞,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拓展国际经贸空间,不但改变自己,也改变着世界,使世界变平距离拉近。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难免冲击现行国际经济体系,产生诸多结构性碰撞。一方面,美日德失衡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新兴市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南北不平衡日益加剧,是世界经济多元发展的必然结果。


  故此,中美经贸不平衡仅仅是全球失衡的一个特殊案例。2009年,美国与90多个经济体有贸易逆差,中国是其中之一。中国对美有贸易顺差,但与亚洲、拉美等为逆差。借用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罗奇先生的一句话,“采取双边补救措施解决多边问题,就像整理正在下沉的‘泰坦尼克’号甲板上的躺椅”,无济于事。除非削除造成多边失衡问题,但在全球化环境下几乎不可能。所以,一味盯住人民币汇率,只会扼杀脆弱复苏中的国际贸易,打乱缓慢恢复中的世界经济,加剧美国自身贸易逆差。因为,目前美从华进口商品往往是刚性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低,国内缺乏替代性,将其转移到其他地区,进口成本会更高。这是现阶段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暂时无法改变。


  深层分析,中美经贸失衡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步伐明显加快,推动外国直接投资加速流动,使商业活动无边界化,特别是跨国公司已建立起全球生产网络,使中间产品交易异常频繁,全球产业加速转移,业务外包方兴未艾,世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产格局。期间,美国等发达国家将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环节外包到海外,使中间产品贸易大量增加,最终出口产品包涵诸国附加值,下游生产国附加值最低,但现行统计方式将其算入生产国出口。目前中国正处于下游,每年承接大量加工贸易,中间产品的大量出口人为抬高中国的贸易顺差。2009年,加工贸易出口占中国商品出口的48.8%,顺差达2647亿美元,而我们的顺差总额只有1961亿美元。也就是说,假如扣除加工贸易顺差,中国则有686亿美元的逆差。当然,加工贸易给我们创造诸多就业,也带来微薄的附加值。如一部在美国售价300美元的iPhone,中央处理器产自新加坡,触摸屏来自美国,美方还保留研发与零售的大部分利润,在华组装只留下4美元的加工费。因该产品在中国组装,最终算入中国出口。试想,如果对此款产品征税,最大受损方应该是谁?


  事实上,中美经贸失衡的最大制造者是跨国公司。2009年,中国商品出口达12071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出口6722亿美元,占总出口的55.9%;在1961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中,外企顺差达1270亿美元,占总顺差的64.8%。假如扣除外企顺差,我们的顺差只剩691亿美元。在美国,贸易逆差的最大制造者是其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以2006年为例,据美商务部统计,美通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进口达8627亿美元,是同类出口的2.7倍,逆差为5437亿美元,占美总逆差的71.2%。无独有偶,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前5大逆差国,正好是美前5大逆差国,占总逆差的66%。这绝非巧合,因为只要可能跨国公司就会通过海外子公司销售商品,而不是从美国出口。同时,它们不仅向所在国销售商品,而且将最终产品返销给母公司,结果被算入美国的进口。故此,用贸易权衡美国的全球活动是极为错误的。


  另外,全球化的利益分配是不均衡的,明显向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倾斜。目前美国使用着全球一半以上的储蓄,弥补其经常项目逆差,成为资本净流入国。其企业向海外大量投资,国际化生产与全球营销,使其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净流出国。结果,美以出售债券方式向全球输出债权资产,又以外国直接投资方式向全球购买股权资产。但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债券收益率低于5%,股权收益率高于10%。这一高一低的收益差额使美从国际资本市场获得巨额财富。


  必须清楚认识到,当前美国的贸易逆差与资本项目顺差,反映的是美技术、金融和商业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不表明美国经济的脆弱性。中方贸易与资本双顺差,只说明我国尚无力改变处于下游的尴尬境地,是竞争力低下与市场不发达的表现。一旦中美经贸趋向相对均衡,说明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可与美平分秋色了,但要达到真正的均衡恐怕需要很长时间。历史上,美日经贸失衡已博弈数十年,至今表面相对均衡,但实质是日本将生产转移到海外尤其是中国,让中国为其承担失衡压力。


  从辩证眼光看,不平衡是一种“动态均衡”的永恒现象。事物发展永远处于平衡与不平衡之间,中美经贸关系也一样,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需要从“总体平衡”视角看待不平衡问题,并从各自宏观政策入手,循序渐进纠正失衡。    

 

(来源:光明网  20100413) 

责任编辑:小峰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