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龙虾消费的淡季,往年的龙虾推介都是在春天才开始。而这场提前举行的推介活动,在盱眙县领导口中成了一场“龙虾保卫战”。
专家:龙虾自身并不存在问题
越刮越猛的龙虾“红色风暴”,2010年被“哈夫病”泼了一盆冷水。会上,省工商、卫生、质监、环保等部门领导和国内水产、营养专家,就“龙虾门”风波进行了冷静的分析和思考,为“盱眙龙虾”发布了绿色、健康、安全品质鉴定,希望“盱眙龙虾”通过品牌的力量,引领我省龙虾产业绝处逢生。
作为龙虾产业的引领者,2010年,盱眙龙虾以41.3亿元的品牌价值进入了中国农产品品牌前十强,跻身2010年度世界节庆品牌前三强。但一场“龙虾门”风波,却让整个龙虾产业受到巨大影响,盱眙龙虾也受到了牵连。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毛俊同认为,龙虾自身并不存在问题,正确的吃法和食用量才是更为重要的话题。江苏省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与评价所主任医师待月则呼吁:大家不必对龙虾草木皆兵,我们有理由相信盱眙龙虾给我们带来的品质保证。
企业:建立可追溯体系很有必要
盱眙龙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南庆计划让“盱眙龙虾”在美国上市,并在几年之内把盱眙龙虾打造成一个20亿元级的产业。为了坚定消费者对于盱眙龙虾的信心从而完成自己的计划,王南庆宣称:“从明年开始,消费者吃的每一盆盱眙龙虾都可以追根溯源!”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农业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食品安全的保证,追溯体系在很多发达国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有部分城市正在进行试点,而专门为龙虾产品建立追溯体系,这在国内还是头一次。如果没有可追溯体系,出了问题相关利益者都会千方百计否认,而一旦建立了可追溯体系,就可以迅速查清问题究竟出在哪个环节,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
农户:期待龙虾国际标准
“龙虾门”风波后,人们开始关注龙虾生产中的质量标准问题。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稻田养殖龙虾、湖泊养殖龙虾、人工水面养殖龙虾一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界定,一些低品质的龙虾就此流入市场。养殖龙虾的农户认为,在目前没有国家统一标准之前,制定更为严格的地方标准是重振消费者信心的途径之一。
专家表示,国家农业部渔业局2010年已经着手制定关于龙虾养殖的国家级标准,但目前沿用的还是地方标准。盱眙龙虾一直在朝着更高的标准化生产方向努力,从2000年开始,盱眙就制定了龙虾企业生产标准,随后又有了地方标准,如今盱眙正在加快制定龙虾国际标准,希望为龙虾产业提供更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这种尝试难能可贵。
规范门店:哪怕从零开始
据统计,目前国内盱眙龙虾加盟店和会员店超过1000家,国际会员店也超过50家。蔡敦成表示,哪怕从零开始,我们也要对“盱眙龙虾”四个字负责。为了向侵害盱眙龙虾合法权益的行为 “亮剑”,盱眙将设立品牌执法局,对所有盱眙龙虾门店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重新打造盱眙龙虾“金字招牌”。
省餐饮协会秘书长于学荣对此感到欣喜,他坦言:从全国来看,“龙虾门”风波主要影响了南京、扬州等地,但长三角以外地区基本未受影响,内蒙古等地的龙虾消费在这个冬天居然异军突起。我省餐饮企业准备从3月份起推出“百家名店免费品龙虾”活动,提振消费者信心,我相信2011年龙虾在江苏省各地餐桌上还会东山再起!
(来源:新华报业网 20110110)
责任编辑: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