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产品多样化 活力园区的市场对接

产品多样化 活力园区的“市场对接”


    
    顺庆区芦溪镇猫儿沟村蛋鸡养殖农民产业园内,共有蛋鸡圈舍10座。一座约占1亩地的蛋鸡圈舍养鸡3000多只,一年产蛋80多万枚,纯利润约5万元。 顺庆记者站 蒙永宏 摄 

    顺庆区农民产业园的经验在引起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后,又受到了国务院的肯定。今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要求“总结四川南充(顺庆)、甘孜等地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选择条件成熟的县(市),扩大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范围”。南充(顺庆)的“工作经验”,自然是指以“农民产业园”为表现形式的“农民创业促进工程”。


  在寒冷的冬天走进顺庆农民产业园,却别有一番景象:种植园大棚里各种食用菌、反季节蔬菜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养殖园圈舍内生猪、蛋鸡活蹦乱跳……


  顺庆农民产业园经验何在?有专家深入顺庆调研后得出这样的结论:除了内部运作机制新颖,还贵在它能够由点到面快速推广“复制”的旺盛生命力和灵活的存在形式——多元、多样、因地制宜,集中表现在其产业项目及品种的选择上与市场多样化需求的对接。


  产业园发源地——大林寺村一共有生猪、蛋鸡、食用菌、蔬菜4个产业园,就是同一个产业园内,农民种、养的品种也是多种多样:生猪产业园内有养殖商品猪的,也有养殖母猪的;食用菌产业园内菇农不只是种一种食用菌,而是有平菇、姬菇、金针菇等多个品种……


  既要吸取过去很多地方发展产业盲目扩张、项目趋同,因单一品种规模过大市场销路成问题的教训;又要避免因小农意识“散打”导致所发展的产业散、小、乱形不成规模难寻市场的尴尬。顺庆农民产业园以农民大幅增收为终极目标,引导农民建立“品质型”、“效益型”园区。顺庆建成的80个农民产业园共涉及生猪、蛋鸡养殖和蔬菜、食用菌、花卉、果品种植的6个产业项目领域的若干个品种。每创建一个农民产业园,政府都是尊重农民的种养习惯,在农民“因地制宜”自主决策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和扶持。


  什么能赚钱就搞什么。虽然项目、品种多元多样,但唯以效益论高低的顺庆农民产业园无处不体现出高质量、高效益:约占1亩地的一个养猪圈舍,一年可出栏生猪1000多头,纯收入5万元以上;约占1亩地的一座养鸡圈舍,一年产蛋80多万枚,纯收入5万元左右;约占0.5亩地的一个食用菌种植大棚,一年种菌5万袋,纯收入近3万元……调查显示,顺庆建成的80个农民产业园的土地利用率和收益率,都远远超过传统农业的种、养模式。


  产业园里农民的构成也是多样的,只要有发展愿望,农民不论是贫是富,都有机会入园发展。记者了解到,顺庆园区内的农民都是量力发展,经济条件好的农户有一户就种4个大棚的食用菌,一年纯收入七八万元;经济条件差一点的农户,也有一两户合种1个大棚的,户年纯收入六七千元。“条件差的农民更希望得到入园发展的机会。”大林寺村食用菌种植农民产业园合作社负责人雍兴平说,在对农户入园选择时,大家既要求体现公平竞争,又不设“高门坎”、不搞“一刀切”。记者最近在该园区采访时看到,60多个食用菌大棚都处于丰收期,正在合作社卖菇的农民个个眉开眼笑。


    山上处处见园区,犹如古时烽火台般引人注目。顺庆农民产业园的选址更是体现“因地制宜”的特色:除了食用菌等种植园区选用低处田块外,凡养殖园区几乎都选择在荒山荒坡上,农民产业园如一座座工厂般在山顶或山腰上崛起,每个园区开发荒山荒坡少则几十亩,多则上百亩,今年新创建的潆溪镇大坪山村的5个生猪养殖园区,共连片开发荒山荒坡300多亩。“我们搞农民产业园区就是要挖农业潜力,除种植业外,养殖业主要是向荒山荒坡要效益,而且是更高的效益。”分管农业的顺庆区委常委曹健介绍说,每个农民产业园区划定后,即使是荒山荒坡,都由政府出力搞好“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然后再请农户入园。

 

责任编辑:蓝飞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