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山西省资本市场2009——2015年发展规划

  为了规范和促进山西省资本市场发展,推动直接融资,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资本市场发展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09〕13号)的要求,制订《山西省资本市场2009——2015年发展规划》。


一、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山西省从1988年大同证券经纪有限公司成立和1994年1月6日山西汾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山西省资本市场,已步入发展阶段。二十年来,山西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直接融资比重逐步提高,债券、基金、期货、中长期信贷市场也有一定的发展,区域资本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市公司初具规模,以煤焦为特征的“山西板块”初步形成。以上市公司为载体,全省共通过资本市场累计融资644.98亿元。截至2008年底,山西省共有27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煤焦能源类上市公司9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33.3%,形成了特色明显的“山西板块”。截至2008年底,上市公司总市值为2387.37亿元,占全省GDP的34.1%。山西省还有5家公司通过发行H股、红筹、借壳等方式在香港、美国NASDAQ市场上市,融资总额折合人民币约为105.7亿元。


  ——债券、基金、期货市场有了不同程度发展。从2006年至2008年底,山西省潞安、同煤、焦煤、晋煤四大煤业集团发行了企业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57亿元。到2008年底,全省24家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募集资金总额为302.6亿元。


  全省有一只产业基金和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山西省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于200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产业投资基金试点之一,总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汇丰晋信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共有5只证券投资基金,发行总规模68亿份,基金净值62.8亿元。全省共有期货经纪公司5家,期货营业部10家。2008年,5家期货公司代理交易量为6357.19万手,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66%;代理交易额为2.93万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7%。


  ——证券中介机构有了一定的发展。截至2008年底,山西省共有证券公司2家,证券营业部34家,证券服务部48家。两家证券公司分别为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大同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现注册资金为人民币20亿元, 2007年8月获得创新类证券公司的资质。大同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于1988年5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成立,是改革开放后全国最早成立的34家证券公司之一,是改革开放后山西省资本市场起步的标志,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一亿元,注册地为大同市,2006年10月获得规范类证券公司资质。2008年底,全省证券营业部投资者资金开户总数为108.98万户,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为90亿元,持有证券总市值411亿元,累计交易量为6380亿元。


  ——中长期信贷有效支持了经济发展。“十五”期间,全省人民币贷款年均增速为14.67%,其中中长期贷款年均增速为19.65%,高出贷款年均增速4.98个百分点。各项贷款结构继续趋于优化,基本满足了经济增长的需要。截至2008年底,山西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2766.7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5960.33亿元,存贷比为46.69%。在各项贷款余额中,中长期贷款余额为2730.04亿元,占贷款余额的45.8%。


  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是促进了山西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了新型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新型化;二是促进了上市公司的高速扩张,推动了产业升级,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三是推动了企业改革、改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四是上市公司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对区域改革开放、精神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虽然山西省资本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与东部发达兄弟省市相比有明显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地认识不到位,政府推动力度不够;上市公司数量少,再融资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均衡,行业分布不合理;上市后备资源缺乏,中小板上市严重滞后;要素市场发育不够,中介机构发展滞后;存贷款比例过低,中长期贷款比例不高。解决上述问题既是今后山西省资本市场发展工作的重点,也是本《规划》关注的重点。 


二、资本市场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战略方针


  (一)指导思想


  从现在起到“十二五”末,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山西省发挥后发优势、发展资本市场难得的机遇期。为了抓住机遇,加快山西省资本市场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创新为主题,以防范金融风险为重要任务,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引导,以上市公司为抓手,以股票市场为突破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强化市场主体,健全市场体系,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全面提升“山西板块”,促进山西区域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使资本市场成为融通发展资金的重要渠道,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二)发展目标


  山西省资本市场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制度创新、观念更新为基础,全面改善资本市场发展的社会环境、舆论环境;以上市公司为重点,大力推进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经营机构、政府服务机构等市场主体建设;以股票市场为突破口,全面推进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基金市场、中长期信贷市场以及股权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等要素市场建设。经过近10年的努力,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法制健全、主体健康、市场体系健全的山西区域性资本市场,总体水平跃居中西部前列,在全国达到中上等水平。


  具体目标是:上市公司数量翻一番。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在2008年底32家的基础上,到2015年增加到60家左右。资本市场累计融资数额翻两番。全省资本市场累计融资数额在2008年644.98亿元的基础上,达到3000亿元,其中,2009—2015年累计融资2355.02亿元。2009—2015年累计拉动银行中长期贷款约5000亿元。  


三、市场主体和要素市场建设


  (一)市场主体建设


  1.加快上市公司培育


  要按照“优选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要求,依据梯次推进、逐级优选的要求,在上市的不同阶段储备资源。


  上市资源选择要坚持“两个原则”、体现“四个优先”。两个原则是:拟上市企业必须“有利于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四个优先是:有利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实现转型的企业优先;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主营业务突出的行业龙头企业优先;产品技术含量高、经营活力强、成长性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优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循环经济型企业优先。


  按照上市公司的规划目标数,考虑现有企业运营和规范情况,2009—2010年,争取优选上市后备资源企业150家、完成改制企业100家、进入辅导培育企业20家、正式上市企业10家。考虑到“十二五”期间企业经营状况和规范水平有所提高,这期间争取优选上市资源企业400家、完成改制企业200家、进入辅导培育企业60家、正式上市企业30家。 


  2.促进中介机构发展


  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是资本市场重要的主体,必须大力促进中介机构的发展。山西证券争取在2009年成功上市,2013年前进入全国十强。支持山西证券和大同证券到省外设立分支机构。2010年前,在省内培养一家有证券业务资质的会计事务所;2015年前再培养一家。支持3家左右的律师事务所重点为资本市场服务。积极鼓励国内外著名中介机构来山西省设分支机构。


  3.促进基金管理公司发展


  加快山西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建设。加快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项目决策机制,确保山西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保值增值。现有基金管理公司主要任务是扩大业务规模、提高管理水平。与产业基金和证券基金的发展相同步,积极组建新的基金管理公司。


  4.积极推进创业投资公司发展


  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就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宗旨,积极推进创业投资公司发展。充分发挥省创业投资扶持资金作用,引导民间资本、外资参与创业投资。适时设立省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进一步促进创业投资资本形成。


  5.适度发展期货经纪机构


  现有5家期货公司要适度增设营业网点,扩大业务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和防范风险的能力。2010年前培育1家注册资本超过1亿元的期货经纪公司,2015年前再培育2家注册资本超过1亿元的期货经纪公司。


  6.提升金融企业整体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继续深化金融企业改革步伐和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高金融机构竞争力和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鼓励境内外商业银行来山西省设立分支机构,不断健全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和加大政策性银行中长期信贷投入力度,鼓励金融企业加强合作,适度竞争,充分发挥中长期信贷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科学调整中长期信贷投向和结构,在努力提高中长期信贷比例和质量的同时,要处理好总量与结构、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7.积极争取设立“山西股权交易所”


  按照中国证监会关于扩大股份报价转让系统试点范围,探索建立覆盖全国、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路径的部署,加快设立“山西股权交易所”步伐,促进OTC市场(即柜台交易市场或场外市场)发育,扩大中小企业股权交易和融资渠道,为企业正式上市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


  8.积极争取设立“中国(太原)煤焦期货交易所”


  期货市场具有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的功能。在山西省建立煤焦期货交易所,是我国取得煤焦国际话语权,实现山西省煤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2008年9月,由省人民政府资本市场发展办公室牵头,已完成了《关于设立中国(太原)煤焦期货交易所的申请报告》和《设立中国(太原)煤焦期货交易所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工作进度,力争早日获得批准,在“十二五”期间正式开业。


  (二)要素市场建设


  1.股票市场建设


  2010年前,经济发达的县、市要设立证券营业网点,2015年前,大多数县、市要设立证券营业网点。吸引国际著名证券公司来山西省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鼓励合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积极稳妥地支持山西省企业补充养老基金、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以多种方式投资资本市场。支持投资公司、基金公司健康发展,鼓励有实力的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参股或发起设立本地证券投资基金。


  2.债券市场建设


  要积极支持经济效益好、信誉度高的大型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重点鼓励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和可转换债券。力争在2010年前通过债券融资300亿元,“十二五”期间融资1000亿元。


  3.私募股权基金市场建设


  鼓励民营资本、外资整合现有创业投资资源,扩大资本金规模,增加抗风险能力,发挥对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就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鼓励创业投资企业投资于创业早期企业或政府重点扶持和鼓励的高新技术等产业领域。积极帮助企业申请科技创新基金,促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2010年前山西省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完成募集,并开始运营,2015年前实现基金值翻番。继续支持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重点扶持设立“山西省促进服务业发展产业基金”,“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基金”、“山西交通产业投资基金”等。


  4.期货市场建设


  在获准成立“中国(太原)煤焦期货交易所”的条件下,在2012年前完成煤焦期货品种上市。如在太原设立交易所有困难,要择时配合国内一家商品交易所上市煤焦期货品种。2010年前,在经济发达的地级市设立期货营业网点,在2015年前,在全省11个地级市全部设立期货营业网点。


  5.中长期信贷市场建设


  2008年末,山西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偏低近10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个多百分点。今后7年山西省这两个比例要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中长期贷款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0%左右。到“十二五”末,山西省存贷款比例达到54%左右,中长期贷款占贷款余额的比例达到51%左右。把中长期信贷市场的建设作为资本市场建设的重点,努力提高其对全省资本市场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各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努力提高中长期信贷比例。支持政策性金融加大对农业开发和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信贷支持。针对中长期贷款期限长、额度大、不确定性因素多等特点,金融机构对发放的中长期贷款要完善和执行严格科学的审核管理制度,建立定期监测分析评估制度,加强政策指导和风险提示,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积极稳妥地推进中长期信贷市场建设,不断优化中长期信贷市场的融资结构,使山西省需要支持的重点产业、企业及项目能够真正得到切实有效的中长期信贷服务。


四、资本市场发展重点


  为了迅速改变山西省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的局面,既要全面推进,更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从山西省资本市场发展现状出发,考虑国际、国内资本市场发展趋势,山西省要实施加快资本市场发展的“六大工程”。


  (一)上市公司优化工程


  要加强上市公司管理,使其规范运作,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增强公司独立性,提高经营业绩,维护证券市场“山西板块”形象,使上市公司保持整体的和个体的优良状态。积极推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整体上市步伐及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优化股权机构和资产结构。具有再融资资格的上市公司要合理选择增发、配股、发行可转债等再融资方式,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把企业培育成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上市公司联合、兼并、控股、参股质量好的非上市公司,促进优质资产向优势上市公司集中,实现上市公司低成本扩张。要积极推荐高新技术企业、非煤工业企业、服务业、中小企业上市,优化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现有的上市公司,年销售总额2010年比2007年增加50%,2015年在2007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上市公司中,除太钢不锈外,在2012年前再新增1到2家千亿元公司,2015年前再新增2到3家,力争到2015年全省上市公司千亿元集团达到5家。加大对ST上市公司的重组力度,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上市公司退市。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动态管理,搞好经营状况监控,防止出现新的ST上市公司。


  (二)区域发展奠基工程


  忻州市、朔州市要分别在2009年、2010年前实现上市公司零的突破。临汾、长治、阳泉市要积极推进市属和民营企业上市,确保在2012年以前实现突破。吕梁市要乘着经济发展的势头大力发展上市公司,力争上市公司数量在现有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大同、晋城、运城要以企业重组为手段、企业改制为突破口,全力推进民营企业、市属企业上市,使区域资本市场发展上规模、上水平。太原市要继续发挥好资本市场率先发展作用,全力推进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


  (三)中小企业快车道工程


  中小企业既是山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加快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主体。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业务指导、工作疏导,推动中小企业上市,2009年确保中小企业上市实现零的突破,2012年前上市公司总数达到5家,2015年前达到10家。


  (四)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工程


  创业板块是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孵化器和加速器,我国证券市场创业板准备已基本就绪,必须为创业板推出作好准备。要加快储备资源,推动更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要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创造条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入,支持企业跨过上市门槛。鼓励各类企业和个人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积极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鼓励各种创业投资公司的发展,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的孵化力度。


  (五)五大煤业集团整体推进工程


  同煤、焦煤、潞安、晋煤、阳煤五大集团的发展事关山西发展大局,事关全国能源安全。同煤、焦煤、潞安、阳煤都实现了部分上市。要力争在2010年内实现晋煤的蓝焰股份上市。力争2012年前,有1到2家煤业集团整体上市,2015年前五大煤业集团基本完成整体上市。要通过五大煤业集团的整体上市,提升中国股市的“山西板块”,形成中国股市的“煤焦板块”,争得国际煤炭市场的话语权。省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影响整体上市采矿权的资产化问题,土地评估和手续问题,历史形成与银行的特定贷款问题,以及非经营性资产剥离问题,尽快拿出政策性规范意见。五大煤业集团要善于把握煤炭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制订好整体上市方案、维护好国家利益、把握好整体上市时机,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


  (六)金融创新工程


  积极创新产权交易市场。山西省产权交易市场成立于1994年,为山西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有产权转让提供了有效服务,也为山西省创新产权交易市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要建立健全省市级产权交易机构,丰富交易品种,完善市场法制体系,规范交易行为,尽快建立全省产权交易信息网络,形成科学合理的产权交易定价机制。积极探索非上市公司股权的标准化和证券化交易试点。鼓励发展各类产权交易中介机构,积极推动私募资本市场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场外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小额、非标准股份的流通渠道。鼓励山西省企业进入全国性OTC市场融资,并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省内区域OTC市场,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引导、支持证券经营机构创新发展,做优做强。鼓励证券经营机构根据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明确市场定位、业务重点和发展方向,不断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引导证券经营机构在建立较为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完善承销、经纪等传统业务的同时,加速拓展公司理财、资产重组、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投资顾问等业务领域,为客户提供安全、完备、高效的投资银行和证券服务。推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业务的相互融合,提升现有业务的合作层次,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合作,稳步开发综合经营业务。


五、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把发展资本市场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建立“山西省人民政府资本市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分管副省长任总召集人,省人民政府分管副秘书长、省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人为副总召集人,省直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省人民政府资本市场发展办公室为日常办事机构。省直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结合各自的职能,确定分管领导,明确承办机构,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要把企业上市工作纳入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作为地方各级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资本市场发展机构。省人民政府资本市场发展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职能,推动全省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快速协调发展。各地要高度重视发展资本市场工作,政府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主要抓,要比照省里的办法尽快建立健全资本市场发展机构,搞好规划、出台政策,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统分结合、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促进山西省资本市场建设和企业上市工作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二)营造资本市场发展的社会氛围


  要加强对资本市场知识培训,大力普及资本市场知识,把资本市场理论知识的学习作为年度干部教育计划的重要内容,同时对企业经营者也要分期分批培训。省内各大专院校要开设金融证券专业,全省各级行政学院要把资本市场理论知识作为必修课的重要教材。全省各级理论宣传部门、高等院校和社科研究机构,要把资本市场理论研究作为重点研究内容。要举办各种论坛、知识竞赛,传播资本市场知识,营造社会氛围。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开设专栏、专版,普及资本市场知识,宣传报道资本市场发展情况及工作动态。


  (三)开辟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和“安全通道”


  企业上市涉及关系复杂,牵涉面宽,要开辟企业境内上市“绿色通道”,加快上市速度、提高上市质量。企业境内上市“绿色通道”的环节是“建立资源库、实行入库备案制、构建培育平台、支持增资扩股、政府联席会议推进”。对拟上市企业发放绿色通道使用标识,享受政府的支持服务,对企业改制上市相关审批事项简化程序、特事特办。要开辟企业境外上市“安全通道”,积极有效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资本市场。以香港证券市场为重点,有选择地做好企业到新加坡、日本等亚洲证券市场及欧美证券市场上市工作,开创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上市的局面。省资本市场发展机构要认真研究境外各证券市场的体制、法律、法规和交易规则,为企业境外上市提供帮助和支持,尽可能降低企业境外上市成本和风险。


  (四)加强资本市场管理人才建设


  实施金融人才战略,加大各类金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根据金融各类人才需求特点,制订引进和培养计划,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简化落户手续,增强山西省对各类金融人才的吸引力。与金融院校联合建立金融干部培训中心,通过开展学历教育、组织专业讲座、举办业务培训、组织国内外金融专家授课等形式,为金融人才及金融从业人员提供继续深造机会,提高金融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为金融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把培养吸纳集聚人才作为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举措,指导帮助金融企业形成有竞争力的境内外人才吸引机制。积极引入境内外金融专业培训机构,对资本市场发展亟需的各类专业人才进行培训。鼓励资本市场从业人员参加境内外相关资格考试,不断提高资本市场从业人员的执业水平。


  (五)加强对中介机构的联系和管理


  中介机构的执业水平直接决定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山西证监局、省资本市场发展机构,要密切配合,加强对中介机构的联系和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健全中介机构信息档案,记录中介机构的基本情况、开展业务情况、质量情况。要完善中介机构和执业人员的信用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中介机构执业档案。要完善失信惩戒制度,要对中介机构的不良行为及时通报,对严重失信、违法违规的中介机构,依法查处。要实行中介机构服务报告制度,国内外各类中介机构来山西省开展业务,与山西省市、县、企业确立服务关系,应到省有关部门备案。要加强质量管理,制定行业统一标准,使中介服务机构的执业质量有章可循,有标可参。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管理的作用,自律与监管相结合,强化对中介机构证券业务的监管,重点检查中介机构出具的资产报告、评估报告和法律意见书等,并建立专项检查制度和巡回检查制度,以规范中介服务。


  (六)促进生产要素向上市公司倾斜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最活跃的主体,是行业和区域发展的龙头。为全面实现规划目标,实现山西省资本市场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实施生产要素向上市公司倾斜的政策。实行上市公司土地优先供应制度;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实行优惠的金融政策;对上市公司给于一次性奖励;优先办理上市公司各种手续;按照有关规定确保上市公司水电油运气等生产要素优先供应等。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  20100428)


责任编辑:北一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山西省电力外送规划正在制订中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