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中日软件产业的对接

“中日软件产业的对接”研讨会嘉宾网上访谈录


    网友(荔枝):


    网络游戏在中日两国都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嘉宾能否分析一下,网络游戏在软件产业中的位置和分量。


    [杨新永]


    在游戏软件领域里面,知识产权所涵盖的范围还有更广一些。它不单纯是一个软件的归属问题,包括它的著作权、肖像权等等,所涵盖的所有的数据资源和可视化资源都属于知识产权范围之内。所以,我们在自主研发的时候,或者和海外厂商合作开发的时候,在知识产权的细节、归属问题上,或者在申报的问题上是非常慎重和严谨的。因为,知识产权不但在你当前项目中产生了一些合法的权利,另外它会在你未来产品的延伸,以及周边的产品、音像资料等等,都会引起一些利益归属的问题。


    所以,我建议我们的企业,知识产权不光是在软件开发完毕以后要申报,更多的是在于你开发过程的管理,包括你开发文档、技术文档、保存、复制,以至于校验、申报、专利的申报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不要把眼光只着眼于产品开发以后的申报,在这个过程当中,管理是很重要的。


    [李劲]:


    我想说一下我对知识产权这块的想法。在中国知识产权的环境还不是特别的健全,目前在中国国内市场的企业,在著作权、知识产权不是特别完备的情况下,实际上受损失最严重的是中国自己的企业。因此,我觉得我们从政府的这个角度来说,要健全知识产权的保护法律、著作权的保护法律,这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一个环节。从另一方面来讲,软件外包这个领域,原来就是承包的这一方,不具有知识产权,这已经不需要争论的一点了。但是,中国的企业当中,还有很多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的一些产品,在国外的一些企业,不是特别的擅长中国的领域之后,比如说中国的文化产品,还有江民的防病毒产品,还有方块字的排版问题,这些都是有中国自己的知识产权的问题。现在这些企业也开始进入了国际市场,从北京的海关年出口额当中,2004年是2.38亿,占全国的39%的市场份额。那么,看到因此我们觉得我们的企业不仅要学会遵守国际产权的惯例,而且还要遵守自己国家的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惯例。


    [刘勇]:


    非常感谢李劲的回答。下面是问沈总和神冈太郎的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谈一下中国和日本的IT产业的区别在哪里?”


    网友(lala927):


    我想问一下,你们觉得现在中国和日本的IT产业的区别在哪里?


    [神冈太郎]


    当然中日之间不仅仅限于IT产业是有很多区别的,这方面我们迄今为止没有经过很好的沟通,今后希望利用各种机会和沈先生来谈这些问题。主要我们针对软件开发这个方面谈一下两国之间的区别。日本的软件开发一个特点就是组织性的开发,而且技术开发人员个人的水平都是保持一致的。可是,中国的软件开发的过程当中,人员队伍是参差不齐的,有非常优秀的开发人员,也有技术比较落后的、水平比较低的开发人员。在中国这样的体制下,生产一个软件,一个优秀的部分和开发不是很好的部分,就有可能同样出现在一个软件当中。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因为日本是组织性的开发,如果出现问题的时候,由谁承担责任,就是模棱两可了。可是中国是个人主义的行为,所以出现问题的时候,谁来负责是比较明确的。可以说,对于日中两国,在日本可能是一些短处,但是在中国却可能是长处。在这个领域上,我想高先生的感触很深。


    网友(lala927):


    我想问一下,你们觉得现在中国和日本的IT产业的区别在哪里?


    [沈蒙利]


    中国的软件业和日本的软件业有一个共同点,其实都主要在做应用部分。我们所有做的不管各种表现形式的产品,其实都是以美国人为首的核心技术所建立的整个软件技术平台之上的。这是我觉得是共同点,其实这两个国家在产业上是共同的。


    差异在哪儿?中国人在产业开发过程当中,软件工业在成长。所有的软件因为制度、流程的变化,在逐渐形成一些应用系统和应用产品。所以在中国软件业当中,所有企业开发的相关产品的产品化程度不好。而日方的企业,我觉得在这方面,因为它的制度是经历了很长时间、很多年,相对稳定性比较好,所以基于这样一些基本的环境、制度,所建立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产品或者软件的产品化的程度比如软件包。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差异。如果说在企业软件开发过程当中的差异,那就是说中国的企业在软件开发的过程管理上,就是工程化管理上的经验不够好,在逐渐的培养过程当中。其实在这个问题问题上,我们面临两个选择:第一,像欧美这样的企业走CDMA这样的软件成熟度和过程管理的方式,这样的制度和建立。第二,我们现在在做对日本软件外包开发的过程当中,也建立另外一种环境开发过程管理制度的建立。


    在这个方面,实际上中国的软件企业跟日本的软件企业也有共同点,实际上我们和日本开发合作当中,感觉日本并不是像美国所提出的考虑CDMA标准的方式做,每个企业都有一个比较独特的办法和开发的过程管理。


    [刘勇]:


    现在问折敷濑兴先生一个问题,因为刚才折敷濑兴来说我们这次论坛的目的是希望中日双方在合作上有互相的了解,建立一个平台,互相推动的问题。有一个网民提到:“在中国的日本企业为什么不也这样做?如果这样做的话,就会一定让日本的企业在中国也能立脚。”对于这个问题,请问折敷濑兴先生是怎么看的?


    网友(紫烟客):


    在中国的日本企业为什么不能这样做?一定能让日本企业在中国立住脚跟。


    [折敷濑兴]


    不知道我的回答能不能让大家满意,首先我要声明的是日本在华企业都是私营企业,他们为了在市场中求生存,是夜以继日的工作。对于这样的企业,他们为了求生存,在非常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中,要求他们做的事情是刻不容缓的。可是企业自身也开始明白仅仅靠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就可以生存下去的想法已经逐渐的不适应时代的潮流的变化了。包括环保问题在内,要求企业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我们这次是中日产学论坛第二次的论坛,第一次论坛讲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在第一次论坛当中,谈到了本企业为了发挥社会作用,如何在社会当中肩负他们的责任,如何为国际社会做贡献,要重新进行学习,重新设定目标。在这方面,与其说是日本的国内企业,还不如说在涵盖之内的跨国公司他们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一些。特别是在中国的这些日资企业,正在不断的进行学习,不断的更正自己的经营理念、宗旨,让它更上一层楼,为此他们正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努力。


    刚才我也讲了,像大学这样为了培养人才,制定一个长期的计划的模式,对于企业来说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我们一桥大学是国立大学,我们想通过我们的努力,来把企业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吸收之后为企业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从我们大学的角度来给予他们帮助,同时也发挥我们大学本身的作用。之所以我们能够做这方面的工作,因为我们是国立大学,是非营利机构,有余力做这方面的事情。迄今为止模式都是采用留学,中国人到日本留学回来为中国做工作,这样的话,会花费很多的时间。从很多留学生中当中我们也听到了不同的苦衷,有的说是费了千辛万苦才拿到学费,拿到了技术,回到了祖国。我们希望在双方共同的基地上培养双方所共同追求的人才。这种人才不仅仅是了解本国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人才。


    刚才我跟现沈先生也说了,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我们可以共同创办一个学校。而且这种学校不仅仅限于日本和中国之间,也不仅仅是学校之间,可以联合产业界共同来做这件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肯定会想出一些新的点子,设计出一些新的概念,用另一种形式来完成我刚才说的目标。不知道我是否表达明白了我的意思。


    [刘勇]:


    我想现在有一个很具体的问题,刚才提到了“关于技术的引进过程中,日本的企业对中方企业这一块是否有一个担心”?担心中国的企业会把日本企业核心的技术拿走,或者是拿到手。这样的话,对日企是一个威胁,这里面有网民问到这样一个问题:“请李劲回答,中国的企业是否也超过日本企业的野心?”这样一个话题,在中日合作的过程中,就是两方面的问题。请李劲以及高先生对这个问题谈谈各自的看法。


    网友(海参遇着海龟):


    希望中国的企业都有野心,并以野心为动力去超越日本!


    [李劲]


    就中国企业有没有日本企业的野心?我们中国企业不仅想超越日本的企业,甚至还想超越美国、欧洲的企业,中国企业有这样一个梦想。对中国政府来说,一直是发展自由知识产权,这也表示了中国政府也支持企业、希望企业有一天能够成长到超过日本企业、超过美国企业。


    但是市场这个环境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环境,尤其是软件产业是一个全球化的产业,因此,我们的软件企业虽然在中国,但是我们所面临的竞争对手是全世界的。从我们现在的软件产业来讲,大家都知道是有这么一个大的特点,像在桌面的操作系统,基本上微软占据了世界的全部市场。中国的企业,不仅软件企业成长的历史短,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来说,历史也是非常短的。因此中国企业目前的现状是,不仅企业软件的经验和软件的产品,我们真正做企业的也要尽快的成长。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对于中国企业超越日本、超越美国来讲,这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因素,但是很多企业还是自己做自主的研发,做自己市场的推动。这里面也慢慢出来了一些在一个很小规模的市场里面,在中国特有文化环境里面,我刚才提到的一些产品。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国家发出了计划,在北京市里也有一些项目,每一年还在持续对软件企业的研发做出支持。从政府的本身来讲,还是愿意继续支持国内自由知识产权的研发,我们也希望中国的能够进步。


    [刘勇]:


    高先生那边有没有补充?


    [高永东]:


    我简单的补充两点:第一,有知识产权保护和我们刚才讲到的保护客户的企业机密,如果外包企业坚守这两个观点的话,就能够防止日本的一些企业,他所认为他的技术在中国流失了。第二,所谓核心的技术也是在进化的过程中,如果是“锁国主义”的思想,把自己的核心技术圈起来,认为是世界第一的,那你的技术就永远得不到发展。事实上,通过跟中国软件公司的合作,对日本软件开发整个市场的变化带来的核心变化在这方面也是巨大的。


    [沈蒙利]:


    我补充一点。在软件外包业务形式的工作过程中,彼此之间实际上都是很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合作过程中,你不可以又让他当成伙伴做事情,你又总在提防它的能力的提升,甚至怕伤害到自己的利益。我认为,要不就不做,要做就要放开一点。我很赞同高先生讲的观点,其实所谓的技术先进还有什么好,它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今天好了,也许明天就不好了。后续在做的过程中,其实都在共同创造出很多更好的东西,不了解他这个东西,怎么去创造更好的东西?而且从长远利益来看,外包的合作过程中,最终最大的受益肯定是日方的软件企业。中国有句话:“要想取之,必先给之”。没有这样的过程是不行的。


    [刘勇]:


    非常感谢沈先生的补充发言。下面,请中村先生在这方面谈谈感想。


    [中村俊一]:


    在软件产业方面,我觉得有两方面的领域,一是全球化的部分,二是地区化的部分。尤其是外包软件的话,我觉得它还是属于地区和地区之间的合作,所以在语言上会有很多的障碍。在外包软件合作方面,我觉得保密问题并不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像微软这样全球化的软件企业,它想维护自己的核心技术部分,是任何一个企业的想法。这就是说,现在整个软件的合作,慢慢就有了离岸的概念,逐渐发展成全球化的概念。所以,整个环境是慢慢变化的,在变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想下一个阶段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来面对我们的合作。我们从外包的下一步就要转到地区的系统服务的业务。这样的话,到这个阶段客户也是中国的客户。所以,我们会把核心技术不断的来提供给中方。希望我们这样的交流能够成为我们起到整个社会潮流的推动作用。


    [刘勇]:


    非常感谢。各位嘉宾跟我们的网友交流了很多的问题,讨论了想法,非常好,我最后做一个总结。我们软件外包的领域上,尤其是在合作的领域上,我想大家都要本着真诚、互利、互助这样的原则,共同搭建一个平台,解决共同的问题,发展壮大。当然有很多的问题,类似于今天的沟通,我认为是非常好的一次沟通。今后,也希望日本企业、中国的企业,在各自不同的角度,一个环境去做这样的一个沟通,努力把中间的贸易进一步的发展,我想这是大家共同的感受。我想大家都相信,中日间的软件外包领域的前景还是非常大的,这个空间、这个利益,从经济规模来看,对双方都有很大的好处。我想,双方都会积极努力的一起来扩大这个领域的合作,继续为我们日中中间的合作做出更好的努力。谢谢大家!下面把讲话权移交给折敷濑兴先生。


    [折敷濑兴]:


    大家半天的讨论辛苦了。今天是和人民网共同举办的中日产学论坛的第二次论坛圆满的结束,我想对各位主办方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是网友朋友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如何理解、回答他们的问题,对我来说都是头一次的体验,我希望今后能够和人民网一起再共同研究这样的合作方式。


    我今天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或者是朋友之间,大家只要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话,双方的关系都会有进一步的发展,都会更上一层楼。像日本的丰田,现在他们好象是一枝独秀似的,实际上丰田并不喜欢这样的局面,他们以前的口号是“打倒通用”,但是现在不和通用合作的话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因为整个社会是在飞速的变化,越来越走向全球化的社会。所以说我们如何对社会做贡献,就要在新的时代去寻找新的智慧,如果我们不进行改革的话,我们是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的。


    今天我的总结到此结束,最后,请人民网的潘先生给我们做最后的总结。


    [主持人]:


    首先感谢各位嘉宾做了很多有意义的讲话,而且和网友的交流非常的热烈,可以说达到了我们论坛的目的。只是因为时间的原因,大家可能感觉到余兴未了,包括网民也感觉到余兴未了。我想今后跟一桥大学探讨更加有效的论坛方式,给中日之间搭建一个互相交流的良好的平台。


(来源:人民网  20050514)


责任编辑:叶子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中日软件合作的现状和前景分析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