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流通系统开发中心”自1997年以来,每年以零售业为对象开展“流通信息化实态调查”,于2000年6月公布了1999年的调查概要,现将有关的调查情况进行汇总并作相关介绍,使我国业界对日本零售业信息化的发展有所了解,同时促进我国相关部门对零售业信息化情况做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并推进和指导我国零售业信息化的发展。在介绍日本零售业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个人的看法和分析,供有关部门和相关机构、企业参考。
一、 日本“流通信息化实态调查”
1、 日本“流通系统开发中心”简介 日本财团法人“流通系统开发中心”成立于1972年,其前身是1969年由通商产业省产业构造审议会倡议下设置的“流通系统化推进会议”。1974年机关刊物“流通与系统”创刊,同年在中心中设立“流通代码中心”;1978年作为日本的代表加入国际EAN组织,并获得国家代码“49”;于1982年开始接受登录通用商品代码。 该中心一直致力于流通信息化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工作,主要开展以下业务:
流通系统的信息基础 推动商品代码的标准化(采用EAN代码)、供货商代码的统一、国际EAN位置码的登录及管理,促进综合标准条码(JAN、ITF、CODE——128、CODE——39、NW——7等)的应用,支持综合POS卡的导入,制定了相应的行业数据(代码)规范、日本流通标准EDI(JEDICOS)和流通信息联网数据交换系统通讯规则(JCA——H步骤),建立商品基础信息库(JICFS)、提供流通POS数据服务(RDS)等增值业务,开展流通信息网络的EDI(电子数据交换)以及开发QR(快速反应)和ECR(效率型消费者对应)系统,进行EC(电子商务)相关的开发和实验。业界的调查研究 接受政府省厅、地方公共团体、公益法人等的委托,对流通相关的各个方面做基础的调查研究,提出政策和实施等的建议。对不同的课题、不同的业态和不同的业种做相应的调查研究等。系统普及、企画 开展普及相关知识的基础讲座,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召开各种流通信息化研讨会,协助其他机构开展活动、组织研究会并开展各项座谈、研究发表、交流等活动,编辑发行 “流通与系统” 杂志,出版主要的研究开发和调查结果报告和书籍。派遣海外调查团由中心组织和派遣、各企业人员参加的学习先进事例为中心的海外调查团。与国际机构的合作 作为日本的代表会员,开展与国际EAN协会的各项国际通用代码的业务合作,协助亚洲各国和地区开展条码、POS系统的应用和技术支持。
2、 “流通信息化实态调查”的目的 “流通信息化实态调查”是作为“流通系统开发中心”为开展对流通信息系统的普及、推广和支援活动等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定量地把握零售业有关的POS(销售时点信息管理系统)、EOS(电子订货系统)为中心的流通信息系统普及状况的基础上,以掌握流通信息化基础的通用商品代码(日本为JAN代码,即国际上的EAN代码)、供货商代码、统一票据等应用状况为目的,从1997年开始每年实施的一项工作。
3、 “流通信息化实态调查”的调查对象和方法 “流通信息化实态调查”的调查对象是零售业中可能利用POS的业种以及业态。主要实施店铺调查和企业调查两种。 店铺调查是在最新的商业统计所记载的从业人员5名以上的店铺中,属于流通产业分类的小分类并可能利用POS的店铺作为基数,随机抽出六分之一以上作为调查对象。 企业调查是在各种加盟团体或协会、各种名录所记载的有组织的零售企业为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是采用邮寄调查表和通过邮寄回收调查表的方式。
二、 日本零售企业1999年实态调查的情况概要 下面以日本1999年零售企业的调查情况
已导入POS系统总店铺数数据栏中,括号内的数据为该栏数据占有效回答店铺数的比例;
PC——POS收款机台数数据栏中,括号内的数据为该栏数据占POS系统收款机总台数的比例。
1、 1999年调查的基本情况 1999年“流通信息化实态调查”中,零售企业调查的基本情况如下: ①实施时间:2000年1月 ②调查企业:2724家 ③调查时期:1999年12月底的状况 ④回收状况:有效发送数2676家,有效回答数662家,有效回答率24.7%。 ⑤所含店铺数:回答企业662家所属店铺数56534家。
2、 回答企业的情况 从业态区分来看,食品超市企业最多为200家;其次为专门店企业136家;家居中心企业77家;医药卫生保健品商店企业53家;百货店企业51家;等等。从店铺数的统计顺序为,便利店占绝对多数为29423店;其次为专门店11392店;医药卫生保健品商店6215店等。
3、 POS系统的利用状况 ① POS系统的导入率 导入POS的店铺数为46896店,占回答企业全店铺数的83.0%,比1998年的调查结果增长了12.6个百分点。从10家以上企业回答业态的导入店铺数来看,其中显示较高比例的顺序是,便利店为98.5%、综合超市为97.5%、生协店铺97.0%、百货店为96.7%、食品超市为93.1%,还有家居中心为71.8%、农协店铺69.1%、医药卫生保健品商店为61.4%、专门店业种全体为59.4%等。从专门店的不同业种(10家以上企业回答的业种)来看,显示比例最高的是家电、摄像机为91.7%。 ② 收款机台数 每一个店铺平均收款机台数为3.9台。根据业态不同,百货店每店平均为101.8台(包括招商),综合超市每店平均为41.9台,食品超市每店平均为7.4台,便利店每店平均为2.0台,农协店铺每店平均为4.4台,生协店铺每店平均为6.8台,家居中心每店平均为7.6台,医药卫生保健品商店每店平均为1.9台,专门店业种全体每店平均为1.5台等。 收款机总台数当中,PC——POS型收款机占40.0%,比1998年的调查结果有了大幅度提高,增长了18.5个百分点。其中:百货店为69.0%、综合超市为33.2%、食品超市15.4%、便利店为45.2%、农协店铺为17.1%、生协店铺为42.2%、家居中心为48.7%、医药卫生保健品商店为34.0%、专门店业种全体为63.3%等。
4、 商品数据的处理 ① 商品数据输入方式 本问题是在导入POS企业中的回答,并且限定只能回答主要的一种输入方式。 通用商品条码的应用方面,除了百货店、服装超市、专门店以外利用率高达99.0%,全体利用率为94.7%;通用商品条码以外的条码应用为3.8%;手工和键盘输入为1.3%;OCR(光学式文字读取装置)读入为0.2%。百货店较为分散,通用商品条码的应用为58.0%,手工和键盘输入为22.0%,通用商品条码以外的条码应用为20.0%。 从专门店的通用商品条码应用来看(10家以上企业回答的业种),比例较高的是医药品、化妆品为100.0%,家电、摄像机为99.9%;服装、饰物通用商品条码的应用为60.7%,通用商品条码以外的条码应用也占有相当的比例,为36.0%。 ② 原代码商品的应用比例 本问题是在导入POS企业中的回答进行合计后,平均的结果。 原代码商品的应用比例平均为82.3%,比1998年的调查结果有较大提高,增加了3.4个百分点。 从不同的业态来看,比例较高的是医药卫生保健品商店为95.5%、便利店为92.3%、家居中心为85.2%、农协店铺85.1%、食品超市为82.8%。相反,百货店的原代码商品的应用比例较低,为29.8%。 从专门店的原代码商品应用来看(10家以上企业回答的业种),比例较高的是家电、摄像机为94.9%,医药品、化妆品为88.5%。
5、 商品数据的交换 ① 从外部以磁介质为媒介提供商品主文件相关信息(复数回答) 为建立、更新商品主文件(商品台账),对从外部利用联网、磁盘等磁介质进行信息提供的POS应用企业的提问。 从外部接受信息提供的企业为39.3%,从“供应商”接受的为20.1%,从“VAN增值网络公司和系统关联公司”接受的为11.1%,由“总部或总公司”接受的为10.4%,与1998年的结果大体相当。 ② 向外部提供POS数据(复数回答) 本问题的询问对象是导入POS的企业。 回答“提供”的企业为45.6%,回答“不提供”的企业为52.4%,与1998年的结果基本相同。 从POS数据的提供对象看,“调查机构”为24.4%、“商品厂家”为13.6%、“批发商”为12.9%。 从提供POS数据的业态看,按比例较高的顺序排列,医药卫生保健品商店为82.0%、综合超市为61.3%、便利店为60.9%,其向“调查机构”提供的比例较高。 从专门店向外部提供POS数据的比例来看,比例较高的是家电、摄像机为58.8%,医药品、化妆品为45.5%。
6、 商品订货 ① 订货形式 本问题是在“主要的商品分类(分为18类)”中所采用的“订货形式”。订货形式主要有:系统联网订货、传真订货、电话订货、供货商来人订货、展览会订货、去批发商或市场进货、其它。 企业调查中列举出5个以内的商品分类进行回答。商品分类不同订货方式也不一样,全体分类看“联网订货”和“传真订货”的比例较高。联网订货作为主流,食品、饮料、点心类为81.1%,汽车用品类为81.0%,日用杂品、黄金首饰、土产类为79.9%,医药品、化妆品类为78.5%,文具、办公用品类为77.3%。传真订货较多的是,鞋、袜类为47.9%,包及革制品、袋类为43.8%。 ② 订货“商品代码“的使用 本问题是合计“联网订货”和“传真订货”所使用“通用商品代码”的比例。 从“商品代码”来看,“通用商品代码”利用率较高的商品分类较多,其中食品、饮料、点心类为76.6%,医药品、化妆品类为75.4%,文具、办公用品类为73.6%,日用杂品、黄金首饰、土产类为72.9%,汽车用品类为71.4%。“公司自编代码”比“通用商品代码”利用率高的商品分类有,包及革制品、袋类,生鲜食品类,服装、首饰类,鞋、袜类,贵金属、眼镜、钟表类等。 “联网订货”的“通用商品代码”利用率与1998年相比没有大的变动,“传真订货”的商品分类有些分散,利用商品代码中的“通用商品代码”和“公司自编代码”占了多半。 ③ 利用增值网络(VAN)服务订货 回答“利用增值网络(VAN)服务订货”的企业为40.5%,店铺数占到50.6%。与1998年的调查结果相比较,店铺数的比例稍微低一些,企业数的比例大致相同。 从不同业态看,特别是医药卫生保健品商店利用比例较为显目为87.6%,还有利用率较高的顺序是,农协店铺74.4%、综合超市为69.4%、食品超市为59.1%。 专门店全体平均的利用比例为56.7%,从种类看(10家以上企业回答的业种),家电、摄像机的利用率最高为88.0%,可以看出其业界VAN较为普及。 ④ 订货使用供货商代码(复数回答) 本问题的结果是通过计算回答企业的企业数得到的。 订货使用的供货商代码为“公司自编专用代码”占绝对高比例,为67.7%。与1998年调查结果的68.0%大致相同。利用“通用供货商代码”的企业占全体企业的四分之一,百货店的利用率为82.4%。 ⑤ 利用订货、到货票据 本问题的结果是通过计算回答企业的企业数得到的。 从不同的业态来看,百货店利用“A格式的统一票据”较多为96.1%,以综合超市、食品超市、家居中心等为中心利用连锁店铺B格式统一票据的利用率也较高。与1998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没有变化。
7、 利用EOS以外的联网数据交换(复数回答) 本问题的结果是通过计算回答企业的企业数得到的。 回答在EOS以外“实施”联网数据交换的企业占32.5%,与1998年的调查结果19.3%相比上升了10多个百分点。其中,依次为“请求数据”为16.2%、“商品主要信息”为12.7%、“支付数据”为10.6%、“POS销售信息”为9.5%。 从不同的业态来看,实施比例较高的是农协店铺为70.6%、便利店为66.7%。
8、 POS、EOS之外的通用商品代码应用(复数回答) 回答在POS、EOS之外“利用”通用商品代码读取的企业为62.1%,比1998年的调查结果57.9%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其中,依次为“盘点”为47.9%、“售价变更”为31.6%、“退货处理”为24.5%,与1998年的调查结果大致相同。 从下属店铺数不同来看,从属店铺数在“10店铺以下”回答“利用”的企业占50.6% 、“11——30个店铺”为79.9%、“30店铺以上”为71.1%。 从不同业态的店铺数来看,利用率较高的依次是便利店为99.5%、医药卫生保健品商店为97.7%、生协店铺为91.8%、家居中心为87.4%、农协店铺为80.5%、综合超市为75.9%等。大都以“盘点”、“到货时的验货”、“售价变更”为利用的主要方面,便利店在“废弃处理”、“退货处理”方面的利用最多。
9、 集合包装用条码的读取应用(复数回答) 本问题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统计,反映零售业读取印刷在包装箱上集合包装用条码(ITF)的利用状况。 回答“进行”ITF读取企业的企业数为7.3%、店铺数为37.9%,与1998年调查结果的6.6%、25.1%相比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便利店、综合超市、医药卫生保健品商店等的利用率较高,医药卫生保健品商店和综合超市主要利用于“流通中心商品入出库”、便利店主要利用于“流通中心商品入出库”和“店铺的接货验货”。 10、会员卡等的发行(复数回答) 有关会员卡的发行问题,回答“发行卡”的企业数为60.1%,其中积分卡为48.0%、信用卡为19.2%,大约占全体的70%左右。还有占比例较低的储值卡为3.5%、多功能卡为3.3%。 从不同的业态(回答10家以上的业态)来看,发卡比例较高的顺序是农协店铺为100.0%、百货店为98.7%、综合超市为93.9%、食品超市58.7%。百货店发行信用卡,农协店铺、综合超市、食品超市发行积分卡的比例较高。
三、 对日本零售业信息化现状的分析
1、 流通信息化的基础 日本流通业计算机的应用有很长的历史,70年代末就开始导入POS系统,80年代末以后大量发展,90年代更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同时条码的应用和EOS、EDI系统也逐步应用并形成了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从80年代中开始出现了以行业增值网络(VAN)服务为业务的专业公司,各种流通业的专业协会也积极推动流通信息化的发展。 目前大规模的零售企业已开始大批进入电子商务领域,更出现了拟利用众多店铺优势开设银行业务的商业集团,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的应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内容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连锁便利店的信息系统,从行业规范数据和业务流程的应用、内部的总部、配送中心和店铺的MIS管理,到与供货商的EOS、EDI信息交换、与生产商的制贩联合、第三方商品信息增值(VAN)服务的支持,以及各种店面公共费用支付和订票等综合服务、利用因特网开展对消费者(B TO C)电子商务等方面,在流通业信息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2、 POS系统的普及与利用 由于本次调查的范围较广,从结果看POS系统店铺的导入比率为83%,实际上在城市和大零售企业中已全部应用了POS系统,一些调查业态的数据结果也说明了主要零售店铺基本上使用了POS系统。 在使用收款机的总台数中,使用PC——POS收款机的平均比率不高为40%,百货店最高也只有69%。其原因之一是,PC——POS收款机是在PC机技术大力发展和PC机应用普及的前提下出现的,只有10年左右的历史,大量应用也是近几年的事,日本许多零售企业在此之前已导入POS系统,设备更新需要一定的周期;第二个原因是,PC——POS收款机的价格较高,在完成销售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能联网的二类收款机同样能够达到一定的管理效果;原因之三是,有些零售业态的特点也没有必要选择PC——POS收款机,如小型超市等。 在零售业发达的日本,不同档次和类型的收款机有着各自的应用市场,并保持着一定的需求和占有率。
3、 POS系统应用效率的提高 POS系统的应用效率是与其数据的输入手段、数据通用性和自动交换密切相关的,就是要解决数据的自动输入和所谓的“信息孤岛”问题。 从调查的结果看,使用POS系统的企业中,采用通用商品条码扫描自动输入已相当普遍为94.7%,但还存在其它的条码和现已很少使用的OCR方式输入,这也许是导入POS系统的时期较早而造成的。由于百货店的商品品种繁杂、通用商品条码在某些类商品中难以应用等原因,通用商品条码的利用率为58%,还存在手工键盘输入22%和其它类条码应用20%的情况。 使用POS系统的企业中,商品原代码的应用比例平均为82.3%,在数据的通用性方面较好,能够大大提高零售企业的数据处理效率。医药卫生保健品商店和便利店企业较好,达到90%以上;由于百货店在使用通用商品条码方面的同样原因,其商品原代码的应用比例较低仅为29.8%。 使用POS系统的企业中,从外部直接获取商品基础信息的应用比例为39.3%,尽管情况不是很理想,但不仅从供货商处、还有从VAN服务商处接受的商品基础信息,随着电子商务应用的发展其VAN服务的普及和内容会有飞速的发展。
4、 POS系统数据的价值利用 从零售业的发展来看,制贩联合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应用会使POS数据共有化并为大家带来更大的利用价值。 调查的结果表明已导入POS系统近一半的企业对外提供POS数据,说明有关方面对POS数据已有相当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有很大部分是提供给除了厂家和批发商外的“调查机构”,这其中有相关政府和行业组织,但也不排除有行业信息服务或VAN服务公司。
5、 订货的效率化与行业增值网的优势 订货效率化的基础主要是商品信息的规范、订货票据的统一以及通过联网数据交换等方式。 调查结果表明在通过“联网订货和传真订货”中,使用通用商品条码的大部分商品分类为70%多,还有很大一部分使用“公司自编代码”;使用通用供货商代码的企业占全体企业的四分之一,使用供货商“公司自编专用代码”占大部分;大部分企业订货和到货使用统一的票据格式。尽管日本在行业的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建立在行业EDI基础上的标准也已推广多年,但使用效果还不是很好,推广应用工作有待于提高。 利用增值网络订货的企业为40.5%、店铺数占到50.6%,说明增值网络服务已经被一些企业所接受,目前出现了一批较好的从事行业增值网络服务的公司;还有一些企业在EOS之外进行联网数据交换,说明零售企业的信息应用逐步扩大。
6、 条码应用的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条码的应用除了在POS、EOS系统之外,在商品流转的各个环节都有广泛的应用,在商品的盘点、验货、售价变更、退货、废弃处理等方面应用比例较高,特别是便利店等行业。 有些企业同时利用读取印刷在包装箱上集合包装用条码(ITF),进行相关的商品流通中心出入库、店铺的验货等数据处理。
7、 客户管理和服务的提高 在商品的促销和顾客服务方面,利用各种卡是有效的手段之一。调查结果表明有60.1%的企业发行了卡,其中积分卡和信用卡占了大部分,还有一些储值卡和多功能卡等。有些业态几乎全部发行了各种卡,如百货店、综合超市等。
8、 企业间信息化水平的差异 通过调查结果,我们能够对日本零售企业信息化的情况有大概的了解,实际上不同的业态、特别是不同的企业,其应用水平的差异是很大的,调查的内容只是从面上对整个零售企业的应用情况为对象,但应用企业的应用全面性和应用系统性以及技术先进性等内容就不好加以论断了。
如伊藤洋华堂集团7—11便利店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就是日本流通业界常常提到的内容,7—11便利店的发展是与其经营创新和信息系统战略密切相关的,在流通业信息化方面具有先进性、代表性和典型性,其系统的应用内容大大超过了本调查的内容。 通过以上对日本“流通信息化实态调查”概要情况的介绍和分析,能够了解到日本目前零售业信息化的大致情况,但随着市场竞争以及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应用,对零售业信息化的促进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应用的内容正不断扩大、不断出新,技术性也不断提高。 日本大型零售企业目前已基本上全面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大都与其他资源优势公司合作,在提供顾客便利性、网络开展订货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业务开拓。 最近伊藤洋华堂和其子公司7——11日本公司已设立银行,并拟在集团属下的便利店等店铺设置24小时营业的现金自动存取款机(ATM),以存款和转帐等结算为中心开展业务,灵活运用经营零售业积累的经验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日本零售业信息化发展的许多经验和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来源:零售业物流 20020626)
责任编辑:叶子
下一篇:日本零售业抢滩中国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