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完善农村流通产业链化解农产品销售难题


据介绍,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有三分之一以上是露天交易,有的甚至是马路交易,有40%以上是简易大棚,农产品的短缺造成了供应紧张。 本报记者  王 越/摄


  “农超对接是带动产销对接的一种方式,现阶段,农超对接在我国还不可能覆盖特别大的范围。有研究称,国外的农超对接范围已经覆盖了80%,那是由于西方国家组织化程度非常高,而我们国家还不能达到这个水平。”


  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已成为一个公共的话题。在2009(首届)中国流通发展与改革高峰论坛上,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表示,“世界经济未来发展仍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必须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仍是不变的主旋律。只不过,在2010年扩大消费尤其是内需方面的各项工作中,姜增伟把扩大农村消费放在各项任务的首位。其他依次是城市消费、换代消费、信用消费以及节庆消费。


  在农产品买卖都成为一个难题的境况下,如何扩大农村消费,自然也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刘普合表示,只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把基本着力点放在“以城带乡,以贸助农,科技进步,健全市场”这四点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扩大内需重点在农村


  投资需求同消费需求相比,要以扩大消费需求为主;外需同内需相比,要以扩大内需为主;政府消费同居民消费相比,要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为主。姜增伟表示,这是目前我国扩大消费的基本方针。


  据介绍,在“三个为主”方针基础上,明年的内贸工作,仍要以继续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为中心,力争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幅度及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于今年。而其中重点就在于农村消费。


  为什么会有如此部署?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司长常晓村解释道,这一方面是中央宏观政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农村消费市场固有的潜力使然。


  常晓村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中央在强调要明年基本政策不变的同时,也特别指出要根据形势需要变化、着力提高宏观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所谓针对性,于消费而言,主要就在于完善消费政策,增加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消费能力。所以,以低收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消费市场自然成为重中之重。


    而且,扩大消费,农村最有潜力。经济发展农业是基础,要改善民生,农民是重点,农民人均收入现在4700多元,他们是困难群体,他们是经济工作的难点,也是重点。


    另外,目前农民收入普遍提升以及消费能力进一步释放与农村相对滞后的现代流通也形成了很大反差。常晓村说,从设施、网点来看,目前农村基本是小卖部、夫妻店,其网点面积人均占城里的1/10,不单是数量少,质量也差,应当说,流通设施落后,物流成本较高,这些都影响了农村的消费。


    据介绍,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有三分之一以上是露天交易,有的甚至是马路交易,有40%以上是简易大棚,而石家庄的桥西批发市场占石家庄市场销售量的70%,70%的棚子出了问题,自然而然石家庄的供应价格飞涨,农产品的短缺造成了供应紧张。


    有人做过测算,我们国家一年蔬菜、水果的损耗超过千亿元,目前水果的损耗率20%到30%,而西方是5%到10%,这25%乘以目前的流通量,就是损耗,而且环节多,成本高,损耗大,还存在不安全的问题,如农药残留。所以买难存在,卖难同样存在。    


出租车式的流通链态


  农产品市场是农业、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农产品都卖不出去,又何谈扩大农村消费?因此,化解农产品销售难题自然成为当务之急。


  对于如何解决我国农产品卖难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做了很多努力,然而依然不能扭转统计数据的持续下降。对此,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董事长、主任刘普合指出:“解决这一问题,更多地要站在农民、农村、农业产业化的角度去看,农产品卖难的原因不仅仅是信息的不对称” 。


  刘普合说:“国家这些年为了防止农产品的信息不对称,曾先后投资建设了各种各样的农业信息网,各地也开展了农业信息服务,但是农产品卖难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其根源就在于农村流通体系的不对称。”


  长期以来,由于农民和农业合作组织都太弱小,农民没有话语权,因此农民的小生产与国家的大市场之间就产生了不平衡。这就是业界常说的“流通主体的不对称”。除此之外,经济手段、加工类技术以及服务供给的不对称都是其重要原因。刘普合补充道。


  尤其是流通渠道的不对称,更是成了农产品买卖的一个瓶颈。刘普合给中国商报记者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农产品流通体系就是一个城市的交通体系。北京2000万人,如果大部分的出行靠出租车解决,显然是不能解决出行问题的。同样在中国这么一个广域的国家里面,这么多的农民,这么多农产品的“出行”,单纯靠一些像出租车体系似的批发市场,也是不可能的。“缺少必要的公交体系承担农产品基本出行任务。”


  更何况,目前国内的众多农产品批发市场还没有充分地承担起必要的社会责任,更像出租车的公司,在许多意义上是分散的,不成体系的一个个利益主体,甚至是成为一个不利于农民增收的利益主体。


  批发市场的建设不是在数量上,而是在于提高批发市场的功能,将批发市场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农产品流通体系。刘普合认为,“如果我们农产品的发展,不能像其他的国家一样,基本的流通渠道承担相当一部分的农产品的基本功能任务,而只是自发的、自有的、低效率的方式,我觉得很难解决我们农产品流通问题,也很难建设好新型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农超对接的积极探索


  如果零售业业态可以反映一个具体经营单位市场细分,商品特色、经营管理和服务的特点的话,那么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不同阶段,不同形态也可以划定一下。刘普合认为,尤其是反映农产品供应链的关系和组织化的水平,则可以用“链态”来描述。


  按照刘普合的观点,如果从链态的角度来看,最低级的水平便是自然链,小生产和无序化,更多是自发式的流通方式。再高一点的是通过农产品的产地市场,消费市场。只是这个市场严格来讲,大量的批发市场没有市场组织的功能,比较充分的作用更多是场地的功能,收取的是佣金,而不是像其他国家一些做法,赋予公共流通设施的责任地位。


  再往上走,便是连锁超市。刘普合说,像他们的采购供应商,可以叫定向或者是协议的供应链,再往上是我们现在推的农超对接方式,或者说叫直采链。再往上有若干个超市门面,由一个连锁集团管理,连锁集团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则可以成为一体化链。


  而目前,国内农产品流通体系更多还停留在批发市场阶段。刘普合表示,建立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首先要提升农村的流通优势,也就是将产品优势变成产地的优势,将产地优势变成市场优势,市场优势变成品牌优势,把产品的源头和流通的高地扩展,提升成品牌优势。


  另外,还要发展农产品流通的社会化服务,建立产销对接平台和生活性服务平台,大力推进以“农超对接”为主要抓手的多种产销对接模式 。


  刘普合表示,“农超对接是带动产销对接的多种方式。现阶段,农超对接在我国还不可能覆盖特别大的范围。有研究称,国外的农超对接范围已经覆盖了80%,那是由于西方国家组织化程度非常高,而我们国家还不能达到这个水平。”


  单但我国发展农超对接要注重流通现代化与信息化相互动,城乡统筹相互动,供需主体相互动,市场活跃与有序相互动。刘普合强调,应该加强网上电子商务对于农产品销售的建设,因为市场一种是有形的店面,一种就是无形的,农民一定要学会适应这两种市场形态的需求,同时利用好传统和现实这两种营销手段。


  在论坛上,家乐福北京生鲜直采总监张宁也表示,农超对接项目不仅可以提高农民10%到15%的收入,有助于地方政府推进当地的农业建设,而且有助于为消费者提供质量更好的农产品,提高食品安全保障,形成产供销多赢的局面。


  而事实上,目前包括沃尔玛、特易购、武汉中百、山东家家悦等国内外零售巨头均在积极探索农超对接的中国模式,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论断。只是最终效果如何,还有待时间的进一步验证。


(来源:中国商报  20091215)


责任编辑:北一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