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黄国雄】论流通产业是基础产业

    流通是生产的瓶颈,流通是中国企业家的困惑,流通是生产企业不可逾越的门槛。怎样认识流通问题,不仅关系到生产企业产品价值的实现,也关系到如何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流通产业的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建设的根本性问题。


一、我们的时代是商业时代

   
尽管当前(2005年)理论界对时代性质有种种说法,什么信息时代、知识时代、网络时代、法制时代等等。但更确切地说,我们时代是商业时代,21世纪是商业时代。

   
第一,历史的必然。只要我们寻找历史轨迹,不难发现: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产生农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出现工业(手工业);第三次社会大分工诞生商业(商人)。社会发展正是沿着这一历史轨迹,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迎来了商业社会。所谓后工业社会实质上就是商业社会。正如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指出的一样,只要人人都参与交换,人类就进入商业社会。发达的国家早已跨进商业社会门槛,现代经济生活人人参与交换,人人离不开交换。21世纪全球将迎来商业全球化、全球商业化的曙光。

   
第二,市场经济本质的表现。计划经济的实质是分配经济,从中央到地方、从生产要素到生活资料,层层分配,处处分配,分配成为经济行为的基本职责;而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交换经济,通过交换来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交换实现社会分工合作;通过交换来沟通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任何一个生产企业的经济行为最终都要表现为交换行为,把商品卖出去,换回货币,在实现商品价值的同时,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商业是交换的中介,流通是一连串的交换,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本质地表现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成为时代的特征、世界性现象。

   
第三,商业原则已经成为经济生活的准则。什么是商业原则?有的人认为商业原则就是“赚钱”,就是“损人利己”,把社会上种种恶习和不良现象都认为是“商业化”的结果,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一是商业的本质是利他行为,它是为服务而产生、为服务而发展。如果它不为社会提供有益的产品和服务,就失去存在的价值,它的任何利己行为都必须以利他为前提。否则它的赢利都是非法和违法的。二是商业原则是平等互利、等价交换、自由让渡、自愿贸易。这不仅仅是处理买卖之间的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处理国与国贸易之间的基本原则,成为共同遵守的国际惯例,而且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三是“无商不奸”、“无商不诈”,以及社会上出现的种种商业欺诈,这些都不是商业的本质,而是商人、商法人道德堕落的结果和个人欲望盲目扩张在商业行为中的丑恶表现。

   
第四,市场发展的需要。生产行为与交换行为是社会的经济行为,它以纵坐标与横坐标的关系构筑着市场经济的运作基础,决定着社会资源培植和经济运行效率。只重视生产不重视交换,或只重视交换而忽视生产,即使市场发展也只能按算术级数增加。如图1,生产为S,交换为J,市场为M。这时,当生产由1增长到5,而交换没有发展,还是停留在1,所以M=J[,1]×(S[,1]+S[,2]+S[,3]+S[,4]+S[,5])=1×5=5。可以看到生产虽然发展了,但交换范围没有扩大,在有限的消费者中,不能吸纳更多的产品,有限的市场空间导致供过于求,此时的市场只是沉淀性市场,尽管生产增长很快,但市场只是以算术级数的速度增加。反之如图2,当交换由1增长到5,而生产没有发展,还是停留在1,这时市场M=(J[,1]+J[,2]+J[,3]+J[,4]+J[,5])×S[,1]=5×1=5。可以看到,如果生产不发展,尽管交换范围扩大,却造成由众多的消费者分享有限的商品,只能导致商品供不应求,成为稀释性市场,市场也只是以算术级数的速度增长。只有在图3中生产与交换能够同步发展时,市场才能以几何级数增加,呈现市场的繁荣,购销两旺,经济才有可能获得稳定、协调、高速发展。在这种情形中,生产和交换都从1增加到5,那么市场M=(J[,1]+J[,2]+J[,3]+J[,4]+J[,5])×(S[,1]+S[,2]+S[,3]+S[,4]+S[,5])=5×5=25。可以看到,市场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到25的水平,远远大于前两种情况。市场是由生产与交换共同构成的,只有同步发展,才能相互促进,保证国民经济快速、有序、稳定地运行。
 
 
 
 
二、流通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改革与开放为我国造就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流通产业,流通问题得到空前重视,在理论上对流通的认识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计划经济下的“流通无用论”、“流通从属论”到“流通先导论”、“流通支柱论”的提出,不仅是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也极大地推动流通产业的蓬勃发展,彻底地改变商品市场的面貌。

   
流通产业作为基础产业这一命题的提出,是以下面三个理论创新为依据的:

   
一是流通产业创不创造价值?是不是生产性行为?传统的观点,流通不创造价值,也不属于生产性劳动,因此,既谈不上是产业,更不可能成为基础产业。这是以是否是体力劳动、提不提供有形产品为衡量标准的。事实上,不论是有形产品还是无形产品,是物质的产品还是精神的产品,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只要有使用价值,能为社会提供有益的需求,不论是满足生产还是满足生活,都是有价值的,都属于生产性劳动。如科学技术、文化教育、艺术体育、医疗保健,以至于整个第三产业,它们虽然不直接生产有形产品,不全是体力劳动,但它们都以不同形式提供各种服务,被社会所承认,为社会实现价值、创造价值、积累财富、创造财富,都是生产性劳动。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一伟大论断,也难以理解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产生越来越大的贡献。世界第三产业的比重已达到60%,发达国家都在75%以上,成为国内生产总值的主体和国民经济运行基础。相反地,如各种废品次品、伪劣产品,甚至毒品和各种违禁品,虽然都是物质产品,同样凝结着人们的劳动,但由于不被社会所承认,给社会带来种种危害,既无价值可言,它们的劳动也不算作生产性劳动。

   
流通产业既提供有形产品,也提供无形产品,以多种形式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多层次的需要,既实现生产部门创造物质产品的价值,也实现“追加服务”自身创造的价值,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经济部门。要为流通产业正名,流通是生产性产业,商业劳动是生产性劳动。

   
二是交换与生产的关系,交换是不是始终被生产所制约,交换能不能决定生产?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交换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所决定。传统的观念是生产决定交换,流通始终处于被决定的地位,从属于生产。事实上,生产与交换的关系是依着客观的变化而变化。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商品生产条件下,是生产决定交换,生产什么交换什么,生产多少交换多少,交换的是剩余产品,交换处于被动地位,流通也无所作为。第二阶段,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产品,生产与交换是互为条件、互相决定的关系,生产决定交换,交换也决定生产,是纵坐标与横坐标的关系。对于前一过程来说,生产是起点,交换是终点,没有生产就没有交换,生产决定交换;而对后一过程来说,交换又成为起点,生产是终点,没有交换为前提,任何生产都无法进行,交换决定生产。生产——交换——生产——交换……,互为条件,连续不断,推动着整个商品生产的发展。第三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交换,企业所有的经济行为最终都要表现为交换行为。交换为体现消费在市场的需求,既是生产的起点也是生产的归宿。有交换才有生产,交换什么生产什么,交换多少生产多少。没有交换的生产,无法实现其价值,是一种无效的劳动,只能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传统的观念是按计划生产、按产能的规模来组织生产,因此,导致产销脱节,只注重产值不注重价值的实现,形成大量的产品积压。这是我国长期以来经济运行产生高速度低效益的根本原因。

   
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市场就是决定因素。市场经济也叫做“订单经济”,生产的行为完全取决于市场的需要,由订单组织生产、按社会需求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生产的规模和结构,完全取决于流通的深度与广度。要打破传统观念,按市场经济的规律要求,重新认识生产与交换关系,才能摆正流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三是流通力构不构成社会生产力。至今为止,有不少学者还不承认流通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和评价城市或企业竞争力时,列出许多许多指标,形成不同的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但就是没有流通力指标。对于占GDP增长率50%以上国内零售市场的忽视,这不仅仅是不公正的,也是违背客观现实,是新的形式下轻视流通的一种表现。

   
马克思认为,商品生产以商品流通为前提,流通和生产一样重要,流通当事人和生产当事人一样必要。社会生产力是由生产力与流通力组成的,即社会生产力=生产力×流通力。在一定时期生产力是相对稳定的,而流通力的状况不仅直接关系生产力的实现,而且还直接影响市场供应。如生产力是1,流通力小于1,没有相应的销售渠道和市场空间,就会导致整个社会生产力小于1,必然出现产能闲置,产品价值无法全部实现;如果流通力大于1,不仅生产的产品全部卖出去,还可以通过境外交易,进一步扩大市场的贸易量。流通力是指社会(或企业)组织、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不仅可以定性分析,也可以通过量化构成指标评估和社会预警体系。

三、流通产业具有基础产业的全部特征

   
农业社会的基础产业是农业,工业社会基础产业是工业,而商业社会的基础是流通业。

   
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一般的观念是指生产基本生产资料的基础工业,它包括电力、石油、煤炭、冶金、化学、机械等工业部门,也有人提出基础产业是指为国民经济生活(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提供公用产品的产业群体,如能源、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产业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基础产业的界定范围、内容结构必须重新认识。

   
流通产业具有基础产业的全部特征:

   
第一,社会化。能否为全社会提供公用的产品和服务,这是衡量基础产业的根本标志。流通业(包括批发零售业、餐饮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通过自身的商业活动在全社会范围内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商品和各种服务,既保证生产企业对原料设备和出售产品的需要,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生活用品,与广大群众建立最广泛、最直接、最密切的经济联系,是一项社会性、全民性的经济活动。“开门七件事,尽在超市中”,它的商品和服务以及网点摆布涉及到社会的每家每户,是其他任何一个产业所无法比拟的。

   
第二,贡献率。基础产业首先表现为对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基础性的贡献率。发达国家批发零售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一般都在12%~14%,美国占22%,日本占21%。在我国“八五”期间平均占9%,“九五”期间占8.2%,2001年也达到8.1%,比运输业、建筑业高2—3个百分点。在启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除内需和出口均属流通产业以外,其中投资约有60%转向消费额,直接或间接在市场实现,与流通产业直接、间接有关的占“二驾半”。在第三产业中,批发零售产业约占25%左右,加上社会服务业的比重约在35%~40%之间。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流通业的贡献率也随着增长。

   
第三,就业比。这指一个产业能够容纳多少社会劳动力,在解决就业安排劳动力出路方面所占的比重。流通业由于点多面广、零星分散、门路多、门槛低、准入容易,发挥着社会就业的基础性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2年从事批发零售业的达4969万人,仅次于农业和制造业,居全国第三位。如果加上工矿企业附属供销系统的商业人员2000多万人,加上社会服务业的1094万人,总数超过800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口7.3亿的11%以上,占非农业就业人数4.1亿人的20%。据2000年统计,批发零售业安排新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27.5%,比第二产业安排就业人数高出5个百分点。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流通产业将成为安排下岗人员和农转非人员就业的主要场所。

   
第四,关联度。这指一个产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制约和关联程度。这也是反映基础产业的重要标志。没有生产力就没有流通,同样的没有流通也就无法进行生产。流通制约着生产的起点,也影响着生产的归宿——价值的实现。流通是生产与生产、生产与消费的中介,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桥梁和纽带,关系着所有部门和行业经济运行。商品、商人和商业资本构成市场经济三要素,都在不同程度、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和影响生产和生活,哪一个部门和企业都离不开它,是国民经济关联度最高的一个产业。

   
第五,不可替代性。这也是基础产业的主要特征。流通产业作为社会分工的产物,它的特定职能是媒介商品交换、提供商业服务,这是任何其他产业所无法取代的职能。即使采取厂家自销和直销形式,只能改变商品的分销通路和销售形式,并没有改变每笔买卖的商业性质,仍属于流通范围。存在着商品生产就存在着商品流通,也就存在着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流通产业。同时,从城市结构或性质来说,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产业结构、产业主体和基础产业,世界上存在着没有工业、没有农业的城市。如政治中心、旅游城市、宗教圣地,但不存在没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商业活动和流通产业的城市。在社会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某一国家、某一城市尽管存在着生产力不足,但只要发挥自身优势(资源、技术、劳动力、区位和旅游等优势),完全可以通过内外贸的有机结合,内联外合,优势互补,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但离开流通、离开商业就失去它的生存条件。

四、重视流通产业的基础作用

   
没有强大的流通产业,既成不了经济大国,也造就不了经济强国。西方学者深刻指出,今后改变世界格局的不是战争而是商业。这揭示了商业的发展在未来世界中的重要作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商品服务贸易的国际化、流通的综合能力将是衡量一个国家国力的基本标志,它表现为科学技术应用所焕发出来的现代生产力,也表现为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和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所表现的市场支配力,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效益和效率。

   
在现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商品从离开生产领域到进入消费领域之前这一流通过程,不管从时间还是从成本上说,都大于生产过程,据有关材料统计,在销售价格中,生产成本与流通成本之比,美国是32∶68,日本是38∶62。现代化生产、流水线过程、自动化操作,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生产过程,但流通却是要经过复杂的环节、漫长的流程、多方的促销才能实现的。这既反映了流通过程的复杂性,也说明了流通活动存在大量的利润空间和节约余地,存在着第三、四利润源泉。

   
现代的流通是大市场、大商业、大贸易的概念,是传统商业与现代商业的统一,是商品流通与服务贸易的统一。它不只是商法人和商自然人的单体行为,而是所有商业主体组织和服务流通的全过程,是社会整体商业的组织和协调;它不仅仅是部门经济行业性行为,而且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是商品所有者全部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语),关系到每一部门的经济利益和经济效率;它不仅仅是部门的经济现象,而且是整体经济运行的反映,是经济“晴雨表”和“温度计”;它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而是所有国家共同存在的经济现象。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取决于社会对其尊重、开拓的深度和广度。

   
流通产业的基础作用:

   
一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市场的流动性、波动性和调节性,取决于商品和商业资本的流量、流向、流速和流效;取决于通过交换而形成的资源配置能力和生活用品的调控能力。商场的活力在于流通,市场实力在于交换,不流不通,没有生机,没有活力,有场无市,只是“一滩死水”,机制僵化,市场调节功能、配置功能和组合功能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只有通过不间断的流通,才能实现交换在空间上的延续性、时间上的连续性,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才能有效地运行,达到优化组合的效果。

   
二是对外交往的基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商业交往和贸易合作,实现在世界范围的分工合作和优化组合,达到密切合作、优势互补、缩小差距、共同发展的目的。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中国经济运行要纳入世界经济运行轨道,商品、技术、服务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通,逐步推行全方位开放。对外开放要以流通开放为先导,以完善的市场环境为条件,最终表现为对终端市场的份额的占有。也就是说,从资本融通到商品贸易;从市场准入、咨询调研到经销、代理;从资源配置到技术合作;从生活条件到投资环境,哪一件都离不开流通的先导、中介和调节作用,都要建立在以流通为基础的条件上。

   
三是城市基础。城为廓、市为实,市以城在,城以市兴,以城建市,城市一体,协调发展,这是现代化城市与古代城堡的根本区别。以不同业态、不同业种集聚而成的各种商业形态,包括市级商业中心、商业广场、商业一条街、步行街,以及现代购物中心,成为城市的标志和窗口,是城市繁华和特色的体现。对内产生凝聚力,构成城市居民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对外产生辐射力,成为周边地区,甚至波及全国的购物、旅游、观光和娱乐的理想场所。流通是与城俱在的产业,城市的发达与繁荣,完全取决于商业发展所进发的内聚力和辐射力。总之,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市场就是决定因素。没有强大的流通产业,既不能成为经济大国,也不能成为经济强国。

   
四是生活的基础。现代商业实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不管是商业业态的选择还是商业形态的塑造,实际上都是在营造城市生活的市场环境,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繁荣、居民的生活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方式的改变。没有流通、没有现代的商业,就没有现代的生活,也就无法构建和谐的社会。
 
责任编辑:北一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