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黑龙江省优势农产品布局研究

一、优势农产品及发展条件分析

(一)优势农产品分析

1、有明显优势的农产品。黑龙江省水稻、亚麻、杂豆优势明显。水稻品质好、成本低、信誉高,并有毗邻日本、韩国等粳米主要消费市场的地缘优势,拥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亚麻国内外需求旺盛,中国是世界第一亚麻制品出口大国,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亚麻及其制品基地。黑龙江杂豆在国内外市场供不足需,价格又不断攀升,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具有相当优势的农产品。马铃薯虽然由于在国内一些地区发展快,影响了黑龙江种薯和商品薯的进入,但是,整个国际市场需求将逐渐增加,黑龙江种薯又有质量好、不退化等其他地区不具备的优势,因而,抓好种薯全面高标准脱毒,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开发新的加工食品等关键环节,黑龙江马铃薯仍具有稳定和扩大市场的能力。黑龙江野生药材资源丰富,人工种植、饲养发展快,有多种独具药效的地道名贵药材和一批待开发的高疗效、保健作用明显的中药产品。受回归大自然潮流影响的人们对纯天然中药依赖和信任度增高。解决好中药材生产规模化和产品质量、包装等问题,实现与国际接轨,那么黑龙江药材生产优势将不断扩大。

3、具有较大潜在优势的农产品。加入WTO对黑龙江大豆、玉米冲击最大,但并不是没有出路。转变观念,合理调整结构,仍可重创辉煌。黑龙江省大豆有一张绿色王牌,是非转基因、纯天然的食品,这是世界其他大面积大豆产区不具备的优势。同时黑龙江已有十几个油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超过外国大豆的品种,有成熟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只要坚决实行区域化种植,模式化栽培,便可解决大豆含油低、产量低等问题;同时,加强大豆食品深度开发,黑龙江大豆还是有竞争力的。黑龙江玉米除具有绿色食品优势外,玉米用途广,产业关联大,内部结构调整空间大,可以带动多种产业特别是畜牧业的发展。世界主要玉米进口国日本、韩国、朝鲜等毗邻东北,因而黑龙江省玉米出口具有地域优势。因此,适当调减面积,合理调整粮饲结构、扩大专用品种种植,解决好越区种植和产业化生产等关键,玉米发展仍有希望。黑龙江有一批优质小麦品种,同时又是强筋小麦等优质品种的最佳适宜区,可统一大面积种植,扩大优质、专用品种面积,提高品质和单产,以逐渐扩大销售。

(二)农产品发展的问题

1、农产品质量差。粮豆作物专用品种少,大豆含油低,玉米淀粉含量低、水份大,亚麻茎高矮不齐、粗细不匀等等,严重影响黑龙江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精深加工能力弱,产品结构单一。农产品加工仍以初级产品为主,大型综合加工企业少,加工水平和开发能力都不适应市场对新产品的要求。粮豆薯多为传统的米、面、油、淀粉加工,专用、特色新产品不多。加工能力较强的亚麻纺织虽然加工能力扩大,水平也接近西欧水平,但深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低。

3、体制不适应,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不仅杂豆、药材等小宗产品种植零星分散,难以标准化管理,就是连片种植的粮豆作物也因分户种植,各自单独决策和生产。小规模分散经营,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统一服务。农产品加工企业体制改革不到位,管理机制不合理,运营机制不灵活,有些企业产权、债权关系不清。

4、市场开发力度小,品牌经营意识不强。缺少标准高、辐射面宽、牵动力强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对优势农产品宣传不够。黑龙江省许多农产品的优势不为人知,开拓市场乏力。

 

二、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分区原则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发展战略为依据,以提高农业竞争能力、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面向国内、国外市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立足黑龙江独特的资源环境,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统一安排优势农产品发展布局;依据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推进农产品优质化、专业化、区域化和产业化;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的分区原则

优势农产品布局应以种植区划为基础,遵循如下原则:

1、生态适宜条件与市场条件均较优越的原则。降水、温度、土壤等资源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而市场容量、流通环境决定着生产方向和规模。优势农产品的分区既要强调生态适应性,又要充分考虑市场变化。

2、布局与种植制度相对一致的原则。优势农产品的布局要与整个种植结构相统一,有利于农作物轮作、复种、休耕制度和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

3、兼顾分区的科学性和行政区界完整性的原则。优势农产品布局既考虑作物的品种特性、生态特性、加工特性和消费特性等因素,又要考虑现行的行政区划,尽量把整县、整乡纳入分区之中,分区与行政区划协调,有利于生产内容的落实,便于开展基本建设和政府投资管理。

4、统筹兼顾,远近结合,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优质农产品区域布局要有超前意识,既要考虑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又要考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既要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又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5、相对集中的原则。

 

三、主要农产品布局

规划以2002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目标年,近期规划目标为2005年。

(一)大豆布局

1、发展方向。稳定面积,实行优质专用品种区域种植,专种专收,提高单产,提高品质。到十五末大豆单产、含油和含蛋白比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优质品率达到80%以上,扩大国内外市场占有份额。

2、种植分布。根据优质专用大豆生产、加工和销售的综合要求,将全省大豆生产划分为3个大区。

1)高油大豆种植区。主要种植垦农18、合丰42、黑农44等品种。该区包括33个县(市)区和14个农场,跨越4个积温带,土壤类型以黑土、暗棕壤、草甸土、白浆土为主,土壤肥力差别较大,适宜各生育期高油大豆生长。该区有5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多家色拉油生产厂家,可以满足大豆加工需要,并已开发出一批大豆新加工产品。要提高大豆统一供种率,实行品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高单产,深度开发大豆产品,建设绿色、无公害优质专用大豆生产和加工基地。

2)高蛋白大豆种植区。主要种植东农42、黑农35等品种,该区包括7个县(市)和9个农场,主要处于、积温带。温度、水分、土壤条件优越,适宜高蛋白大豆生长。

3)特种大豆种植区。主要种植大粒豆、小粒豆和低亚麻酸、低脂氧化酶、高异黄酮等专用品种,该区包括4个县(市)和6个农场。该区虽然处于黑龙江省低纬度区,由于大豆多分布于丘陵漫岗及山地间,跨越4个积温带,在安排种植时,要充分考虑气候垂直变化较大的特点,合理选择品种。

(二)水稻布局

1、发展方向。稳定面积,加快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建设,发展绿色、有机水稻,解决品种多、乱、杂问题,提高品质,整合企业和品牌,扩大产业规模,发挥品牌效应,开拓国内外市场,发展成为黑龙江农业的支柱产业。

2、种植分布

1)南部优质水稻种植区。主要种植优稻1、松粳2等品种。包括7个县(市)和哈尔滨、牡丹江郊区等。该区热量资源充足,有效积温平均为2708,水资源丰富,适合生育期较长的优质稻生长。水稻发展应稳定面积,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生产,统一品牌,扩大龙头企业规模,维护信誉,进一步提高稻米生产的效益和知名度。

2)中东部优质水稻种植区。主要种植龙粳99、龙粳69等品种。包括8个县(市)区。该区热量资源较为充足,平均有效积温为2600,境内江河众多,土质肥沃。区域跨度大,适宜种植不同生育期品种。应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根据水资源情况,合理确定水稻的种植面积。重点提高水稻产量,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水稻生产,节本降耗,提高效益。积极开展对外招商引资,建立大型综合稻米加工企业,推动该区水稻发展。

3)半山间优质水稻种植区。主要种植垦稻8、东农419、富士光等品种。包括6个县(市)。该区虽然位于黑龙江南部,但因地势较高,热量较平原少,有效积温为2500。降雨较多,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种植中早熟品种。应选择中早熟抗病品种,加强病害防治,适当控制面积。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充分利用亲缘关系,重点发展对日本、韩国大米出口。

(三)玉米布局

1、发展方向。适度调减面积,减少总量,提高科技含量,扩大高淀粉、高赖氨酸和特种玉米和饲用玉米的生产。按国际化要求开发玉米加工产品,依靠科技和管理降低成本,壮大龙头企业,开发新产品,快速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2、种植分布

1)高淀粉玉米种植区。主要种植巴单14、海玉10等品种。包括11县(市、和哈尔滨市郊。该区区)有一批大型综合型玉米加工企业,极适宜发展玉米生产。应根据国内外玉米市场需求现状,坚决调减面积,优化结构,全部种植优质专用品种,专种专收,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发展绿色玉米,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

2)高赖氨酸玉米(又称优质蛋白玉米)种植区。主要种植丰禾10、龙高L1、龙高L2等品种。包括8个县(市)、区和哈尔滨、齐齐哈尔市市郊。该区生态适宜性好,有利玉米生长。在提高产量,搞好产品开发同时,应大力发展养殖业,加速玉米的转化。

3)青贮青饲玉米种植区。主要种植中原单32、白鹤和龙畜L1等品种。包括11个县(市)和完达山奶业集团周边农场。该区生态环境适宜,养牛业发达,奶牛饲养数量大,需要大量青贮青饲玉米。在迅速扩大青贮青饲玉米种植的同时,加大对青贮玉米工作的宣传,做好窑贮的培训和物资、资金支持,以及相关技术的推广,以适应青贮玉米的发展。

4)特种玉米种植区。主要种植东甜2,垦粘1234,爆玉米、笋玉米等品种,该区主要在大中城市郊区和有加工能力的企业所在县(市)。特种玉米种植起步晚,黑龙江省尚未形成规模。应适应市场需求,有计划地扩大种植,实行规模化生产,注重产品开发,逐渐占领市场,扩大销售,拓宽玉米内部结构调整的路子。

(四)小麦布局

1、发展方向。稳定种植面积,充分发挥良好生态环境的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小麦,调整内部结构,扩大优质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种植,实行专种、专收、专贮,开发新产品,创立优质品牌,重新占领小麦市场。

2、种植分布

1)超强筋、强筋小麦种植区。主要种植龙麦26、龙辐麦10品种。包括农垦九三、北安分局所属农场和10个县(市)区。

2)中筋、强筋小麦种植区。主要种植垦红14、龙辐麦9等品种,包括农垦红兴隆、建三江、宝泉岭分局所属农场和10县(市)。这两个区都处在小麦生态适宜区内,作物生长条件优越。发展的关键是调整品种结构,播种优质专用品种,实行专种、专收、专贮和大规模营销战略,与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提高产品质量,创立知名品牌,逐渐提高信誉,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五)亚麻布局

1、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稳定扩大中南部、西部老麻区,发展东部新麻区,开发北部新麻区。提高亚麻质量,扩大种植面积,不断开发新产品,实现产品上档升级,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使亚麻产业成为黑龙江种植业走向世界,增收创汇的龙头产业。

2、种植分布

1)中南部种植区。主栽黑亚10、双亚5等品种,包括17个县(市)和大庆市郊。该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宜亚麻种植。这里亚麻种植历史长,生长基础好,加工企业多,规模大,发展亚麻条件最优越。应处理好粮麻关系,在人多地少,粮食作物效益也较高的情况下,综合比较,合理调减玉米等作物面积,增加亚麻面积。重点是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单产,提高质量,建成高产、优质亚麻生产基地。

2)西部种植区。主栽黑亚11、双亚6等品种,包括9个县(市)。该区温度、土壤条件均好,适宜亚麻生长,但一般年份春旱较重,产量不稳定。这里是豆麦产区,人均耕地较多,扩大亚麻种植,有利于合理轮作,增加农民收入。重点应积极扩大面积。要创造条件,解决春灌,稳定提高产量。

3)东部种植区。主要种植黑亚11、双亚7等品种,包括10个县(市)。该区生态适宜性好,春旱年份少,土地资源丰富,经济作物种植少,亚麻发展潜力最大,应有计划地重点发展。要大力推广老麻区种植经验,扩大种植面积,逐步发展成为全省亚麻主产区。要积极引进适宜性强的优良品种,搞好技术培训,适当在新区选建亚麻原料加工厂。

4)北部种植区。主要种植黑亚11、双亚6等品种,包括大兴安岭地区南部、孙吴县、农垦黑河和九三分局所属农场。经过科研人员多年探索、试验,黑龙江省亚麻种植突破了北纬48线。该区气候冷凉,植被条件好,水分充足,林间空地、河套平原均适宜亚麻种植,应尽快培育适宜性更强的品种,提高单产和质量,合理选建亚麻原料加工厂。

 

四、实施规划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区划意识,用规划规范优势农产品布局

规划是全省优势农产品品种分布、产业分区和龙头企业布局的基本依据。各县市政府要按照规划确定的原则、目标和分区,具体编制本地区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重新调整种植布局,坚持分区种植,避免出现各产区间无序竞争、非主产区与主产区争市场的现象发生,确保实现全省优势农产品合理布局,实行区域化生产。建立相应的规划管理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管理。由各级农委具体负责规划的管理监督,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检查规划的执行情况,保证规划的贯彻实施。要根据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情况变化,对规划进行必要的修改。

(二)调整农产品品种、品质和产品结构

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农产品结构调整,坚决调减质次利低的品种,扩大优质专用品种种植。在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的同时,注意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开发新产品,发展小麦粉、米豆制品和马铃薯、亚麻等系列加工产品,通过精深加工,拓展市场、增值增收,调动农民积极性,推动优势农产品区域化、规模化生产。

(三)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优势高效

保证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实施必须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依靠科技创新,通过组织联合攻关,完善推广网络,解决优势农产品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加速先进实用技术应用,确保优势农产品生产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一要进行品质创新,实行种子工程,进行种子资源改造,培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专用、抗病性能好的品种。二要研究推广先进模式化栽培技术,提高农业技术实施到位率和入户率。三要适应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发展的要求,积极开展有机肥料、新农药的生产和施用技术研究开发。发展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杀菌剂、植物源农药及以虫治虫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复配农药及生物防治技术,提高植保水平。四要开展设施农业研究,在节水灌溉技术、大棚温室设计制造和栽培技术方面有所突破。五要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和引进,提高加工水平和能力。通过大量新成果的应用,来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差、加工品档次低等问题,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四)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

进一步推进农民组织化,实行产业化经营。解决农业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促进农户与农户、农户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变以户为单位的小生产为联合组织起来的社会化大生产,增强进入市场和谈判的能力。总结实施产业化的经验教训,多途径、多方式地创办、培育一批规模大、能力强、信誉高、覆盖面大的大型加工企业和流通组织,以其为龙头,带动优势农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密切龙头与基地、农户的关系,突破原有管理体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建立起农民、加工企业、科研、贸易共同参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一体化运行机制,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总体效益。

(五)加速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适应加入WTO和提高优势农产品安全的要求,引导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当前要认真执行国家现行有关的质量标准,依据国家农业质量标准化建设原则,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经验,针对农产品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制定黑龙江省农产品生产的具体标准,严格实行技术管理,与国际接轨。加强和完善现有省级农业质检机构,建立质检队伍,培养提高质量检测骨干。创造条件,尽快向市、县延伸,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全省农业产、加、销各环节的检测网和监管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

(六)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一要扩大生产总量。有计划地扩大已有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增加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品种,扩大生产规模。二要花力气开拓和规范市场。发展精深加工,开发新产品,扩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市场。建立正常的市场运行秩序,严禁使用过期标准,打击假冒伪劣,维护绿色食品的声誉,扩大国内外影响。三要加强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制定规范,组建队伍,从基础抓起,保证种子、种植、收获、加工、包装、储运、销售到消费全程质量监控,确保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健康发展。

(七)强化对优势农产品发展的支持

各级政府和计划、财政、金融、科技等部门要加大对优势农产品保护和支持力度,对项目资金进行重新组合,向优势农产品和优势区域倾斜。

 

 

责任编辑:邓如柯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