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河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农业资源和农产品丰富多样,农业生产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加入世贸组织,给我省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进一步发挥我省农业比较优势,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农业部制定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推进我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向纵深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合理调整资源利用方向,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因地制宜地确定区域主导产业,加快形成优势产区,促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化、规模化,有利于形成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做大做强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是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对于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尽快提高我省农业的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取得主动权。选择一批优势农产品,在优势产区进行集中生产,能够迅速提高生产水平,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强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在一些最能够发挥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优势的地区,建设质量高、规模大、成本低、品牌强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构建一批有区位品牌的农业产业带和产业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我省农业的竞争力,扩大我省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份额,促进我省农业在更深程度上参与国内外竞争与合作。

(三)有利于提高我省农业产业化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优势产区,可以使优势农产品生产更加集中,扩大优势农产品生产规模,促进产区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营销等与之相关的二、三产业的发展,开辟农民就业的新渠道,扩大就业机会,形成新的收入增长点,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四)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建设优势产区,有利于相对集中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科技推广,提升农业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快优势产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优势农产品生产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区域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格局。

(一)大宗农产品生产向优质化专用化方向发展。经过多年努力,大宗农产品生产优质化、专用化趋势日益明显。全省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大宗农产品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发展到1050万亩,总产约360万吨,建成了华龙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京山沿线和太行山山前平原优质小麦集中种植区。全省优质专用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000多万亩,占玉米播种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生产集中于京山、京广沿线;全省优质棉花种植面积611万亩,形成了一大批棉油棉纺加工龙头企业,生产逐步向东南部低平原地区集中。全省优质大豆种植面积635万亩,总产64万吨,蛋白质平均含量为全国最高。

(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农业结构调整,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全省奶牛存栏75.7万头,牛奶产量130万吨,居全国第二位,鲜奶年加工量37.7万吨,奶牛专业户2.07万户,奶牛生产小区146个,奶牛饲养业由家庭分散饲养向规模养殖过渡,建成了石家庄三鹿等31家奶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三鹿、天香、妙士、乡谣等品牌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形成了环京津、环省会的优势产区。全省肉牛存栏达到700万头,出栏480万头,牛肉产量70多万吨,年出口活牛3万多头,居全国第一位,建成了三河福成、大厂华安等一批龙头企业,基本形成了北繁南育、西繁东育的区域化生产格局。全省肉羊存栏2120.39万只,出栏1928.92万只,分别居全国第5位和第4位,良种覆盖率达到73%,建成唐县肉联、孟村津南等9家龙头企业,创立了“唐尧”等名牌产品。全省对虾养殖达到40万亩,产量1.5万吨,滩涂浅海贝类精养面积达到45万亩,总产量达17.5万吨,河蟹养殖面积达15万多亩,年育苗量达40吨,全省水产品生产向秦唐沧沿海地带及水库周边地区集中,成为全国重点水产品产区之一。

(三)具有独特资源优势的农产品形成区域化生产格局。我省自然资源丰富,物种多样,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农业科技的普及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全省形成了一批具有独特资源优势的农产品集中产区。全省梨树种植面积330万亩,年产梨果250万吨,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位,每年销往省外160万吨,出口10万吨,形成了平原沙地优质梨产区。全省苹果种植面积500万亩,产量220万吨,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四位,常年出口量0.3-0.5万吨,初步形成了燕山、太行山浅山丘陵区优质苹果种植带。全省枣树种植面积300万亩,产量44万吨,居全国第一位,初步形成了太行山低山丘陵、冀东南平原子牙河流域、冀南漳河流域、冀南滏阳河流域、冀中南滹沱河流域和燕山低山丘陵六个栽培区,产品主要销往长江以南、东北地区和国际市场。全省京东板栗面积产量均居全国之首,年出口量3万吨左右,创汇5000-6000万美元,形成了燕山中部浅山丘陵区集中种植带。全省花生常年种植面积在700万亩左右,总产137万吨,初步形成冀东优质春花生产区和冀中南优质麦配花生产区。

(四)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农产品产业不断壮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无公害蔬菜、薯类、优质饲草和仁用杏等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态势良好。全省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549.4万亩,总产达到5495.5万吨,分别居全国第七位和第二位,出口额2.2亿美元,居全国第八位,建成了永年、乐亭、定州等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全省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达到300万亩,生产集中于张承地区,该区种植面积占全省的90%左右,产量150万吨以上,外销量135万吨左右,成为全国主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和销售集散地。全省优质饲草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生产主要集中于黑龙港低平原、滨海平原、浅山丘陵三大缺水区域。全省速生丰产林种植面积已达320万亩,生产集中于河流故道的平原地区。全省仁用杏年产量1万吨左右,生产集中于冀西北和北部山区。

我省优势农产品生产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产品布局仍比较分散,区域规模优势不突出,重点区域优势农产品集中度不够,专业化生产水平较低。二是产业化水平不高,加工链条较短,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带动作用不强,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科技含量较低,特别是部分传统农产品,原有优势正在逐渐丧失,急需用现代科技进行改造。四是标准化生产体系不健全,检验检测体系不完善,产品质量安全难以全面保证。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新阶段农业发展要求,调整优化全省农业布局,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做大做强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带和产业区,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优势,力争在较短的时期内显著提高全省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立足多样化、优质化的市场需求,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国际和国内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农产品。

――坚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则。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市场环境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优先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竞争力的产品、产区,尽快形成规模优势。

――坚持比较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以效益为中心,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结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产业整体开发的原则。着眼于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打造名牌产品,构建优势产业群体,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农业产业升级。

――坚持以质取胜的原则。优化品种结构,强化标准化生产,完善检验检测和监督体系,确保质量安全,切实提高优势农产品品质。

――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优势农产品要优中选优,“有所为,有所不为”,分批规划;优势产区要突出重点,相对集中,分步实施,以点带面。

――坚持集中生产要素、实施差别化扶持的原则。规划一经确定,政府要从宏观和微观政策上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农产品和产区集中,集中财力物力培育优势产品和优势产区。

――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通过示范、引导,使农民自愿参与,不断调整品种结构,增加收入,充分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三)发展目标

近期目标:经过5年努力,优先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创造一批在国内外公认的知名品牌,形成一批优势产业区,培育一批外向型龙头企业,有效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扩大优势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份额。

长远目标:基本形成比较优势突出、品种结构合理、市场效益显著的专业化、区域化生产格局,加快优势产区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四、优先发展的优势农产品及区域布局

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建设”的思路,近期选择一批优势农产品,优先规划布局,进行重点扶持。

(一)优先发展的优势农产品

一是国内消费需求增长潜力大,生产基础条件较好,通过扶持和发展,能够占领国内市场,有效抵御进口产品冲击的农产品。主要包括优质专用小麦、优质专用玉米、优质棉花、优质大豆、牛奶、速生丰产林等。

二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价格竞争优势,出口潜力比较大的农产品。主要包括肉牛、肉羊、无公害蔬菜、水产品、京东板栗、枣、仁用杏等。

三是在我省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生产规模大,具有传统优势,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市场,并具有发展成为名牌潜质的农产品。主要包括:梨、苹果、优质饲草、薯类、花生等。

(二)确定优势产区的依据

一是资源条件好。自然生态条件为该种产品的最适宜区,具有良好的生产基础、技术条件和生产传统。

二是生产规模大。能够集中连片生产,农产品商品率高,区域内商品总量在全国占有重要份额。

三是市场区位优。目标市场明确,流通渠道畅通,运销便捷,对优势农产品的发展带动力强。

四是产业化基础强。科研、生产、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基础条件较好,有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备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的基础。

五是环境质量佳。具有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三)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详见附图)

1、种植业

1)无公害蔬菜

主攻方向:加快优良品种引、育、繁和推广,强化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不断扩大特色菜的生产规模,大力培育外向型龙头企业,提高产品的出口量和商品率,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优势区域和发展目标:一是坝上错季菜生产区,重点发展露地、地膜栽培,主栽菜花、春夏大白菜、西生菜、甘蓝、西芹、荷兰豆、萝卜等品种,突出特色,搞好产后加工;二是冀东蔬菜产区,重点发展日光温室、中小棚、地膜生产,主栽黄瓜、番茄、豆角等品种;三是环京津蔬菜产区,重点发展温室、大棚生产,主栽甜椒、黄瓜、番茄、厚皮甜瓜等精特菜;四是冀中蔬菜产区,重点发展设施蔬菜生产,主栽黄瓜、番茄、韭菜、豆角、茄子、甘兰、西瓜、草莓等品种;五是冀南蔬菜产区,重点发展中小棚和露地蔬菜生产,主栽甘蓝、茄子、番茄、西葫芦、大蒜、大葱等品种。到2007年,优势产区蔬菜种植面积2100万亩左右,其中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设施蔬菜重点建设四个优势产区:南部优势产区重点发展中小棚蔬菜生产;中部优势产区重点发展日光温室和大棚生产;环京津优势产区重点发展高标准日光温室精特菜生产;环渤海优势产区重点扩大设施蔬菜出口生产基地规模,扶持观光蔬菜生产示范园区,扩大设施食用菌苦咸水栽培规模。到2007年,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00万亩。

2)优质专用小麦

主攻方向: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和保优节本栽培技术,重点发展优质强筋小麦,占领国内市场,积极争取出口。加强产销衔接,改变混种、混收、混储状况,提高产品质量。

优势区域和发展目标:重点建设太行山山前平原区的正定、栾城等28个县和燕山山前平原的丰润等3个县。到2007年,优势产区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000万亩,产量300万吨,占全省总产的28%

3)优质专用玉米

主攻方向:大力发展饲用和加工专用玉米,提高玉米商品质量和专用性能,实施订单生产,加大主产区玉米转化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综合效益。

优势区域和发展目标:重点建设京广沿线专用玉米生产区的正定等39个县、京山沿线专用玉米生产区的玉田等15个县和张承专用玉米繁种区的平泉等11个县,促进专用玉米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专用玉米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到2007年,优势产区优质专用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500万亩,其中饲用玉米1000万亩,其它专用和制种玉米500万亩。

4)优质棉花

主攻方向: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提高棉花质量,实现布局区域化、品种优质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提高棉田效益。

优势区域和发展目标:重点建设冀东南低平原区的肥乡、南宫等28个县。到2007年,单产达到75公斤/亩左右,棉花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棉花纤维的一致性和整齐度进一步提高,强度进一步增强,优势产区植棉面积达到450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85%以上。

5)优质大豆

主攻主向:推广优质高蛋白或高油品种,实现大豆优种专种、专收和专储,提高优种的统供率,大力推广保优节本栽培技术,加强产销衔接,逐渐替代进口进而实现出口。

优势区域和发展目标:重点建设黑龙港低平原区的大城、饶阳等24个县。到2007年,优势产区优质大豆种植面积达到500万亩,形成低平原区优质大豆集中种植区。

6)优质饲草

主攻方向:继续扩大苜蓿面积,引进和扩大优质品种,依靠龙头企业,搞好产销衔接,加强政策引导,实现区域化种植、产业化经营。

优势区域和发展目标:重点建设南皮、黄骅、鹿泉等50个县,形成低平原、滨海平原、浅山丘陵缺水区三大优势产区。到2007年,优势产区优质苜蓿和其它优质饲草种植面积达到1000万亩。

7)薯类

主攻方向:薯类主要发展马铃薯和甘薯。马铃薯突出抓好优质种薯基地建设,以种薯销售为重点,带动商品薯发展,推广专用品种,提高薯条、薯片和淀粉的加工能力,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甘薯稳步扩大沙地、旱薄地、坡岗地种植面积,加快脱毒薯苗新品种推广,提高质量和生产水平,狠抓加工和新产品开发,提高档次,增加效益,形成区域性新兴产业。

优势区域和发展目标:马铃薯重点建设以张承地区为主的康保、丰宁等12个县,形成区域特色主导产业;甘薯重点建设冀东产区的卢龙等6个县、冀中产区的永清等14个县、冀南产区的广宗、大名等6个县。到2007年,优势产区薯类种植面积达到1000万亩,其中马铃薯面积扩大到400万亩,甘薯面积发展到600万亩。

(8)花生

主攻方向:稳步扩展生产规模,改善产品品质,优化品种结构,搞好产加销衔接,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花生产业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种植。

优势区域和发展目标:重点建设冀东优质春花生示范区的卢龙、永清等8个县、冀中南优质麦配花生种植区的大名、饶阳等21个县。到2007年,优势产区花生种植面积发展到1000万亩,总产200万吨。

2、畜牧业

1)牛奶

主攻方向:增加科技含量,推广奶牛胚胎移植技术,普及冷配技术,扩大高产奶牛群体,提高奶牛个体产奶量,奶品质量达到国际卫生标准,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

优势区域和发展目标:加快环京津、环省会两大奶牛带建设,以石家庄三鹿集团、保定龙飞集团等24个重点乳品加工企业为依托,重点建设石家庄、保定、承德、唐山、沧州、邯郸六大产区的鹿泉、芦台农场等32个县(市、区、场)。到2007年,优势产区牛奶产量110万吨,占全省的50%,成年母牛年平均产奶量4000公斤以上,鲜乳日加工能力6000吨,建成全国知名的优质奶源基地和加工基地。

2)肉牛

主攻方向:提高科技含量,扩大优质种群,实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强疫病防治,控制药物残留,全面提高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卫生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立足国际市场,培育重点龙头企业,打造名牌产品,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优势区域和发展目标:重点建设繁育区的围场、涞源等17个县、市、区和育肥区的三河、孟村等20个县、市、区。到2007年,优势产区肉牛存栏达到317万头,出栏256万头,占全省的41%,牛的良种覆盖率达到88%,建成全国性的肉牛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

3)肉羊

主攻方向:积极推行舍饲圈养,实行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强化疫病防治,控制药物残留,全面提高羊肉质量,扩大国内市场占有份额,开拓国际市场。

优势区域和发展目标:重点建设平原肉羊养殖区的东光、海兴等22个县、市、区和山区肉羊养殖区的涞水、阜平等22个县、市。到2007年,优势产区肉羊存栏665万只,出栏560万只,分别占全省的25%22%,个体产肉量提高20%,建成羊肉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

3、林果业

1)苹果

主攻方向:淘汰、压缩平原地区零星分布的苹果树,加快品种更新步伐,增加早熟品种和中晚熟品种比例。

优势区域和发展目标:重点建设燕山和太行山浅山丘陵区两大优质苹果产区的青龙、内邱等11个县、市。到2007年,新增优质苹果38万亩,优势产区栽培面积稳定在250万亩,产量稳定在130万吨左右,分别占全省的56%65%

2)梨

主攻方向:压缩鸭梨、雪花梨面积,控制鸭梨、雪花梨产量,调整优种梨结构,提高优质果率,改进质量,实现提质增效。

优势区域和发展目标:重点建设平原沙地优质梨产区的赵县等8个县、市。到2007年,鸭梨、雪花梨面积压缩30%左右,鸭梨、雪花梨与其它优种梨比例由目前的8.51.5调整到64,优质果率由目前的50%提高到75%以上,优势产区梨栽培面积稳定在210万亩,产量稳定在190万吨左右。

3)枣

主攻方向:加快新品种枣推广步伐,提高优质果率,调整制干和鲜食品种结构,适当增加冬枣等鲜食枣的比例。

优势区域和发展目标:重点建设太行山优质大枣产区和黑龙港金丝小枣、冬枣产区的赞皇、黄骅等17个县。到2007年,建成赞皇大枣基地60万亩,阜平和行唐婆枣基地70万亩,金丝小枣和冬枣基地160万亩,其中冬枣等鲜食枣30万亩左右;将制干与鲜食品种的比例由目前的9.6:0.4调整为91,优质果率由目前的55%提高到75%以上,优势产区枣栽培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产量稳定在45万吨左右,分别占全省的85%90%

4)京东板栗

主攻方向:加大优良新品种推广力度,改善立地条件,提高科技含量,改善产品品质,培育定向出口创汇基地。

优势区域和发展目标:重点建设京东板栗产区的迁西等6个县、市。到2007年,新增外向型基地50万亩,优势产区板栗栽培面积达到200万亩,占全省栽培面积的80%,产量达到7.5万吨,占全省总产量的90%,出口量5万吨以上,良种使用率达到95%,优质果率达到80%

5)速生丰产林

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以速生杨为主的人造板原料林和纸浆林,搞好基地建设,实施林板(纸)一体化工程。

优势区域和发展目标:重点建设黄河故道、冀中平原、滦河中下游、滨海平原、永定河下游、青龙河流域等六大原料林基地的曲周、高邑等50个县、市。到2007年,新建速生丰产林780万亩,优势产区速生丰产林栽培面积达到1000万亩,六大原料林基地初具规模,进入收获期后,基本满足省内人造板和木浆造纸原料需求。

6)仁用杏

主攻方向:搞好冀西北、冀北及冀东北杏扁、山杏基地建设,建成供应“露露”等加工企业的原料基地。

优势区域和发展目标:重点建设冀西北、冀北山区仁用杏产区的涿鹿、丰宁等7个县。到2007年,优势产区建成杏扁、山杏仁生产基地600万亩。

4、水产品

主攻方向:巩固和发展对虾、贝类、河豚鱼、河蟹、罗非鱼、中华鳖、冷水鱼等优势水产品种,建设24个无公害生产基地,发展工厂化养殖、沿海滩涂贝类增养殖和内陆大水面增殖。

优势区域和发展目标:对虾重点建设滦南、黄骅等沿海8个县、市、区,到2007年,优势产区总产恢复到3万吨;贝类重点建设昌黎、滦南等沿海7个县、区,到2007年,优势产区产量突破35万吨,加工出口成品4万吨;河蟹重点建设安新、唐海等10个县、区,到2007年,优势产区养殖面积达到25万亩,产量达到2万吨;河豚鱼重点建设唐海、昌黎等4个县,到2007年,优势产区产量突破0.5吨;罗非鱼重点建设任丘、永年等10个县、场,到2007年,优势产区产量达到5万吨;冷水鱼重点建设涉县、涞源等7个县,到2007年,优势产区产量达到1万吨;中华鳖重点建设平山、鹿泉等7个县、市,到2007年,优势产区产量达到0.5万吨。到2007年,全省优势产区水产品产量达到100万吨,良种覆盖率达到80%,加工率达到40%,出口创汇达到1亿美元,建成环渤海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带、内陆大水面名特优水产品增养殖区和环京津周围设施渔业、休闲渔业三大水产品集中产区。

5、其它优势和特色农产品

河北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多种农产品的生产适宜区,除上述优势农产品外,还有多种优势和特色农产品。中药材:重点建设燕山、太行山山区、平原区、中南部丘陵区四大规范化主产区,到2007年,优势产区种植面积发展到50万亩以上。优质瘦肉型猪:重点建设冀中南、冀东两大瘦肉型猪产区,到2007年,优势产区存栏1742万头,出栏2420万头。蛋鸡:重点建设冀南、冀中、冀东三大产区,山区、丘陵及有条件的地区,重点发展柴鸡草地散养,到2007年,优势产区鸡蛋产量166万吨,良种覆盖率达到98%。葡萄:重点建设张家口、秦皇岛两大集中产区,到2007年,新增设施栽培6万亩,优势产区面积稳定在50万亩左右。优质鲜桃:重点建设深州、乐亭、遵化、抚宁、顺平、满城、临漳等7个县、市,到2007年,优势产区新增设施栽培面积12万亩,优质果率提高到75%以上。核桃:重点建设太行山区优质核桃产区,到2007年,优势产区新增栽培面积38万亩,产业化率提高到70%以上。优质柿:重点建设太行山区优质柿子产区,到2007年,优势产区新增栽培面积15万亩。仙客来:重点建设环京津、环省会、冀东、冀南、张承五个规模化仙客来生产基地,到2007年,年育苗能力达到500万盆,优势产区成品仙客来产量达到260万盆。

 

五、主要政策措施

(一)引进、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集约化供种水平。提高优势农产品的种子(种苗)质量水平和供种能力,在优势产区大力引进、培育和推广一批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各级政府要采取补助、贴息等优惠政策,支持优势产区建设优势农产品新品种的育繁、开发、质检、种子加工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快优质专用品种的推广应用步伐。

(二)大力推广成套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适应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产区发展的需要,调整农业科研布局、技术推广方向和重点,整合技术力量,在优势产区形成专业化服务格局。按照优势农产品的发展规模,在优势产区的重点县市建设区域性、专业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站,提高技术服务能力。面向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有针对性地推广一批成套农业技术。鼓励和扶持专业化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实行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运销等机械化服务,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选择一批重点县市优先建设完善以“绿色证书”、“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为主的农民技术培训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三)加强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产销衔接。在优势产区建立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与农业信息网站联网运行,提高优势农产品的信息收集、处理、发布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功能齐全、反映敏捷的优势农产品进出口预警系统,在优势农产品受到进口产品冲击或出口受阻时,能够及时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在有条件的优势产区建设产品拍卖、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化交易设施,使优势产区农产品交易方式逐步与国际接轨。

(四)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在优势产区,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实行生产全程标准化管理,按照产品一致性的要求,实现良种化,按照降本增效的要求,实现技术规程的标准化,按照龙头企业和市场的要求,实现产品优质化。加强对农民的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技术培训工作,推动标准入户。在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行“订单农业”,实行优质优价,树立品牌意识,实行名牌战略,逐步创建河北的产地品牌。建设和完善一批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农业环境质量、药物残留等专业性或综合性监督检测中心、认证中心,提高检测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提高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五)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推进机制和科技创新,积极扶持和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优势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努力扩大优势农产品基地规模,带动更多农户生产优势产品,促进优势产区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充分发挥国家和省级基地县的作用,进一步规范基地县与科研单位、农户和龙头企业的利益关系,努力搞好优势农产品产销衔接,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发展生产,形成比较稳定的购销关系。突出抓好龙头企业的培育,通过扩大开放引龙头、嫁接改造育龙头、政策扶持壮龙头,按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构建优势农产品产业体系。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促进优势农产品转化增值。按农产品类别组织区域化专业协会,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发展各种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基层供销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国家涉农经济技术部门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对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引导和扶持,在财政补贴、贷款扶持、税收优惠、注册登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六)实施倾斜政策,加大投资力度。用足用好世贸组织“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加大对优势农产品、农业龙头企业和优势产区的投入支持和政策保护力度。积极争取中央有关部门用于农业方面的投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引导作用,重点支持优势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级政府要安排一定数量的投资,作为加快发展优势农产品的引导资金。金融部门要安排资金支持优势产区种植、养殖大户进行规模化生产,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优先保证优势农产品收购、营销、加工所需资金。财政部门要安排贴息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到优势产区建设基地、发展产业化经营。

(七)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快农业利用外资步伐。进一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放宽优势农产品出口经营权,简化审批手续,完善优势农产品出口服务体系,及时为企业提供国际农产品市场信息,支持出口企业开展优势农产品促销等活动。加强出口农产品检验检疫收费管理,降低收费标准,减轻企业负担。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在协调出口价格、应对贸易纠纷等方面的作用,有效开拓国际市场。认真谋划利用外资项目,对利用外资项目实行税收优惠。积极引进境外资金,投资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优势农产品基地,加大农业利用外资力度。

(八)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搞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挑战、促进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各地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对不同特点的优势农产品要实行分类指导,注重实效,避免“一刀切”、“一哄而起”或搞重复建设。各级政府要站在推动全省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高度,根据本地优势和市场需求,按照本规划的总体要求,认真制定促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政策措施,计划、财政、金融、外贸、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促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优化全省农业区域布局。

 

来源:河北省农业厅

http://www.heagri.gov.cn/hbagri/detail.jsp?articleId=39126

 

责任编辑:邓如柯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