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省计委关于《甘肃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计委关于《甘肃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

甘政办发200327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地行政公署,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
 
省计委制定的《甘肃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甘肃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
(省计委 二〇〇三年二月六日)
 
为了进一步健全我省市场体系,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根据《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结合我省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甘肃省市场体系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坚持以消费品市场为基础、以生产资料市场为支柱、以生产要素市场为重点,在建立和健全市场体系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至2002年底,全省登记注册的市场已达1711个,年成交额390.81亿元。其中:消费品市场1557个,年成交额295.2亿元;生产资料市场122个,年成交额58.5亿元;生产要素市场32个。全省城乡集贸市场已达1681个,成交额390.5亿元。零售商业、餐饮业共有连锁总店32家,连锁分店285个,配送中心25个。金融市场发展迅速,证券市场初具规模,保险业市场发展加快,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劳动力市场初步形成,技术市场趋向活跃,产权市场已具雏形。
 
但我省作为西部内陆省份,市场基础相对薄弱,市场体系尚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结构不完整,市场发育不平衡。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主要集中在兰州等中心城市,与全国性、国际性市场联系不够紧密。一些现代化的流通方式和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缓慢。要素市场特别是期货市场、产权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二是经营特色不够明显,市场关联度不够紧密,现代物流发展缓慢。三是设施不配套,布局不尽合理。特别是农产品市场储藏、运输和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检验、检疫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尚未建立,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相对滞后,专业批发市场档次不高。四是市场建设缺乏统一领导、统一规划,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普遍存在。市场管理法规不够完善,市场主体交易行为不够规范,市场执法人员的素质需进一步提高。部分市场信用缺失,存在较为突出的“假、冒、伪、劣”商品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甘肃省“十五”及2010年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全省“十五”规划为指导,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入WTO的历史机遇,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宏观调控,加大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市场关联度;重点发展区域性批发市场和市场中介组织;进一步完善市场规则,培育各种要素市场;不断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市场信用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市场体系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总量控制、优化结构的原则,按照开放性、竞争性、有序性的要求,以改扩建为主、新建为辅,突出区域特点和比较优势,围绕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建设和布局,形成规模效益。
 
    三、战略目标、战略布局和战略重点
 
(一)战略目标
 
以兰州为中心、各地特色市场为支点,以传统市场为基础、现代物流企业为龙头、网络交易为重要手段,内连千家万户,外接国内国际。到“十五”末,各类市场成交额达到700亿元,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20亿元,年均增长8.5%。要素市场贡献额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14.9%。到2010年,形成较为完善、功能齐全、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二)战略布局
 
1.河西经济区。包括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5市。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要围绕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培育农村支柱产业来进行,充分发挥当地各类原材料和农畜产品的资源优势,建设面向西北地区的生产资料市场和农副土特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酒泉、嘉峪关要以钢材、矿产品、石化产品为主,建立相互配套的生产资料市场。敦煌要积极发展旅游产品市场。
 
2.中部经济区;包括兰州、定西、白银和天水4市(地)。要紧紧围绕兰州商贸中心建设,建立畅通、有序的商品流通网络和适应国内外竞争的市场运行机制,使兰州成为西北重要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定西、白银和天水在配合兰州商贸中心建设的过程中,要以优势资源为依托,扩大商品流通和对外贸易,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各类生产要素市场。
 
3.陇东、陇南经济区。包括平凉、庆阳2市和陇南地区。要紧紧围绕农业开发和长庆油田油气开发、华亭煤矿开发的机遇,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资料及农副土畜产品专业市场;提升现有市场档次,建设各类特色农产品市场及边远地区集贸市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4.临夏、甘南经济区。要按照少数民族聚居的特点,结合实际,突出地域特色,重点发展以土畜产品、民族特需品为主的商品市场。要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发展独具特色的旅游及旅游产品市场,带动经济发展。
 
(三)战略重点
 
1.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农村人口是我省最大的潜在消费群体,农村市场在全省市场体系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仅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左右,农村市场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首先,要坚持“依托城市、开发农村、服务城乡、富县富民”的。原则,以小城镇建设、农业产业化和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为重点,以乡镇批发、集贸市场和收购、加工网点为依托,大力开拓农副产品流通领域。根据粮油、果菜、花卉、肉蛋禽、畜产品等农副土特产品的不同流通特点,区别产地、销地、集散地的不同情况,完善提高现有农副产品市场的功能和辐射能力。到2005年,发展“西菜东调”生产基地20个,使购销量明显增长、出口能力进一步增强。恒温保鲜库容能力达到30万吨,重点在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市场销售网点,实现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
 
其次,要大力培育农村中介组织,努力扩大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以贸促农。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副产品商品化,缓解农产品卖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和带动其它消费市场的发展。建设兰州农产品信息网络中心,实现与全省各地的资源共享,使之成为内联千家万户,外接国内、国际市场的信息平台。充分发挥我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创立优质名牌。
 
2.加快特色优势资源市场开发
 
紧紧抓住国家支持特色农产品市场发展的机遇,新建和改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市场。搞好靖远瓜果蔬菜批发市场、临洮康家崖国家级洋芋批发市场、张掖南关批发市场、兰州蔬菜综合批发市场、玛曲县畜产品交易市场、陇南农特产品专业批发交易市场、武山洛门蔬菜批发市场、平凉畜产品批发市场、张家川龙山皮毛批发市场的设施建设,创造条件,争取使更多项目列入国家规划。支持陇西文峰中药材市场、兰州粮油批发市场自我发展,不断提升市场的档次和规模。建设省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具体项目包括酒泉春光市场、白银西部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凉州区西城区蔬菜瓜果批发市场、陇东农产品综合贸易市场、临夏八坊市场、敦煌七里镇农产品批发市场等。
 
3.改造和提高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进一步改造、扩建兰州东部综合批发市场、兰州布料批发市场、兰州物资城、兰州电子市场。在有条件的市(州、地)改扩建一批商品批发市场。积极发展便民店、直销店及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现代购物方式,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积极培育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木材、建材、化工、纺织和轻工市场,以兰州为中心,天水、酒泉为两翼,利用铁路、公路干线横贯全省的便利条件,形成较完整的生产资料购销体系。根据消费领域不断扩展的趋势,发展汽车直销商场。进一步完善种子、苗木、农药、化肥、农膜、饲料添加剂、农业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网络,加强农业生产资料的配送和售后服务。
 
4.进一步提升要素市场功能
 
积极发展金融市场。建立以国有银行、合作银行、外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形成以兰州为中心、带动甘肃、辐射西北地区的金融服务网络。
 
壮大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探索我省发展投资银行、民营银行的途径,制定吸纳民间资金的优惠政策,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市场。以兰州等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基地,以兰州、天水、金昌、白银等工矿城市为中心,重点培育农牧良种繁育、新医药等生物工程、精细化工、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与信息、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应用等领域的高新技术市场,开发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十五”期间,建成兰州技术交易市场。通过设立技术市场发展基金,规范科技计划项目推荐、申报、信贷渠道,扶持技术市场成交项目,强化技术市场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全省科技成果转化。
 
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培育和完善家政服务、钟点工等社会化劳务市场,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积极开拓海外劳动力市场。到“十五”末,形成以兰州为中心、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为依托,连接全省、沟通全国、面向国际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
 
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至“十五”末,全省基本形成以城乡土地使用、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物业管理及房地产评估、咨询、仲裁等中介服务机构为主体的房地产市场体系。
 
整顿和发展文化市场。我省具有较为丰富的历史文物、戏曲、民间艺术和以《读者》为代表的出版业。要发挥特色,积极整顿和发展面向国际、开放有序的文化市场,建设文化大省。
 
5.大力发展流通现代化和新型流通组织形式
 
首先,大力发展流通现代化,实现“一个主体、两个突破、三个平台”的发展目标。“一个主体”即培育流通现代化主体,形成以现代物流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发展框架。“两个突破”即观念上的突破和流通体制、机制上的突破。“三个平台”即到2010年建成现代流通体系的物流平台、信息平台、政策平台,实现信息化、市场化、法制化。当前,要尽快制定全省流通现代化发展规划。
 
其次,加大流通现代化建设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力度。建立和健全流通网络体系。打破部门、地区、系统间的界限,加强流通企业间的联合,使流通企业逐步走上集团化、规模化和社会化的发展道路。建立以产地、集散地为中心,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种物流渠道,开放式、少环节、高档次、多功能、多层次的物流体系。在兰州、河西建设2个大的物流园区。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经营规模合理、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型物流企业,形成集生产、流通和信息为一体的新的产业平台。
 
第三,继续推进连锁经营,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特许等方式,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连锁企业。批发、仓储企业要切实发挥资源和网络优势,减少环节,提高流通效率,服务全社会。继续推行工商联手、农商联手、总代理、总经销、品牌买断经营等行之有效的营销方式,按照城乡市场的不同特点,采取新措施、新办法,在探索中扩销增效,在销售中推广新的策略和手段。注意开创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新的市场热点。探索和发展网上交易,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网络交易行为,推进企业管理的自动化和科学化。
 
    四、加快市场体系建设的配套措施
 
(一)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组织好《规划》的实施工作,大力改善包括法制环境、服务环境、政策环境等在内的市场发展环境,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增强信息透明度,尽快形成符合市场化要求的社会化服务环境,保证市场竞争机制的有效运行。
 
(二)增加市场建设投入,培育市场建设投资主体。鼓励各种经济主体扩大投资和经营,加大我省市场体系建设力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完善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大力发展各类市场的信息网络系统、电子结算系统,促进绿色农产品的发展。省财政要根据财力情况,保证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重点扶持市场升级和改造项目。地县财政也要安排相应的资金与之配套。
 
(三)进一步完善市场规则和制度,加强市场监督,维护市场秩序。按照公平、秩序的原则,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加大市场执法力度,加快建立各类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四)建立健全市场服务机构,完善服务功能。保证市场公平交易和竞争,为市场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创造条件。构建与市场化程度相适应的信用制度体系,为市场体系发展提供信用保证。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资料来源:法律教育网
 
责任编辑:刘康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